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也是中國的法定環境日。今年中國環境日的主題為「美麗中國我先行」,這不僅僅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更是每個人的行動宣言。在環保方面,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河源萬綠湖景區一直堅持「環保至上,科學規劃,強化管理,生態旅遊」的原則,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和環保志願者活動,成就了如今「華南第一大湖」的美麗。
每年都有志願者在萬綠湖開展植樹活動
萬綠湖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位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境內。因處處是綠,四季皆綠而得名。湖區總面積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蓋面積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370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8倍),總蓄水量139.8億立方米,與浙江新安江千島湖是一對「姐妹湖」。地處北回歸線,與肇慶的鼎湖山、雲南的西雙版納卻森林茂密,綠樹成蔭,故被稱為北回歸線上「沙漠腰帶的東三奇」。
萬綠湖首批新能源遊船啟航儀式
萬綠湖景區於1995年開發旅遊,有萬綠湖、龍鳳島、水月灣、客家風情館、鏡花緣等5個遊覽區和1個萬綠谷度假區,景區面積11.5平方公里,占整個湖區總面積的0.7%左右。
萬綠湖景區最大的特色:一是碧水;二是青山。萬綠湖水質達國家I級標準,她集水域壯美、水質純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於一身,全國少有。青山,是萬綠湖的第二大特色,萬綠湖周圍的群山以及360多個島嶼均為茂密的森林所覆蓋,綠化率達98.8%。萬綠湖的氣溫、濕度、接近生物氣象學家測定的「最佳環境」指標,有北回歸線上廣東最大也是世界少有的常綠闊葉林,生長着758種植物,活躍着140多種飛禽走獸,有「植物王國」和「動物樂園」之稱。
萬綠湖景區始終堅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保護生態,適度開發。近年來,景區積極開展「我在萬綠湖有棵樹」等生態品牌活動;實施「以漁淨水、以漁控水」措施,通過「萬綠湖增殖放流」等活動,維護水生態平衡;通過加快將現有遊船全部替換為新能源船,繼2023年5月15日的三艘新能源遊船投入運營後,景區計劃2025年7月繼續投放一艘196客位、兩艘109客位的新能源船用於載客,倡導綠色低碳遊覽,堅決守好這一湖水,爭當生態景區排頭兵。
萬綠湖景區周邊有6個鎮(半江鎮、錫場鎮、新回龍鎮、新港鎮、雙江鎮、澗頭鎮)和1個國有林場(新豐江國有林場)。
有自然保護地4個:廣東萬綠湖國家濕地公園(39.75萬畝);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6.72萬畝);河源新港省級自然保護區(11.42萬畝);河源市新豐江市級自然保護區(114.75萬畝),面積共172.64萬畝,占湖區總面積72.9 %。
萬綠湖水質長期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水質標準,先後獲得首批「中國好水」水源地、「中國優質飲用水資源開發基地」「廣東省十大最美森林」「廣東省十大最美濕地」「中國天然氧吧」「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等多項榮譽。
2017年9月,東源縣被環境保護部命名為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為廣東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縣。
2020年11月廣東省萬綠湖風景區成功創建「中國天然氧吧」,從創建工作開展至2024年9月,萬綠湖風景區4個生態監測站監測到的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最高值超8000個/立方厘米,年平均值在2500個/立方厘米左右,屬「空氣非常清新」範疇,「中國天然氧吧」名副其實。
2024年12月萬綠湖景區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年遊客接待量達20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約9130.2749 萬元。(記者 余麗齡 通訊員 陳振敏)
頂圖:河源萬綠湖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