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主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地處武陵山脈腹地,延綿的群山中蘊藏着錳、鉛、鋅等豐富的礦產資源,是湘渝黔「錳三角」的核心地帶,素有「東方錳都」之稱。20世紀70年代以來,該縣粗放式開發礦產資源,經濟突飛猛進的同時,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錳三角」礦業污染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同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出台《關於加強錳污染治理和推動錳產業結構調整的通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錳三角」治理……壯士斷腕,多輪整治,花垣縣完成礦山覆土復綠1.3萬餘畝,1195個礦硐完成永久性封堵。
關閉後的廢礦怎麼辦,礦山復綠路怎麼走,經濟效益從哪裏來,生態環境保護如何久久為功?12月初,記者跟隨湘西州委副書記、花垣縣委書記廖良輝前往礦山整治現場調研。
【把脈問診】
關閉的廢礦怎麼辦?
——「礦業整治不僅要停業拆除,更要覆土復綠,重新激活土地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
花垣的第一輪礦業整治可溯至2005年,尤其是2010年7月錳礦發生重大透水事故後,該縣痛定思痛,全面整頓,錳鋅礦硐由1227個減少為204個。
近兩年,花垣縣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大力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錳三角」礦業污染治理作出的重要批示,全縣絕大多數錳礦已完成「兩斷三清」(斷水、斷電,清原料、清設備、清場地)。
汽車從縣城駛出約40分鐘,來到調研第一站民樂鎮原衡太錳業有限責任公司。廠房的殘垣依山而上。
看守人介紹,這個電解錳廠2004年投產,當時每年可生產電解錳1萬噸,錳渣填滿了山谷。
爬上礦山,廖良輝抓起一把覆土的黃泥問道:「這裏整治驗收情況怎麼樣?」
副縣長龍光平介紹,目前,這個電解錳尾礦庫已閉庫治理並通過省聯合驗收核查組現場核查。職工安置、「兩斷三清」已完成,廠區一般工業固體危物、危險廢物、廢液、廢水全部清理處置到位。
「礦業整治不僅要停業拆除,更要覆土復綠,重新激活土地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廖良輝問,「後續怎麼規劃的?」
「總體思路是礦業轉林業,由林業局牽頭建設苗圃基地。」龍光平邊說邊打開手中的規劃圖。
「種什麼合適?」
縣林業局局長黃偉跺了跺腳說:「腳下共21畝,打算分3個區,一區種植紅葉石楠小苗7.5畝,二區種四季桂4.5畝,三區種紅葉石楠和紫薇9畝。」
「預算多少?錢從哪來?」
「苗圃建設費用預算為32萬多元,主要來源於錳三角污染治理資金。」
從山腰眺望山谷,幾塊農田油菜拔節生長。龍光平說:「那是廢礦渣填埋平整後覆土建成的標準農田,村民種上了蔬菜。」
花垣縣以刮骨療毒的決心,大力推進礦業整治。全縣163個「小散亂污」鉛鋅浮選廠全部取締,拆除建築面積56.6萬平方米,清理廢棄工棚1598畝,清理廢石90多萬立方米,徹底消除礦山亂搭、亂建、亂生產現象。
廖良輝告訴記者,目前,錳礦整合為湘西福陽錳業有限責任公司,電解錳冶煉企業僅保留湖南東方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全縣6個鉛鋅採礦權、7條鉛鋅浮選生產線、6座鉛鋅尾礦庫退出。
礦山復綠路怎麼走?
——「復綠絕對不能簡單撒上草籽,對山區而言,平坦寬闊的土地很難得,一定要充分利用好」
車行至貓兒鄉洞裏尾礦庫,銀灰色的礦灰泛出金屬光澤。兩台挖掘機正在開挖排洪溝。
十八洞紫霞湖美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岳小童介紹,這裏曾是全縣最大的鉛鋅尾礦庫,由11家浮選廠共同建設,庫內堆積約1476.8萬立方米尾礦。今年,洞裏尾礦庫等6座鉛鋅尾礦庫全部啟動閉庫治理,目前正在加快閉庫施工。
「整治分為幾步走?」廖良輝問。
現場項目經理韓義說:「閉庫治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修整、覆土復綠,二是修建排洪系統,進行灘面治理,三是防滲漏處理以及建立監測設施。
「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主要是取土,大概需要50多萬立方米的土才能覆蓋。」韓義撓頭。
「想了什麼辦法科學取土?」廖良輝詢問十八洞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柃。
「我們前期做了調查,只有林地可用,目前已聘請第三方開展可研報告編制,需要林業部門大力支持。如果取土順利,春節前可以完成2座尾礦庫閉庫。」李柃回答。
「今天,林業、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部門負責同志都在現場,大家在依法依規前提下,一定要盡最大可能幫助覆土復綠。」廖良輝叮囑。
岳小童說:「冬季雨少,我們正搶抓3個月的黃金期,爭取在雨季來臨之前撒上草籽。」
「草籽?」廖良輝停頓了一會說:「復綠絕對不能簡單撒上草籽,對山區而言,平坦寬闊的土地很難得,一定要充分利用好。」
龍光平補充說:「有幾個思路,可發展農業特色種植、光伏產業,或者種桑養蠶,鉛鋅礦覆土後再利用可選擇的項目比較多。」
「桑蠶養殖花垣模式很成熟,但也可以考慮其他方式,聽說秀山有一種竹子成長快、經濟效益好,很適合礦區土地生長,可去調研看看。」廖良輝建議。
「種植紫外線草也很適合,價值高,可以做紙漿、提取藥用元素、釀醋等。」岳小童介紹。
「一定要實事求是,結合實際情況去研究。」上車前,廖良輝一再叮囑項目負責人,要讓覆土復綠後的土地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成為村民增加收入、共同富裕的「金色土地」。
2021年以來,花垣礦山覆土復綠1.3萬餘畝,完成19個涉礦村環境綜合整治,播撒花種2萬斤、草種1.3萬斤,完成礦區公路綠化15.7公里。恢復了礦區綠水長流、青山常在、四季常青的生態原貌。
今年6月,花垣縣成功摘掉全國非煤礦山安全生產重點縣「帽子」。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授予花垣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獎牌,花垣在會議現場作典型發言向全國介紹經驗。
經濟效益從哪裏來?
——「礦業經濟必須走轉型升級之路,廢舊礦山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特色種植業」
沿着鉛鋅礦往上,來到湖南志弘礦業公司大腦坡礦區。礦硐暫封,但廠區乾淨整潔、功能完備。廖良輝告訴記者,這裏是亞洲最大單體鉛鋅礦山,也是未來全縣經濟的希望。
「12月1日,志弘礦業大腦坡礦區已通過應急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組織的安全設施設計專家評審,只等浮選廠建成就能出礦了。此地探明鋅礦石資源量為17829萬噸,鋅金屬量為262萬噸,伴生鉛金屬量為31.95萬噸,可供開發43年。」花垣縣應急管理局局長石磊介紹。
龍光平補充道,未來,這將是一座全智能化工廠,可實現全機械化下井開採。達產後年平均營業收入過10億元,每年將向國家納稅2.56億元,可提供500餘個就業崗位。
礦業整治不是一閉了之。關礦後縣域經濟怎麼辦?老百姓的收入如何增長?這是州委、縣委思考更多的問題。
「礦業經濟必須走轉型升級之路,廢舊礦山因地制宜發展新能源、特色種植業。」廖良輝告訴記者。
走進吾道環保錳渣無害化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現場,廖良輝向記者介紹,這個項目將打造成全國電解錳渣無害化治理示範基地、錳渣循環利用生產示範基地,年無害化處理錳渣可達60萬噸,每年可循環利用生產建材600萬平方米。
加快礦業轉型,花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資源高效利用和智能信息化管理。湖南華垣環能科技有限公司年處理240萬噸尾渣生產線、國內首條移動泡沫保溫制磚生產線建成投產。利用廢舊礦坪、尾礦庫等發展光伏和蠶桑產業;33萬千伏光伏發電項目已開工建設。目前,該縣桑樹種植面積達3.4萬畝,居全省第一,1.3萬農民受益。黃桃、獼猴桃、羅漢果等綠色產業蓬勃發展。
從廢礦硐到尾礦庫,從填埋工地到新建工廠,在紮實調研後,廖良輝主持召開花垣縣礦業綜合整治工作專題調度會。一本厚厚的清單上,53個環境治理項目、「兩斷三清」施工進度表等一一擺在大家面前。
「成績就不說了,直接報進度談問題。」廖良輝開門見山。
「礦山生態修復率暫未達到85%,要加快進度!」
「因『三清』有3個浮選廠拆除磨球機將導致國有資產大幅貶值。」
「省檢察院交辦的5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進展不理想。」
……
廖良輝逐一記錄,現場接單、現場交辦。他對參加座談會的人員說:「花垣是精準扶貧首倡地,扛牢政治責任,推進『錳三角』綠色發展沒有退路。大家一定要堅持問題導向,標本兼治,既看當下更看長遠。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調研感言】
扛牢「首倡地」政治責任 推動「錳三角」綠色發展
湘西州委副書記、花垣縣委書記 廖良輝
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花垣縣既是「精準扶貧」首倡地,也是「錳三角」核心區,境內錳、鉛鋅等礦產資源豐富,是知名的「東方錳都」「有色金屬之鄉」。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花垣縣全面開發錳、鉛鋅等礦產資源,帶來許多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花垣縣切實扛牢首倡地政治責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全面推進礦業綜合整治,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1年,花垣國省控斷面水質居全省各縣市區第四位(其中改善指數居第一位);2022年,花垣環境空氣質素綜合指數及改善幅度排名全省各縣市區第一位。
在調研中發現,我縣礦業通過近年來的大力度整治,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歷史遺留問題依然多且複雜,如閉坑區治理、尾礦庫閉庫治理、礦區生態修復等任務還很艱巨,特別是資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全縣堆存有錳、鉛鋅礦渣1億餘立方米,這些礦渣利用不好就是廢棄渣、是重大風險隱患,利用好了就是寶貴的資源、就能「化險為夷」「變廢為寶」,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我們將深學篤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嚴格按照中央、省、州部署要求,堅持科學治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落實規劃治理各項任務,加快退出企業「兩斷三清」後續工作,實施好EOD環境治理等系列項目,攻關礦渣資源化利用技術,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錳三角」真正變為「綠三角」。
【隨行隨筆】
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張頤佳
不少人認識花垣是從沈從文的《邊城》開始,這個一腳踏三省的小地方,風物人文都美得讓人心醉。
隨同一路調研,記者看到曾經的「光頭山」「醬油河」早已無跡可尋,礦區生態變化翻天覆地。花垣縣委、縣政府不迴避、不畏難,敢啃硬骨頭,全縣上下一心、久久為功,讓青山復綠、碧水再現。
近年來,花垣也陸續摘得湖南省礦業轉型綠色發展改革試點縣、湖南省「水美湘村」示範縣、全國綠色礦業發展創建示範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等金字招牌。據調研顯示,群眾對礦業環境整治總體滿意率達到97.6%。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獼猴桃、蠶桑、黃牛、柑橘等種植、養殖產業欣欣向榮,十八洞、邊城、紫霞湖等旅遊景點人頭攢動,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從來不是對立關係,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花垣正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調研之後】
調研結束次日,花垣縣生環辦、縣林業局相關人員立即到衡太公司現場辦公,完善細化工作方案,近期將進場施工。
針對吾道公司錳渣綜合利用項目,副縣長龍光平召集十八洞集團、吾道公司和東方礦業會商,推進三方簽訂合作協議,督促吾道公司積極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預計12月20日前開工。
關於6個尾礦庫閉庫取土問題,花垣縣自然資源局和屬地鄉鎮、施工單位協調,加快取土點選址。同時,縣自然資源局和縣林業局積極與省、州上級部門匯報,協調取土點辦理臨時用地用林手續。
花垣縣礦業污染綜合治理如何進一步推進,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將持續予以關注。(來源丨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作者丨張頤佳 黃馨怡 莫成 楊澤江 石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