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須堅定「愛國愛港」信念

2020-01-06
来源:香港商报

   文/學研社成員 文武

  元旦過後,新一屆區議會已經開始正式運作,在選舉中丟失大量議席的建制派政黨也已從敗選的悲痛中走出來,陸續開始重新投入社區工作。建制派政黨重新展開工作,首先要整理思路,找到自身的定位。筆者認為,建制派唯有進一步堅定堅守「愛國愛港」、維護「一國兩制」的核心價值,並且不斷強化,加強宣傳推廣,讓愛國愛港在香港發展壯大,才是正確的定位和出路。

  落選建制政黨有新調整

  元旦過後,落選的建制派政黨以及原區議員都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調整,民建聯將於18區牽頭成立「議會監察」,以「影子議會」方式密切監察各區議會運作,定期舉行居民會議,並將收集及整合後的意見向議會及政府反映,以維護市民應有權益。

  經民聯副主席梁美芬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將發揮「在野黨」角色監督政府,是其是,非其非,支持政府無必然的。實政圓桌的田北辰亦提出,建制必須反思以後是否政府做什麼都支持,強調未來應做好監察政府的角色。

  這些現象反映出,建制派對未來的發展大致有兩種主要方向,一是以監督反對派的議會工作為己任,另一個是要發揮「在野黨」角色監督政府。然而,這些方向真能帶領建制派走出困境?

  從過往的實況看,在民生議題上,建制派不會吝嗇他們對政府的批評,從來都在「是其是,非其非」。讓建制派感到迷惘和疑惑的,往往是具有爭議的政治議題,尤其是涉及「一國兩制」的議題。在這些議題上,支持政府,維護愛國愛港的核心價值,維護「一國兩制」,難道不是建制派義不容辭的應有之舉嗎?如果為了選票,就要犧牲自己的核心價值,又真的能夠得到市民的支持嗎?

  而建制派如果只將自己的未來方向,定位於監察反對派,則未免過於矮化自己,又抬高了反對派。反對派佔據了區議會的多數議席,但不重視民生,違背民意,違反區議會的憲制角色,急於利用這一平台搞政治鬥爭,有他們的政治目的,市民和社會自然會作出監察。建制派跟隨反對派身後,捲入地區的黨爭之中,又是否真的有利自身的發展呢?

  「港人治港」以愛國者為主體

  2003年建制派在區選受挫之後,民建聯舉辦了一個路向營思考發展前路,當時的主講嘉賓指出,民建聯面對三個「定位」問題,即親北京與親香港之間的矛盾、親基層與親中產之間的矛盾,以及親政府與監察政府之間的矛盾。民建聯的創會主席曾鈺成事後發表了題為《政黨須面對實質定位問題》的文章,指出,每一個希望爭取大多數市民支持的政黨,都不能走向極端,都要不斷嘗試去調和矛盾,找出矛盾雙方的平衡點。但是,在研判哪裏才是適當的「平衡點」,可以作出怎樣的妥協時,政黨自己的核心價值便起着決定的作用。

  從這次區選後建制派多個政黨的表現看,2003年建制派所遇到的問題,似乎在今天仍然未找到明確的答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筆者認為是各建制政黨尚未明確自己的核心價值所在,或者相關的信念不夠堅定。

  上個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講話中指出,澳門維護「一國兩制」意志堅定,從不為一時之曲折而動搖,從不為外部之干擾而迷惘。而「一國兩制」之所以在澳門取得成功,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澳門有「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愛國愛澳力量日益發展壯大,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在澳門社會居於主導地位。

  中央提出「一國兩制」之初就已表明,「港人治港」是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理香港,香港之所以在回歸22年後,不斷出現政治管治上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香港的「愛國愛港」力量未能發展起來的社會現實,建制派遠未能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

  區選的失利,只是建制派的一時挫折,建制派不能因此而動搖了「愛國愛港」的信念和核心價值,也不應該產生迷惘,應該做的是要思考如何將愛國愛港信念發揚光大,如何結合香港社會現實發展愛國愛港理念,如何改善社會宣傳手法,強化傳播效果,讓社會各階層市民都樂於信納這樣的價值理念,從而讓愛國愛港力量發展壯大。

  回過頭來說,假如有一天,愛國愛港的核心價值在香港社會佔據了主導地位,建制派又何愁選舉不贏呢?堅定信念,讓愛國愛港力量發展壯大,建制派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责任编辑:郭玉桔]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