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發聲】以改革的勇氣清除積弊 香港才能重新出發

2020-11-29 10:24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客戶端29日發表題為《以改革的勇氣清除積弊,香港才能重新出發》的評論文章,指施政報告全面、務實地勾勒新一年施政藍圖,施政報告聚焦「痛點」「難點」務求在政治上正本清源,經濟上多元並進,民生上著力改善。

 文章質問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將入股珠海機場這樣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舉措抹黑為「錢送中」,將資助香港青年到內地就業污衊為「人送中」……炮製各種荒唐言論阻止年輕人到大灣區開拓更廣闊的夢想空間,到底是何居心?

 文章指,此時此刻,香港最需要的是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穩定勢頭,減少人為製造的對立和內耗,將精力聚焦在搞建設、謀發展上。以改革的勇氣破解難題、清除積弊,香港才能真正迎來解決深層次經濟社會矛盾的希望。

 下為評論全文:

 日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立法會發表了2020年施政報告。這份長達3萬多字的報告,全面、務實地勾勒新一年施政藍圖,充分表現出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帶領香港社會重回正軌的決心和擔當,充分回應香港社會渴望正本清源、重新出發的期待與關切。

 過去一年多,香港社會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持續不斷的黑色暴亂,毫無底線的「政治攬炒」,反覆肆虐的新冠疫情,讓香港經濟急速下滑,各行各業大受打擊,「關閉潮」「失業潮」愈演愈烈。如何讓香港早日走出困局?如何讓市民重拾發展信心?施政報告聚焦這些「痛點」「難點」,提出約200項舉措,務求在政治上正本清源,經濟上多元並進,民生上著力改善。比如,在全力防疫抗疫上,提出再次推行大規模社區檢測,力爭確診病例「清零」;在房屋問題上重點落墨,計劃未來10年建造逾30萬個公屋單位;在青年就業問題上,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就業……這些舉措,真正為香港市民謀福利,為香港社會謀發展,為香港重新出發注入了信心和力量。然而,對於這些穩定經濟、紓解民困的務實之措,仍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拋出各式各樣的奇談怪論。他們將入股珠海機場這樣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舉措抹黑為「錢送中」,將資助香港青年到內地就業污衊為「人送中」……在他們眼中,香港的前途不重要,年輕人的就業不重要,製造政治區隔、實現自己的政治圖謀最重要。以大灣區就業為例,當前香港年輕人失業率高企,今年8月—10月,香港20歲—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9.7%,還有多達67600名有學位的失業人士。而以香港的經濟和市場規模,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困難重重。此時,不是鼓勵年輕人到潛力巨大的大灣區學習、就業,而是炮製各種荒唐言論阻止年輕人開拓更廣闊的夢想空間,到底是何居心?

 此時此刻,香港最需要的是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穩定勢頭,減少人為製造的對立和內耗,將精力聚焦在搞建設、謀發展上。這一年多來發生的種種,已經讓香港普通市民飽受清灰冷灶之困苦,從市民的迫切需求出發,解決好當前的民生問題,是當務之急。同時,香港也要布局長遠,逐步解決制約長遠發展的瓶頸問題。近些日子以來,香港社會圍繞司法改革、教育改革等問題出現了熱烈討論,「是時候改革了」的聲音日益響亮。以改革的勇氣破解難題、清除積弊,香港才能真正迎來解決深層次經濟社會矛盾的希望。

 回望歷史,從供港蔬菜、肉禽蛋的「三趟快車」風雨無阻,架起香港「生命線」,到幫助香港抵禦亞洲金融風暴、「非典」疫情和國際金融危機,國家始終是香港的底氣所在。與內地的深度聯結,也早已牢牢嵌入香港日常生活的肌理之中,香港絕無脫離國家而單獨存在與發展之可能。面向未來,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何愁經濟復蘇無期、民生改善無望,何愁「東方之珠」光彩不再?

[責任編輯:岳昕]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