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助力“珠西戰略”

2015-12-17
来源:香港商報網

  江門開門對接發展新機遇

  剛剛出臺的廣東省“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在鞏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競爭力方面,要全面完成《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目標,實現珠三角地區“九年大跨越”,“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一體化建設要加速實現。

  銀洲湖沙盤

  江門在《珠三角規劃綱要》中被定位為“珠三角先進制造業重點發展區”,是廣東省實施“珠西戰略”的策源地、主戰場和增長極。近期,隨著深中通道正式批準開建,深圳、香港陸路前往江門的時間,將縮短在1.5小時經濟圈之內,這對“珠西戰略”主戰場江門而言,再度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香港商報記者盛芳齡 李苑立

  粵“十三五”關切珠江西岸發展

  上個月剛剛發布的廣東省“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新體系,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廣東省的實施意見,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赫然列入規劃之中。

  廣東省十三五規劃在統籌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省建設方面,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也被列入全省高新區升級行動計劃之中,明確為推動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集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園區。

  在鞏固提升珠三角城市群核心競爭力方面。廣東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全面完成《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的目標任務,實現珠三角地區“九年大跨越”。深入推進珠三角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廣州、深圳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一體化建設,加強珠三角地區與粵東西北地區雙向交流與合作。

  上述規劃內容中,珠江西岸屢次被提及,已經被新一輪廣東經濟發展當作重點增長極來看待。同時在交通區位上,明確提出要發揮港珠澳大橋等跨境基礎設施功能,輻射帶動珠江西岸地區加快發展。

江門市委書記毛榮楷接受記者采訪

  “三門”“ 五對接” 江門現后發優勢

  隨著深中通道的正式批準開建,江門在深化粵港澳緊密合作方面因交通區位速度融入1.5小時經濟圈而更具優勢,這對廣東省提出在“十三五”期間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造了有利條件,對珠三角形成最具發展空間和增長潛力的世界級經濟區域,全面落實粵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深入實施CEPA有關協議,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引進港澳創新人才和創新資源等方面,江門站在新的發展臺階上,無疑對帶動珠西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據介紹,作為“珠西戰略”的策源地和主戰場,江門已提出打造“三門”(“開放”“方便”“輻射”之門),建設“三心”(珠江西岸新的城市中心、經濟中心、創新中心),全面提升江門綜合競爭力,奮力在區域競爭與合作中爭先進位。

  在實施路徑上,江門還提出做好“五個主動對接”,即主動對接國家和省的重大發展部署和工作思路,特別是落實“珠江西岸戰略”;主動對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主動對接珠三角東西兩岸和珠江西岸與粵西地區有機融合的交通網絡建設,推進“交通大會戰”;主動對接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重點的重大項目布局和建設;主動對接粵港澳深度合作和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自貿區,探索工貿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借船出海、錯位發展。

  廣東社科院區域與企業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表示,深中通道能讓深圳的產業資本以及服務向珠江西岸進行輻射,從而帶動珠江西岸的經濟,而不一直依賴于廣州的局面。香港、深圳也能從資本新一輪流動及產業轉移中獲得更多的經濟發展機會。

  林江認為,前30年,香港產業轉移主要在東莞、惠州、深圳等地,現在這些地方的土地開發強度已經不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珠江西岸通過交通縮短時空距離,將體現出后發競爭優勢。 江門、中山等地在未來30年中必然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資料亦顯示,今年前10個月江門經濟增長速度約為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得到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朱小丹等充分肯定。

中车江门基地生产车间

  江港合作迎來天時地利人和

  正如江門市委書記毛榮楷12月15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江門與香港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語言和文化習俗相通,一直保持著緊密的經貿合作和人情往來。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的開建,江門到香港、江門到深圳的路程至少縮短了50公里以上,使江門當前的區位優勢更加突顯,江港合作迎來難得的天時、地利、的寶貴發展機遇。

  未來幾年,隨著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陸續建成,江港兩地經濟合作正積聚前所未有的新優勢,毛榮楷表示,展望未來,江港合作潛力無限,大有作為。如去年12月,國家商務部與香港簽署了《關于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今年廣東省政府又將江門大廣海灣經濟區列入首批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省級示范基地。江門還被《珠三角規劃綱要》定位為“珠三角先進制造業重點發展區”,是廣東省實施“珠西戰略”的策源地、主戰場和增長極,以及“珠中江+陽江”新型都市區的重心,被納入廣東打造珠三角“2+7”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此乃天時。

  在“地利”方面,江門“承東啟西、聯北拓南、通江達海”,已形成包括高速公路、高鐵、輕軌、港口碼頭等于一體的、完善便捷的交通網絡,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通車后,將實現與香港、澳門、深圳等中心城市1.5小時生活圈。江門已經啟動“交通大會戰”,五年投入超千億,著力構建“四大路網、一大樞紐”,進一步突顯“左聯廣佛、右接珠中、暢通深莞、直達港澳”的綜合性樞紐地位,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在這里融會貫通。

  在“人和”方面,江門在全省乃至全國首創開放型清單體系;建立“邑門式”行政服務中心,開通“邑網通”網絡服務平臺,形成“線上線下、虛實結合”全方位立體化公共服務模式;打造便捷、利民、高效,富有競爭力、吸引力的營商環境。截至今年10月,江門市累計批準設立港資企業6177家,合同利用外資金額累計146.38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61.24%。港資一直是江門外資中的主力,香港始終是江門最佳的合作伙伴,在新格局下,兩地在實體經濟、生產性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融合發展方面,具有更廣闊的合作前景。

  大廣海:深中通道戰略橋頭堡

  江門市毗鄰港澳,是珠三角西岸的中心城市之一,面積9505平方公里,人口449萬。江門是著名僑鄉,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400多萬,遍布世界107個國家和地區。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曾指出,江門區位優勢獨特,產業發展空間較大,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有基礎、有空間、擺得下,最有條件。江門已經圍繞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重要基地,制定出臺了“1+5”珠西行動計劃,明確該行業的產值在2020年要達到3300億元。

  在發展格局上,江門提出充分發揮好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實施“東提西進、同城共融”。 其中大廣海灣經濟區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創新驅動和高新產業發展的重要的平臺和載體。

  廣東大廣海灣經濟區作為江門承接“珠西戰略”、實施“遠謀”崛起的一個重大平臺,當前正在主動尋找國家、省重大戰略與園區發展的契合點。

  據江門市政府相關部門透露,已經組織專題調研組與省政府決策咨詢顧問委員會專家深入研討打造珠西重大平臺的基礎條件、戰略定位和具體對策,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該報告得到了澳門中聯辦原主任李本均等一批專家的肯定,認為江門依托大廣海灣經濟區再造一個“深圳”是順勢而生、富有創意、科學合理和站高望遠。

  據悉,江門已專門成立廣東大廣海灣經濟區管委會和銀洲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加快推進大廣海灣經濟區銀洲湖先導區建設,推進完善基礎設施,著力打造“珠西樞紐、美麗湖灣”。

  江門市委書記毛榮楷

  交通大會戰打通發展最后一公里

  深中通道從深圳始發直連中山,再從中山抵達江門,江門要將這條連結深圳、香港、南沙等地的發展資源要素快速對接,在局部的交通配置上還有較高的要求。

  毛榮楷表示,江門正在掀起一輪交通大會戰,未來五年啟動建設的交通項目總投資將超千億元,著力構建“三大路網、一大樞紐”。

  “三大路網”:首先是以江門大道為中心的東部快速路網;其次是以臺開快速路為突破口的西部快速路網;最后是內通外聯的軌道交通和高速路網,特別是江門大道與8條高速公路串聯起來,加上主橋已通車的江順大橋,以及廣中江高速3座斜拉橋,江門東聯廣佛、深港澳兩大龍頭更加便捷,形成快進快出的格局。

  其中,江門大道全長123公里,總投資約236億元,江門大道蓬江段2015年年底力爭建成,2018年將實現全線(鶴山桃源-新會崖門)通車。“一大樞紐”,打造“珠西樞紐”,即推動江門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打造全市主要鐵路客站、珠中江都市圈的地區性鐵路綜合交通樞紐、珠三角西翼與粵西聯系的交通門戶、珠三角地區大型高鐵客站。目前江順大橋建成通車,江門大道相關隧道工程陸續貫通,深茂鐵路江門段征地和拆遷工作已分別完成97%和75%,廣中江高速、江羅高速、高新區公共碼頭等重點交通項目加快建設,中開高速、高恩高速、銀洲湖特大橋等項目進展順利。

[责任编辑:董慧林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