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評】把握契機改善施政

2021-05-07 01:19
來源:香港商報

 回歸廿多年來,香港特區的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但同時,我們的政治制度卻漸漸浮現一些大問題,特別是在議會選舉上,一向以親中和普選作二元區分,不重視了解候選人對教育及房屋等的政策主張。而選舉過後,立法會就成為反對派阻撓特區政府施政的絆腳石,一般民生政策或工務工程撥款申請也舉步維艱。但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社會終於恢復秩序;加上完善選舉制度立法後,確保只會由愛國者治港,公共選舉的主軸將可聚焦解決社會各種政策問題。

 施政積極求變

 當立法會不再出現濫用議事規則或拉布等手段,拖政府施政後腿,而立法會的重新構建亦能保證兼顧「一國」和「兩制」的利益之後,特區政府可以有基礎實施真正的行政主導。然而,強勢的行政主導不等於可以漠視反映民意的立法機關,在立法會數夠票通過政府議案不等於社會問題就迎刃而解。官員千萬不可因負責的政策數夠票,便不與持保留或反對意見的議員見面解說。反之,政府必須重塑新的行政立法關係,善用立法會議員傳遞的民意及民間智慧來調整政策,以真正掌握民情,避免「施政離地」。

 特區政府亦要實施改革,打破官僚系統的因循及避事文化。習近平主席2017年來港會見特區政府新班子時曾經贈言︰「為官避事平生恥。」香港的官僚系統近年常遭市民詬病,就是不少官員為了避難而放棄常識及專業判斷;取而代之,是依循既定的程序、指引作決策,不懂變通,以致出現了一些令人不能理解的決定,例如在大灣區發展如火如荼之際,古洞住宅地皮高價成交之時,官員仍然堅持要搞沙嶺殯葬城;亦有在黑暴期間康文署職員因為無上級指示,拒絕開放停車場予防暴警察停泊警車執行防暴任務的荒謬情況。官、民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平衡時空。

 此外,高官問責制運作近20年,如何優化問責制下各司局長之間的分工及職能,強化政治問責官員領導及監督公務員團隊的能力;提高政府解說及闢謠能力;精簡各科行政程序以及改革地區行政等,在在都需要一併完善。

 中央政府經已徹底扭轉特區政治制度的困境,我期望特區政府必須把握契機,積極求變,實施行政革新,提高施政效率,以績效來回報國家的一片苦心。

 立法會議員張國鈞

[責任編輯:蔣璐]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