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直面“陣痛”迎接挑戰

2015-01-12
来源:甘肃日报

  直面“陣痛”迎接挑戰 甘肅省檢驗檢測機構改革掃描

  2014年,是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改革元年。2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整合檢驗檢測認證機構的實施意見》,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跨部門、跨行業、跨層級整合,支持鼓勵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並購重組、做大做強,拉開了我省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改革的序幕。

  上個世紀,中國在經濟領域的改革讓國有企業經歷了一次“陣痛”,也帶來了它們的新生。如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風吹向了更廣的領域,先前被列為事業單位或是事業單位設立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成為這一次改革的“主角”,它們又將經歷怎樣的“陣痛”?

  一個產值超過20億元的市場

  在我們的日常經濟生活中,特別是企業經營生產中經常會用到“協力廠商”認證,以保證服務或產品的品質。所謂的“協力廠商”,便是指當今產業不斷細化分工和產業不斷融合生長的趨勢下形成的新的產業分類,也是一個以技術和知識向社會提供服務的產業,統稱為科技服務業。

  科技服務業包括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智慧財產權、科技諮詢、科技金融、科學技術普及等領域,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產業附加值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等特點,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是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向中高水準邁進的關鍵一環。2013年,我國國內檢驗檢測認證市場規模達到約2500億元。因此,2014年10月9日,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快科技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快發展協力廠商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鼓勵不同所有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培育一批技術能力強、服務水準高、規模效益好的檢驗檢測認證集團。預計到2020年,我國科技服務產業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

  我省檢驗檢測認證市場規模,只有全國市場規模的0.8%-1%。但即便如此,全省的這一市場產值也達到了20億至25億元左右。其中,和建築材料行業相關的檢驗檢測認證市場規模約在5億至7億元左右,處於業務發展初期。近三年來,和建築材料行業相關的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年均增長率約在20%以上,並且還在逐年加快增長。

  一群散、小、弱的市場主體

  儘管我省檢驗檢測認證市場規模可觀,但市場主體卻難盡如人意。

  從整體上來說,我省檢驗檢測機構大多規模普遍偏小,佈局結構分散,創新能力差,技術服務水準低。這些機構很少有核心技術,多為模仿跟蹤型技術,業務經營上各自為戰,基本生存狀態可歸納為四個字“無序競爭”,缺乏具有品牌影響力和明顯競爭優勢的骨幹檢驗檢測機構,難以適應加快推進我省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的要求。

  以建築材料檢驗檢測認證為例。這一領域檢驗檢測認證涉及建材、建工、交通、水利、市政等諸多行業。其中,建材、建工行業檢驗檢測機構約有360家,單位性質分為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依託事業單位的非獨立法人分支機搆等,絕大多數市場份額被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依託事業單位成立的非獨立法人分支機搆佔有,存在著重複建設和條塊分割等現象。

  為做大做強檢驗檢測認證機構,2014年10月31日,省政府第60次常務會議要求按照國家推進部門或行業內部整合、跨部門跨行業整合、跨地區跨層級整合的要求,穩妥有序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解決重複建設,打破條塊分割除,不斷提升整體實力和服務水準,加快推進我省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發展。

  人往哪裡去,錢從哪裡來

  按照省委、省政府對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的安排部署,我省分別選擇了一個行業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一個部門內設的2家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和一個地區檢驗檢測認證機構作為試點,推進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

  和當初國企改革相似,在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過程中,“人往哪裡去”“錢從哪裡來”同樣成了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幹部職工關心的焦點和熱點。為了讓整合後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輕裝上陣”,有的機構在改革方案中建議設立省財政專項資金,用於處理各類資產、人員遺留問題;同樣,為了改革後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贏在起跑線上”,有的機構也提出利用財政資金改造提升基礎設施,購置一批先進的檢測儀器設備,培訓一批職業檢驗檢測認證人員;還有的機構則提出新機構應暫時保持其目前的事業單位屬性不變,事業編制總數不變,職工事業編制身份不變……不同的建議後面,既有對改革後美好未來的憧憬,也有著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顧慮和擔憂。

  該如何看待這些問題?業內有關人士認為,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們的改革已經從當初的“摸著石頭過河”走到了如今的“全面深化改革”階段,有很多經驗可以學習借鑒,讓幹部職工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而不是擔心改革會損害自身的利益。副省長夏紅民近日在檢驗檢測論證機構調研時指出,改革的目的不是為了減少財政資金的支出和事業編制的數量,而是為了促進經濟社會更有品質和效益的發展,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進一步深化認識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改革的重大意義,不斷完善改革方案,充分保障幹部職工的切身利益。

[责任编辑:罗强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