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港深地名故事】同源「新安」:深港雙子城前世今生

有片|【港深地名故事】同源「新安」:深港雙子城前世今生

責任編輯:楊眉 2023-10-21 11:21:59 來源:新華社對外部、新華社廣東分社

 隔河相望的深圳與香港,系出同源。設立於明萬曆元年即公元1573年的新安縣,取「革故鼎新,去危為安」之意,治所在深圳南頭古城,管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天的深圳和香港。

 450年來,深港同胞就在這片土地上一同壘土築牆、一同耕稼陶漁、一同保家衛國抵禦外敵,革故鼎新,建設更美好的家園。如今,兩地都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發揮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的重要作用。

 同一座古城,訴說深港同源歷史

 在深圳的鬧市區,隱藏着一座歷史悠久的「城中城」——南頭古城,它被譽為「粵東首郡、港澳源頭」,又稱「新安故城」。這裏既是歷代政權在嶺南沿海地區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和對外貿易集散地,又是深圳市的前身寶安縣早期縣政府所在地。

 從車水馬龍的現代化大都市步入古城,穿過明代的城門拾級而上,斑駁的城牆講述着風雲激盪的歷史。公元1573年,明朝政府正式設立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從地方行政沿革上溯源,自有行政建制以來直至鴉片戰爭之前,香港和深圳一直屬同一個行政區。

XxjwszC007096_20231020_CBMFN0A005_副本.jpg

 伴隨着城市脈絡與人文軌跡不斷變化生長,南頭古城成為活化的博物館。古城內有多處不可移動文物遺址,如新安縣衙、關帝廟、牌坊、甕城、報德祠、信國公文氏祠等。穿行於廣府、客家、潮汕、南洋建築風格雜糅於一體的嶺南文化特色街區中,老字號茶樓、老街坊糖水店和來自港澳的文創產品、藝術展覽等,讓古城老街充滿了活色生香的生活氣息。

 香港歷史學家、香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認為自己也是「新安的後代」。為了更好地梳理香港的文化源頭,上世紀90年代,劉智鵬開始探索新安縣的發展變遷。

 「英國強佔香港島、九龍,強租新界之後,深港邊界上不少村莊被迫一分為二,同族同姓同村卻分居兩地,造成諸多問題和不便。」劉智鵬說:「但是,不曾改變的是兩地血脈相連的親情。」

XxjwszC007096_20231020_CBMFN0A006_副本.jpg

 近年來,劉智鵬與劉蜀永等香港史專家一起致力於《香港志》的撰寫工作,這也是新安縣歷史研究的重要環節。《香港志》首冊已於2020年12月出版。

 「通過了解新安縣歷史,深港兩地居民會認識到深港兩地本屬一家的親密關係,為雙城的未來發展共同努力。」劉智鵬說。

 同一個名字,喚醒相同的歷史記憶

 深港兩地山水相依、文化同源。生活其中的人們,常常會遇到兩地「撞地名」現象——車公廟、鯉魚門、葵涌、西貢……一個個同名的村落、宗祠、古廟背後,隱藏着深港兩城文脈相通、親緣相襲的歷史文化。

XxjwszC007096_20231020_CBMFN0A008.gif

 「車公」作為民間信仰在深港兩地信眾甚廣。在香港,每逢正月初二的「車公誕」,不少市民都會到沙田車公廟轉風車以求「轉運」,祝願新的一年順風順水。

 據說這座始建於明代的古廟是為了紀念南宋將軍車大元帥,他因平定江南之亂有功獲封元帥,南宋末年元軍入侵時,車公護駕宋帝南逃至南粵。相傳明代時新界發生瘟疫,沙田九約村民便抬車公神牌在區內巡遊,瘟疫奇蹟般消除。在以後的歲月里,車公成為南粵民眾信奉的神祇。

 深圳的車公廟位於福田區,因古建築車公廟而得名。雖然現在車公廟的廟宇建築已不復存在,但「車公廟」作為地名和地鐵站名留存下來。如今的車公廟站是深圳最繁忙的地鐵站之一,有四條地鐵在此交匯換乘。這裏食肆琳琅、酒吧林立,越夜越精彩。

 深圳大鵬半島隱藏着一座靠山面海、古樸寧靜的客家古村落——西貢村。據當地村民介紹,20多年前,有西貢村的村民前往香港購買麒麟舞裝備,認識了一位製作麒麟的香港西貢村民。當他得知深圳也有個村叫西貢時,甚覺有緣,當下半賣半送,還額外贈予一隻麒麟。有了這樣的淵源,兩地村民交流日益密切。如今,西貢村麒麟隊還保留着不少香港西貢友人送來的鑼、鼓、鑔和麒麟,見證了兩地友好往來的歷史。

 除了地名淵源,深港兩地共同的歷史印記還包括文物古蹟、宗祠家廟、民俗非遺、族譜史料、口傳心授的故事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深圳、香港都有信國公文天祥祠、文天祥公園。深圳福田區還有一所文天祥小學,學校所處的崗廈村也是文天祥後裔的聚居地。如今文天祥的後裔開枝散葉,香港新界、深圳寶安、東莞長安鎮等地,繁衍着文氏後人。

 同一片天空,講好深港「雙城故事」

 如今,南頭古城業態逐步豐富,到訪人數年均超過800萬人次。南頭精品文物展、海上絲綢之路外銷瓷器展、精品牌匾展、文物修繕工藝工作室、沉浸式南頭歷史互動體驗展廳、港澳同源文化展等,不僅多維度展現了南頭古城的歷史文化,還匯聚了深港兩地現代文化、藝術、設計、創意資源,吸引了大灣區創新創意人才和企業匯聚。

 香港青年謝珊琳在南頭古城主理着一家名叫MORIE Gelato的意式手工雪糕專門店。「雖然深圳發展速度快,高樓林立,但是南頭古城卻是一個新與舊融合與碰撞的地方。我聽父輩聊起南頭是很多香港人的根,退休後要回到這個地方生活,我也喜歡這個友好而又創新的社區。」她說。

XxjwszC007096_20231020_CBMFN0A007.gif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深港居民走訪故地、重溫歷史。2022年8月,深圳海外聯誼會聯合香港深圳青年總會、香港青年聯會等25家港澳團體在深圳開啟了為期三個月的「國情深睇驗」研學之旅。第一站就選擇回溯深港發源地南頭古城。今年暑假,兩千多名香港學生遊學南頭古城,實地了解家園故城的前世今生。

XxjwszC007096_20231020_CBMFN0A010.jpg

 5月20日,「深港各界紀念新安縣建縣450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香港青年代表獲贈《嘉慶新安縣誌》等書籍。(受訪單位供圖)

 深港兩地近年來相繼出版了《嘉慶新安縣志》《南山掌故》《港深地名故事》《藏在地名裏的香港》等書籍,舉辦「港深地名故事」文化展,講述相同地名背後深港兩地親緣相襲的歷史文化故事。

 在紀念新安縣建縣45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深港兩地共同掀起了文化尋根熱潮。深圳海外聯誼會聯合香港深圳社團總會等團體,開展「我身邊的新安印記」網絡徵集、深港青年少年國情研學、深港姊妹學校主題交流、龍舟競渡等紀念活動。暑期開展的「深港各界紀念新安縣建縣450周年專題聯展」,短短一周時間參觀人數超萬人次……共同的歷史、文脈和語言的浸潤,讓南頭古城成功「出圈」,成為大灣區又一文化地標。(視頻、圖片由深圳海外聯誼會提供)

責任編輯:楊眉 有片|【港深地名故事】同源「新安」:深港雙子城前世今生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