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商報時評】財政開源宜避免因加得減

【商報時評】財政開源宜避免因加得減

責任編輯:靜文 2024-01-22 08:40:2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即將出爐。眾所周知,疫情耗費政府大量資源,加上經濟復蘇未如理想,本年度財赤料逾千億元,下年度相信也將繼續錄得財赤。政府有什麼具體舉措設法扭轉,未來經濟發展路向如何,備受關注。

 應對財赤,當局提出要財政整固,厲行開源節流,減省非迫切的重大開支,發掘其他增加收入的方法,加強投資未來。坊間有建議認為,可通過開徵新稅項和提高多項政府服務收費,以增加收入,相關提議有待研究探討。關鍵在於,現時經濟乍暖還寒,香港要拼經濟、謀發展,仍須保持競爭力,維護穩定、良好的社會環境及營商環境,予投資者信心、讓社會安心、令市民暖心。所以,財政開源的政策措施,宜兼顧實際情況,小心評估社會和市場的承受能力,避免因加得減,反而損害經濟及衍生社會矛盾。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坦承,現時滿腦子都是公共財政的可持續。香港過去一年錄得3.2%的經濟增長,與其他經濟體相比並不算差,但受高息環境及環球經濟不景的影響,對本港造成沉重壓力;賣地收入減少,樓市股市疲弱,直接影響庫房收入,財政儲備更是跌至只夠政府開支十個月的水平。赤字問題、發展問題、福利問題,成為制訂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的巨大挑戰。

 社會各界集思廣益,提出不同建議增加庫房收入。徵詢意見期間,有聲音認為政府應開徵新稅,包括資產增值稅、離境稅等,有關討論在社會發酵,引發金融市場關注和擔憂,國際投資大行摩根大通指,若港府引入資本增值稅,相信樓市會出現恐慌性拋售,相關報告令市場氣氛進一步轉差。好在陳茂波即時澄清,表明本港目前或短期,都不具備條件開徵資本增值稅,亦不會考慮開徵陸路離境稅或消費稅,有力釋除了市場疑慮,也讓商界鬆了一口氣。但就此釀成的一番波動也說明,開源的考量應兼顧實際發展需要。香港向來實施簡單低稅制,在現時的經濟環境下,任何加稅或徵新稅開源,必須小心謹慎,否則容易打擊營商環境和市場信心,嚇跑投資者,拖慢經濟復蘇和增長的步伐,適得其反。

 其他開源方面,當局亦預早放風,按「用者自付」的原則,部分公共服務收費將會調整。例如調高急症室服務收費、檢討30年未調整的水費等,只要考慮市民的承擔能力,對基層有適當照顧,不會對民生產生實質影響,相信能得到社會的理解和支持。至於民生福利開支,預算案須「應使得使」,在公屋、教育、安老等方面展現出應有承擔。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亦事關社會團結穩定,是經濟發展之基,不宜隨便向民生福利下手,若引發反彈只會得不償失。

 陳茂波昨表示,在籌備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時,會在充分兼顧公共財政狀況下,盡力推出適當平衡的措施,致力保持香港的經濟活力,同時鞏固市民對經濟前景的信心。預算案最重要是「做大個餅」,應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提振樓市和資產市場,提升投資者信心,各界建議再降股票印花稅與盡快為樓市「撤辣」,「因減得加」搞活市場,把企業及資金引進來,增加庫房收入,相關提議值得深入研究。

責任編輯:靜文 【商報時評】財政開源宜避免因加得減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