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山东 > 特别报道

山東樂陵千年棗林喜結「創新果」

2020-08-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孫珂 報導:北緯37度的山東德州樂陵,是以金絲小棗聞名的城市,棗林上溯可有3000年歷史。當千年棗林如今用合作社方式實現規模化經營、當棗產品不斷通過深加工方式延展價值鏈、當文創和旅遊元素融入了「棗核」,近年來,樂陵棗業走出產業轉型新路徑。
樂陵小棗深加工產品
 
  據有關數據,自2009年至2015年,中國棗樹種植面積自195萬公頃增加到298萬公頃,紅棗總產量由436.9萬噸上升到913萬噸。供求關係的重新洗牌,促使樂陵引導當地的棗農採用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經營模式創新,延伸紅棗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在樂陵朱集鎮,優質棗林遠看成海近觀如山,當地人用「晴天不起土、雨天粘掉鞋」的形象說法,向記者形容本地棗林獨有的粘土特性,這也是金絲小棗「活維生素丸」、「百棗之王」的緣起所在。該鎮如今也把小棗博物館建在了村頭,讓周圍遊客開了眼界。
 
  樂陵市朱集鎮黨委副書記喬松說,去年朱集鎮採用 「合作社+」模式試水棗業市場。這一模式主要包括「合作社+專業化、規模化管護」「合作社+訂單式、電商式銷售」「合作社+科技化、智慧化生產」,這樣在種植端破解了一家一戶管不了、管不好、不想管的問題,在銷售端則解決了紅棗銷售難、收益少的問題。
 
  目前,樂陵當地擁有的深加工企業數量達到400多家,擁有60多個產品品牌。每年舉辦的棗博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機構代表來到樂陵,同這些企業進行科研領域的深入合作。在朱集鎮,當地引入社會資本計劃4年時間,完成1000畝的樂陵有機金絲小棗智慧大棚建設。
 
  現在,樂陵還進一步賦予小棗產業文化內涵,增強其生命力。結合旅遊資源的開拓,打造地域品牌。樂陵成立了金絲小棗文化研究會,先後聘請了一批專家學者擔任棗產品暨棗文化的開發顧問。他們還搜集整理了100多個典故和故事,拍攝了10多部影視片。
 
  以文會友、以旅結緣,樂陵旅遊挖掘着3000年歷史積澱的豐厚紅棗文化。樂陵把成片的棗園景觀和紅色旅遊進行聯合開發,規劃建設了以棗林遊覽區為中心的生態游、以棗鄉紅運主題公園為中心的紅色文化游等七大旅遊品牌,使小棗與加工產業、高端旅遊文化業得到了快速融合,較好提升了金絲小棗品牌的軟性競爭力。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