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全國40家網媒聯動直播「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點」

全國40家網媒聯動直播「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點」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4-21 18:35:43 來源:長江網

 長江網記者 熊美琪 李沁雪

 渡江戰役於1949年4月20日打響。2024年4月20日,長江網「百萬雄師過大江·渡江戰役勝利75周年」系列新聞直播活動啟動。來自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長江流域重點新聞網協作體的40家新聞網媒聯動直播「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點」。 

 當天14時30分,直播在渡江戰役出發地之一的安徽省無為市泥汊鎮的長江邊開啟。長江網記者隨「渡江特等功臣」王德金的外孫王玉斌及渡江戰役紀念館特級講解員石慧,從渡江戰役出發地乘坐輪渡過江,到達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點,重溫英雄壯舉,見證時代巨變,感悟精神力量。全國聯動直播吸引了約千萬人次觀看。

 「渡江戰役的勝利更是人民的勝利」

 渡江戰役又稱京滬杭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繼戰略決戰勝利後,對國民黨軍進行戰略追擊的第一個戰役。直播中,石慧向觀眾介紹,渡江戰役於1949年4月20日夜晚打響,6月2日結束,殲滅國民黨軍43萬餘人,一舉突破國民黨陸海空三軍聯合組成的長江防線,徹底粉碎了國民黨政府「劃江而治」的迷夢。

 171368733146541f72886-4547-4fab-aee4-248be3406e2c.jpg

 直播團隊乘坐輪渡橫跨長江。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石慧說,在渡江戰役當中,廣大人民群眾是踴躍支援。老百姓修路架橋、籌運物資、擁軍慰問、搶救和轉運傷員,掀起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支前熱潮。「在渡江戰役紀念館有這樣一張統計表,統計表顯示,據山東、皖北、蘇北三區不完全統計,參加支前的民工就達320多萬人。據估計,實際上整場渡江戰役中軍民比例為1:10,意味着一名解放軍指戰員身後有10名老百姓的支援,渡江戰役的勝利更是人民的勝利。」

 渡江英雄的精神正被世代傳承

 在長江上,2萬多名船工參加渡江戰鬥,僅安徽無為、宿松、懷寧三個縣就分別有2000多名船工參戰,有的父子、兄弟齊上船,運送大軍過江。

 作為渡江戰役出發地之一,無為市湧現出了大批的渡江英雄。除了年僅14歲就參與渡江戰役的馬毛姐,「渡江特等功臣」王德金可以說是一位「被遺忘的英雄」。其外孫王玉斌在直播中將這位英雄的故事娓娓道來。

 171368734135081f45f08-f670-41e4-9c21-99a290b88e57.jpg

 王玉斌(右一)在直播中展示王德金同志英雄事跡。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當年,王德金就是從泥汊鎮出發過江,搖船到江心,中了敵人槍彈,負了重傷,仍然堅持把16名戰士送上對岸,登陸蕪湖市繁昌區荻港鎮板子磯。在繁無渡口,王玉斌望着江面上來往的船隻,感慨萬分:「這裏以前交通閉塞,消息也很難互通,外公的故事也鮮為人知。如今經過發展,這裏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周邊都建起了高樓大廈,交通也更加暢達了,作為渡江戰役出發地之一,無為也值得更多人來了解。」

 1713687357222cec0f171-2a92-4de6-b734-5c56317a3c00.jpg

 渡江戰役紀念館特級講解員石慧(左一)在直播中講述渡江戰役的故事。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王玉斌說,「現在生活這麼安穩、這麼平穩,要感謝國家、感謝黨」是王德金經常說給他聽的話,王德金把黨時時刻刻放在心上,也如此教育後人。如今,他也經常將外公的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聽,賡續紅色基因,將英雄精神世代傳承,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紅色事跡和精神的傳承和弘揚之中」。

 對此,石慧也表示,75年前「百萬雄師過大江」的排山倒海的氣勢和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也需要更多的小朋友去了解,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因此我們渡江戰役紀念館也經常組織小朋友進行輔助教育,並打造了『全能小民兵』、初心之『旅』等品牌教育活動,通過活動來講故事,讓小朋友們能夠更有興趣參與其中,讓他們親身體驗那段紅色的崢嶸歲月,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板子磯屹立江心見證崢嶸歲月

 致力於將渡江戰役歷史以鮮活的方式呈現於大眾的,還有板子磯講解員唐玲。出生於2004年的唐玲,是板子磯景區最年輕的講解員。2022年3月成為該景區講解員以來,唐玲已接待了500餘個團隊,為他們講述板子磯見證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的故事。

 171368737323822c08f38-5888-4409-a9f1-c40d90612306.jpg

 直播中,板子磯景區講解員唐玲在板子磯渡江廣場「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點」紀念碑前講述渡江戰役故事。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直播時,唐玲面向鏡頭將這段故事講給了全國各地的網友。她說,板子磯雖然名為「磯」,但其四面環水,地理位置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吳楚關鎖」之稱,75年前,人民解放軍渡江先頭部隊正是從這裏橫渡長江天塹,走向勝利。

 17136873895124f5587f4-0698-42fa-b3c4-291685d764bc.jpg

 屹立江心的板子磯。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在板子磯景區的渡江第一船展覽館,陳列着一艘小木船。唐玲介紹,這艘小木船就是當時老百姓家的小漁船,渡江戰役中很多漁船都是老百姓提供的,當時共有9400餘艘船參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靠着老百姓家的小木船,冒着敵軍的槍林彈雨打過長江去的。」唐玲說。

 1713687404338285d10b5-dee7-4b25-8066-17295f13e754.jpg

 板子磯景區講解員唐玲(左一)在直播中介紹小木船。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2017年1月,板子磯景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是安徽省紅色旅遊重點景區之一。」唐玲說,如今的板子磯屹立江心,成為崢嶸歲月的見證。 

 (長江網直播團隊:統籌/陳曉蓉 楊文平 陳志遠,組織/張祥 陳峰,主播/李沁雪,文字/熊美琪,攝像/王海,攝影/呂詩文,後期/陳峰,美工/彭志玲 李新科,發布/王沖 張久雄 苫皓然 朱曦東 熊展平)

 頂圖:「渡江特等功臣」王德金老人的外孫王玉斌等後代在直播中向全國網友講述當年先輩們划船隻援解放軍渡江的故事。長江網記者呂詩文 攝

責任編輯:程向明 全國40家網媒聯動直播「渡江戰役第一船登陸點」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