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时政要闻

安徽合肥:濃墨重筆書寫創新答卷

2020-12-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創新是合肥最堅定的發展理念,最鮮明的城市氣質。」日前,在「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上,合肥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爽對外通報稱,「十三五」時期,合肥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自覺融入、主動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着力下好創新「先手棋」,支撐引領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也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國家發展貢獻日益澎湃的科技動力。
 
 

「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合肥市委宣傳部外宣辦主任趙明錄(左)主持發佈會,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爽介紹相關情況(孫軍/攝)
 
    「特別是在『十三五』的開局和收官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安徽合肥考察,檢閱創新成果,這五年來,我們用生動的創新實踐濃墨重筆地書寫出不負重託的『合肥答卷』。」
 
    據劉爽介紹,合肥市創新實踐的成果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包括綜合創新實力邁向一流、原始創新水平實現領跑、技術創新能力持續增強、產業創新發展結出碩果以及制度創新體系趨於完善。

    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
 
    合肥成功進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建設全國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躋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區域創新集群百強、國家創新型城市十強,合肥高新區綜合排名高居全國第六位,城市科技創新活力、實力和影響力得到全面提升。
 
    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合肥市主要創新指標穩居省會城市第一方陣,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十二五」末的1056戶增長到3328戶,連續跨越兩個千戶台階,年均增長454戶;全社會研發投入由「十二五」末的174.87億元增長到291.76億元(2019年數據),年均增長13.7%,佔GDP比重達3.1%;技術合同輸出額由「十二五」末的104.93億元增長到222.4億元(2019年數據),實現翻一番,年均增長20.7%。

    31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
 
    原始創新方面,合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主動承擔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積極開展量子、核聚變、人工智能等戰略性前沿技術研發,強化在前沿技術創新中的話語權,湧現出「九章」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悟空探秘、墨子傳信、動態隨機存儲晶片等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標誌性的重大成果。「十三五」以來,合肥共有31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
 
    合肥注重前瞻性謀劃佈局,着力構建由點到面、由中心到全域的創新網絡格局,濱湖科學城成立運行,國家實驗室建設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掛牌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未來網絡試驗設施、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等大科學裝置獲批建設,形成全國最為集中的大科學裝置集群之一,與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26個,安徽創新館建成使用,全市各類科研機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載體星羅棋佈,為原始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

    「芯屏器合」領跑全國
 
    同時,合肥主動瞄準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深入實施科技攻堅,持續滾動組織實施關鍵技術重大研發類項目164項、「揭榜掛帥」攻關項目10項。
 
    該市着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企業」梯隊培育機制,推動科技企業由「鋪天蓋地」走向「頂天立地」,全市平均每天淨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由「十三五」初的0.8戶提高到「十三五」末的2.2戶。
 
    此外,合肥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突出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打造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科技之花轉化為產業之果,全市高新技術產值增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以「芯屏器合」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領跑全國,國產動態存儲晶片實現量產,新型顯示產業實現「從砂子到整機」全產業鏈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一批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建設,全市3大產業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功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以「前沿突破」催生的未來產業生機勃發,量子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發展勢頭向好,國盾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骨幹企業快速成長,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等領域誕生了一批應用技術產品,量子信息產業在肥初現雛形,打造出「量子一條街」。
 
    「創新,是一場沒有終點的『賽跑』。合肥將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進一步夯實創新基礎,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劉爽指出,「十四五」時期,合肥將進一步強化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堅持 「四個面向」,突出原始創新、開放創新和全面創新,大力發展戰新產業,佈局未來產業,牢牢掌握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推動科技自強自立,努力打造新時代創新特色更加鮮明的地標城市。(記者 柏永 孫軍)
[责任编辑:赵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