首页 > > 2664

線上求醫初體驗

2018-01-08
来源:香港商报

  近日小女濕疹纏身,每天也是抓個不停,頭皮都抓破了。筆者用盡各式各樣的方法,包括用各種茶水泡澡、戒口不吃海鮮,甚至涂上各種潤膚露和藥膏,效果時好時壞。所以我有帶她去看病,結果稍有名氣的醫生都要等一個月。

  后來我透過一個互聯網醫療平台,約到了一位姓賁的醫生,當天下午就給小女進行視頻問診。這位醫生讓我不要擔心,皆因過敏症狀在6個月到1歲后會逐漸減輕,提醒我暫停讓她攝取由魚油提煉的維生素D和DHA。她又告訴我寶寶發育不俗,而且曾患過敏症的寶寶會比較聰明,頓時讓我放下心中大石。

  線上求醫省錢省時

  筆者選擇線上求醫有以下幾個理由:首先是時間成本低,由我家乘的士到醫院來回需要兩個小時,再加上挂號、輪候,每次看病也花上半天時間。其次是交叉感染的機會較少。眾所周知冬季是流感高峰期,而且室內室外溫差大,小孩子容易不適。第三,價格公道。以小女看病為例,主診賁醫生的診金是300元,加上我來回打車花費200元,每次上醫院看病也是500元。還有,醫生貴人事忙,不一定有時間給你看診。反觀,首次線上問診也只是500元,其后每次看病只需100元。至於以微信進行諮詢,每月只需300元。

  經過多方比較,筆者覺得互聯網醫療在兒科保健大有市場。尤其對於剛有小孩子的家庭,與其只靠網上的育兒經,倒不如讓一個專家長期跟進孩子的成長狀况。正如賁醫生所說,「95%嬰兒的問題都可通過微信諮詢得到答案,剩下5%的問題來醫院找我。」

  可適用於香港

  筆者曾經在香港的公立醫院看病,挂急診也要輪候大半天,結果就要請了一天病假,并在醫院度過了這天。至於到私家醫院看病雖省時得多,但每次看病都要花上上千元。而較平民的私家診所,病人往往要輪候3小時,只為3分鐘的看病時間,但最大問題是診所坐滿了病人,我就曾試過站着在診所輪候三個小時,而當時我正在發高燒,所以每次看醫生,我始終心有餘悸。

  如果香港也開展線上問診初診平台,更多人足不出戶就可以求醫。對於各大醫院和診所,更可以做到提前分流,節省兩者的時間和人力。醫生甚至不用開私家診所就可以接診,省下大量租金、裝修費及人力成本,從而降低求醫費用,令患者受益。

  當然,線上問診不適用於所有病情。傳統醫學講究望聞問切,但線上問診只能做到「望」和「問」,而且醫生傾向於給出建議而非診斷,例如教授患者如何在家中護理、是否需要來醫院看病或者看哪一位醫生最合適,主要服務對象是「初問診」的病人。

  雖然互聯網醫療省下了時間,提升了便捷度,但是目前網上問診都要病人自費,沒有辦法進入醫保系統,也不屬於商業保險報銷範疇。如果線上醫療進入香港市場,有多少人願意為他買單?我覺得,具體還看定價的吸引性,以及服務的專業性。

  李逸嘉

  (逢周一刊出)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