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陳永光偕學界晤蔡若蓮  促增加中醫藥教學撥款

陳永光偕學界晤蔡若蓮 促增加中醫藥教學撥款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4-01-18 13:47:20 來源:香港商報網

   現時本港共有3間本地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開辦全日制中醫藥學士學位課程。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永光16日與該3間大學中醫學院/中醫藥學院的代表,與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舉行會談,促請政府增加中醫藥教學撥款,確保大學有足夠資源做好中醫藥人才培訓和教學、研究工作。

 陳永光會上表示,中醫藥教學普遍面對資源不足情況,目前中醫和西醫本科都需修讀6年時間,課程上除了必修中醫專業學科之外,也要修讀人體解剖、生物、化學、臨床化驗、醫學影像等課程,並要進行臨床見習、醫院實習,需具足夠教學資源。但目前醫學及牙醫學相對成本加權數值為3.6,中醫學科卻只有1.4,遠不足夠應付教學所需。陳永光促請政府作出檢視,並將中醫藥學科相對成本加權數值由1.4逐步調整至3.0至3.6,保障大學有足夠資源應付中醫藥教學所需。

 3間大學代表亦表示應調高中醫學科相對成本加權數值。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文表示,中醫藥本科學生平均有10%課時進行實驗,13%課時進行見習,20%課時進行實習。他希望政府增加中醫藥教學撥款,讓大學能有足夠資源應付教學所需,並開設中醫護理等課程,令中醫藥培訓更加全面。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說,中醫學科人數雖少,但科目與西醫學科相若,目前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對全日制中醫學學士學位課程的撥款,遠遠不足夠應付教學所需。由於資源所限,中醫學院甚至難以聘請到著名教授授課,形成樽頸;長此以往,會影響中醫人才培訓。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馮奕斌稱,雖然資源有限,但大學一直極積發展好自己的中醫藥學院,在中醫醫教研方面做出極大努力,背靠祖國,面向世界,培養出高質量的畢業生,推動中醫藥的本地化、中西醫結合、現代化和國際化,在全球中醫藥教育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希望政府能夠增加中醫藥教學的資源投放,讓香港能更好地為中醫藥發展貢獻力量。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李敏表示,香港中醫教學具有早臨床、重臨床、多臨床、國際性等特點,需有足夠資源。而香港3間中醫院校培養出來的中醫學生質素高,數年來香港註冊中醫資格試的合格率在80%以上,甚至高達100%。而且,香港中醫學生精通兩文三語,能夠助力中醫藥走向國際。她又表示,香港中醫藥教學應具備前瞻性,隨着香港中醫院的落成啟用,大學應有足夠資源開設中醫護理學、中醫康復醫學等課程,以全面配合香港中醫藥的發展。

 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季桑、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處副秘書長梁思灝、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林蓓茵、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行政主任杜韞珏、和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陳詩雅亦參加今次會談。陳永光表示,會繼續聯同大學與政府保持溝通,共同促進香港中醫藥全方位、高質量的發展。

責任編輯:羅維維 陳永光偕學界晤蔡若蓮  促增加中醫藥教學撥款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