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昔日「鹽鹼地」 今日「米糧川」 吉林西部着力打造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示範區

昔日「鹽鹼地」 今日「米糧川」 吉林西部着力打造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示範區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3-10-27 17:41:01 來源:香港商報網

    吉林省有鹽鹼地670多萬畝,近期,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動鹽鹼地綜合利用的意見》,將吉林定為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省份之一。10月27日,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吉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王曉南、松原市政府副市長劉英傑、白城市政府副市長黃秀清,分別介紹了吉林省紮實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的有關情況。

    王曉南介紹,吉林省是全國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分布比較集中的省份,耕地後備資源總面積678萬畝,集中分布在西部白城松原兩市。近年來,吉林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戰略要求,着力健全完善政策體系,編製工程建設規劃,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科學開展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去年以來,謀劃實施鹽鹼地綜合利用土地整治項目145個,計劃新增耕地面積70萬畝,實現種植49.4萬畝。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確定在吉林省開展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試點。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吉林省自然資源、發改、水利、農業農村、財政、科學技術、林業和草原、生態環境等多個部門協同配合,建立了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會同相關市縣政府,統籌推進試點建設。截至目前,新增水田方面,已開工建設5萬畝,其中建成2.3萬畝並實現種植;改善水田方面,已完成5.3萬畝種植任務。

    王曉南表示,下一步,吉林省將堅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工程建設,努力把吉林西部打造成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示範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劉英傑介紹,松原市鹽鹼地資源比較豐富,共有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207萬畝,占吉林省的21%。為確保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近年來,松原市委、市政府強力推進落實吉林省「千億斤糧食」工程,建立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的領導小組,制定了《松原市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實施方案》等4個支撐鹽鹼地開發利用的專項方案,構建了市縣同步、上下聯動的扁平化工作體系。

    2021年以來,松原市累計實施鹽鹼地改造項目82個,投資90億元,開發鹽鹼地32.4萬畝,新增耕地27.6萬畝,增產糧食2.8億斤。到2025年,預計可開發鹽鹼地60萬畝,新增耕地51萬畝,增產糧食5.1億斤。到2035年,預計可開發鹽鹼地98萬畝,新增耕地83萬畝,增產糧食9.5億斤。下步工作中,松原市將繼續全力加快鹽鹼地開發利用步伐,為吉林省「千億斤糧食」工程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黃秀清介紹,白城市現有可開發鹽鹼未利用地347萬畝。近年來,白城市委、市政府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推動鹽鹼地綜合利用取得明顯成效。

    白城市採取政府積極引導,依靠市場運作模式,2014年以來,通過財政投入、社會資本參與、金融機構融資等方式,累計投入資金98億元、新增耕地面積33.79萬畝、增加糧食產量12.5億斤,昔日的「鹽鹼地」改造成今天的「米糧川」。2022年9月,白城市的大安市、鎮賚縣被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確定為鹽鹼地等耕地後備資源綜合利用國家試點。目前,試點工作正在紮實有序推進。

    近年來,白城市積極引進清華大學、中國農大、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吉林農大、吉林農科院等科研團隊,通過採取工程、農藝、化學、生物等措施,實施了脫硫石膏、磷石膏、硫酸鋁、有機硅等土壤改良措施,使鹽鹼地改造一次性成功,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也增加了糧食的產能。探索出「以水定地、集中連片、生態改良、良種培育、現代化生產經營」五位一體鹽鹼地高效治理和綜合利用「大安模式」。

    黃秀清表示,下一步,白城市要充分挖掘鹽鹼地綜合利用潛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做好鹽鹼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為全國鹽鹼地綜合利用提供可推廣、可複製的治理模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白城貢獻。(王丹 實習記者 張爽)

    頂圖:發布會現場

責任編輯:嚴燕紅 昔日「鹽鹼地」 今日「米糧川」 吉林西部着力打造國家鹽鹼地綜合利用示範區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