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民生主題記者會|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國高素質人才隊伍是發展的巨大優勢

民生主題記者會|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國高素質人才隊伍是發展的巨大優勢

責任編輯:林鏗泓 2024-03-09 16:07:33 來源:央視網

3月9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就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住房、醫療疾控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介紹,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現代化強國建設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系統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現實意義和方法路徑,並進一步提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教育體制、人才體制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對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部署。這就要求教育系統在構建人才自主培養體系、深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同時,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要素,基礎和先導靠教育,通過教育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發展新質生產力,既需要牽引源頭創新的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務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工程技術人才和大國工匠、能工巧匠,既需要科學家,還需要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以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更需要一大批全面發展的、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中國高素質人才隊伍是發展的巨大優勢,構建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在實現「人人皆可成才」的現代化教育中,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實國家富強之基。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拔尖創新人才是促進和提升國家核心競爭能力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這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教育階段,2023年年底超過了60%,規模已經居世界第一。量的短板已經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處於人口紅利加速轉向人才紅利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建成教育強國、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也需要在拔尖創新人才上、在人才的自主培養能力上發力,這也是滿足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對人才需求的關鍵一招、破題之舉。

如何圍繞國家戰略需求,結合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把這個「國之大者」轉化為教育的實際行動,確實考驗研究和實踐能力。

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中,要從發現、選拔、培養和評價全過程中來理解和推進。要在不同學段中實現全過程的人才培養,要從打牢基礎做起。這就要求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夯實基礎教育基點,通過在基礎教育中推進探究實踐的科學教育,把科技工作者、科學家請進校園,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養成良好的科學習慣,掌握科學的方法。同時,通過實踐的教育和培養,來更好激發中小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探求欲。

同時,還要加強基礎教育階段與高等教育階段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構建學段銜接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培養體系。將發揮高等教育的龍頭作用,實施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將科技發展趨勢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來優化設置學科專業,更好地深化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革和人才評價機制的優化,不斷激發人才發展創新的潛質,這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在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中,將推動高校分類特色發展,建立分類評價機制。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現代化需要各方面人才,需要各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所以分類推進高等教育改革是應對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的必然要求。鼓勵高校各展其優勢特色,發揮其人才培養的優勢,對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圍繞國家經濟社會急需的人才,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等方面加強人才培養。面向人民健康等方面,培養卓越醫師、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人才。將推動更好的科教結合、產教融合,協同各方力量來推進發展。將圍繞國家重點布局,突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特別是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通過多方協作來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在人才培養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會加大對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學術生涯起步階段就開始長周期、高強度、穩定支持,允許試錯、寬容失敗,讓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闖無人區,產生重要的原創性、顛覆性成果。在人才培養上,堅守一條,要不斷地下硬功夫、笨功夫,不走捷徑、不取巧,願意啃硬骨頭,堅持人才長期培養的目標。將布局區域技術創新中心,以科技成果轉化為牽引,特別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在實戰中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人才培養既是民生,更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我們有信心,將會堅定不移地走好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之路,讓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湧現出來,為培養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戰略支撐和先導力量。


責任編輯:林鏗泓 民生主題記者會|培育新質生產力 中國高素質人才隊伍是發展的巨大優勢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