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时政要闻

【河南兩會】委員呼籲謹慎處理大學生正規求職誤入犯罪團伙

2021-01-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通過ALPHA裁判數據庫(與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同步)檢索 「剛畢業」、「固定工資」、「普通員工」、「基層員工」、「踏入社會」等關鍵詞,並經過詳細校對,找到河南省內相關「大學生正規求職誤入犯罪團伙案件」判例58例。
 
    這些案例多存在與電信詐騙、妨害信用卡管理等案件中,許多剛畢業大學生基於就業壓力,以網絡招聘的方式來公司上班、只拿較低的工資,在被動或者渾然不覺的情況下最終涉嫌犯罪。參加河南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委員馮軍義、賈占波聯名提出提案,建議以刑罰謙抑性原則處理這些「大學生正規求職誤入犯罪團伙」案件。
 
    兩位委員分析說,因電信詐騙多為共同犯罪,司法實踐中,存在不加區分地也將這些從事底層勞動、只拿較低工資通過正規求職誤入犯罪團伙的大學生進行了刑拘、逮捕、起訴和判決,有眾多剛出校門的大學生被判決為有期徒刑。這樣處理輿論反響強烈,社會效果不好。
 
    雖然這些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按照公司的要求參與犯罪行為,但大部分犯罪所得均被案件的策劃者、指使者佔有。針對這些策劃者、指使者應當依法從重打擊,充分體現對電信詐騙類犯罪的懲治決心。對於初出校園大學生,辨別能力較低,主觀惡性較小,個人僅拿較低底薪,有的有少量提成,其對所從事的行為涉嫌犯罪不明知,僅當成一份工作,甚至有的人剛入職或從事幾個月即離職,工作時間較短。兩位委員建議,此類通過正規求職誤入犯罪團伙的大學生應當根據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加以區分,對這些大學生可以適用刑法第十三條、第三十七條的不認為是犯罪、免於刑事處罰的規定。
 
    兩位委員認為,此類案件如果從嚴等責判決,從刑罰的社會效果來看,判處刑罰未必能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果。詐騙犯罪為財產犯罪,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可以修復社會關係,責令具結悔過可以使其認識到錯誤,並予以改正。
 
    刑罰就如阿司匹林,當醫生開出過多的阿司匹林,不是殺死了病菌,而是殺死了病人。兩位委員建議:由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出台《電信詐騙等案件中對於情節顯著輕微、情節輕微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立案、不起訴、不判處刑罰、不適用羈押措施指導意見》,以刑罰謙抑性原則處理「大學生正規求職誤入犯罪團伙」案件。同時嚴厲打擊社會上掛羊頭賣狗肉的違法犯罪公司,保護大學生健康良好的就業環境。進而完善社會矛盾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已提升國家司法體系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記者 郭延)
[责任编辑:薛正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