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助力「百千萬工程」 惠州惠陽新材料產業園兩三年內冀破百億

2024-01-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惠州市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依託新型儲能產業快速發展的當下,吸引落戶涵蓋鈉離子電解液、鐵-鉻液流電解液、磷酸鐵鋰前驅體、電子膠黏劑、鋰電池梯次利用等領域的新型儲能項目7宗,預計達產新增產值88億元,意味着未來兩三年,該園區產值將突破百億元,助力惠陽百縣千鎮萬村工程。在推動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一體化、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是記者日前在惠州市惠陽區採訪了解到的。

2 - 复件(12).jpg

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

    園區發展駛入快車道

    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始建於2006年的產業園,曾經面臨運維高成本、高風險、低效益的問題,自公有資本全面接管後,園區面貌大為改善,管理規範有序,發展也駛入快車道。

    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該園區從原來以塗料、樹脂為主的精細化工,向電子新材料、新型儲能材料、生物基材料的發展方向佈局,目標是打造為深莞惠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惠州市新材料工業創新中心。

3 - 复件(13).jpg

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

    園區面貌大變樣,新定位更明晰,企業發展信心足,增資擴產「加速跑」。落戶該區永湖鎮20年的斯瑞爾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於工業危險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積極開拓水處理劑、蝕刻劑、醫藥原料、新能源材料、儲能液流電池材料等專業化學品的高新技術企業。

    「我們看好新型儲能賽道,2022年分別在荊門和惠陽成立了新型儲能產業相關的企業。」斯瑞爾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晉宜認為,新型儲能材料是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的發展方向,對剛落戶園區的鐵硌液流電池項目,以後生產要素可以實現隔牆供應,節約了大量的運輸成本,這也是企業開啟二次創業的信心所在。」肖晉宜說。

    廣東鉅泰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落戶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的企業,由廈門首能科技有限公司收購後,改為生產10萬噸鋰離子電解液項目。廈門首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智軍介紹,廣東鉅泰化工有限公司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規劃產能1.5萬噸,二期產能8.5萬噸,要改建部分建築物為新的生產車間,部分現有建築會改建成倉庫,預計一期可今年5月底完成建設。

    「惠陽新型儲能產業鏈較為齊全,企業之間發展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初步與科信聚力在電解液方面有合作意向,有助降低產品成本,實現產業鏈合作。」張智軍說。

    計劃擴園200公頃保障發展空間

    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原為惠州市鴻海精細化工基地,位於永湖鎮稻園村、淡塘村、福地村地段,規劃用地面積約170萬平方米。2006年至2021年,這個園區由一家民營企業負責建設、招商、運營,基本完成了園區土地開發、項目引進,由於其粗放式的管理運營,帶來了產業規劃落後、項目引進質量不高、安全監管機制不健全、基礎設施欠賬多等問題。

    2021年9月,惠陽區正式接管園區,更名為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自此,園區有了清晰的發展定位和方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管理也更加科學規範,整個園區的效益明顯得到了提升。

    2022年11至12月,廣東對全省26個化工園區開展安全整治提升評估和安全風險等級覆核工作,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評為較低安全風險等級(D級),成為全省26個化工園區中三個評為D級的園區之一。

    「2020年以前,園區產值20億元左右,2021年達到31.5億元,2023年產值約40億元。」惠陽區永湖鎮副鎮長鍾其准介紹,目前園區落戶企業6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5家,億元以上企業有1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有23家。

4、惠阳区永湖镇副镇长钟其准.jpg

惠陽區永湖鎮副鎮長鍾其准

    電子新材料、新型儲能是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的主要產業方向,目前正在修編園區產業規劃,形成了初稿。鍾其准說,要以新的產業規劃來倒逼一批早期落戶的低效項目進行更新,同時對新修訂的園區產業規劃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以此來突破產能限制、污水零排放的「緊箍咒」,為園區下一階段提質增效解除束縛。

5、采访现场.jpg

採訪現場

    當下,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正全面梳理園區低端低效用地和項目清單,大力引導早期落戶項目市場化更新,推動一批產業發展前景好、安全環保風險較低的項目落戶園區。力爭用5年時間,通過工業技改、合作引進等模式,激活存量土地約25萬平方米。

6、园区内技术人员在做实验.jpg

園區內技術人員在做實驗

    自廣東「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啟動以來,惠陽區掀起鄉村振興的新一輪發展高潮,各自充分結合自身優勢,促進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園區的高質量發展,帶動了園區周邊及永湖鎮的高質量發展。採訪該園區時,記者經過該鎮稻園村看到,一排排煥然一新的精緻小樓映入眼帘,房前開闊舒適,乾淨整潔的人居環境與美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

    福地村,則將閒置的校舍被改造成為別具鄉村氣息的民宿,煥發着新活力。

    目前,當地搶抓「百千萬工程」的發展機遇,全面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持續提升村民幸福指數,演繹着新時代田園鄉村的新故事。(記者 盧偉)

    頂圖:惠陽區新材料產業園

[责任编辑:严燕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