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幸福港灣「鄰」距離:拆遷安置社區治理破題的「徽州範本」

幸福港灣「鄰」距離:拆遷安置社區治理破題的「徽州範本」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6-09 15:09:28 來源:香港商報網

    當拆遷安置居民從「青磚小院」搬進「高樓大廈」,傳統生活方式與現代社區管理的碰撞,成為基層治理的新課題。安徽黃山市徽州人家社區以「小樓棟」為切口,通過「紅管家」 黨建品牌深耕「微治理」,讓樓棟成為連接民生的「神經末梢」,為拆遷安置社區治理破題提供了生動範本。

圖32片1.jpg

    從「組織網絡」到「民情觸角」的立體延伸

    「社區治理的根系紮得深,群眾的心才能穩得住。」在徽州人家社區,這句話具象化為「四級組織架構」的精密脈絡:社區黨總支如主幹挺立,2個網格黨支部、10個樓苑黨小組、44名樓棟「紅管家」如枝丫延伸,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網絡。

    當社區書記掛帥總網格長,政法、城管、市監等力量隨「網」下沉,居民「不出樓棟就能找到組織,遇到難題看得見黨員」。

    這些身着紅馬甲的「當家人」既是政策「擴音器」,更是民情「聽診器」。「去年雨季那晚,多虧老汪冒雨跑前跑後!」王阿姨回憶起去年的排水糾紛仍記憶猶新。當時19棟因管道堵塞引發鄰里爭執,「紅管家」汪師傅接到電話後,冒雨趕到現場協調物業,連夜疏通管道,用「鐵腳板」跑出了矛盾化解的「加速度」。 徽州人家社區書記、總網格長謝甜莉介紹,「如今,『紅管家』每天穿梭樓棟的身影已成常態,「有事找紅管家」已成為居民的口頭禪。」

    從「需求畫像」到「精準服務」的閉環升級

    「張大爺,今天血壓有點高,藥記得按時吃!」周二上午,「紅管家」江啟恆準時敲響紅卡住戶張大爺的家門。社區推行的 「五彩戶情明白卡」 機制,將居民按紅(精神疾病患者、社區矯正對象、有家暴行為等)、橙(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單親家庭等)、黃(退役軍人、優撫對象等)、綠(流動人口、出租戶)、藍(空房戶)分類管理,每家每戶的需求都被精準 「畫像」。

    針對紅卡家庭,社區聯合醫院開展「敲門行動」,定期免費義診、上門理髮;為橙卡家庭定製的「七彩課堂」,解決了雙職工的「帶娃焦慮」;「和事佬」 調解隊的「一杯茶調解法」更是聲名遠揚,今年已化解鄰里糾紛9起。

    今年以來,依託「紅管家」走訪與智慧平台聯動,累計解決樓道堆物、車輛亂停放等問題137件,居民滿意度大幅提升。

    從「社區獨唱」到「廊亭眾議」的生態重構

    基層治理的破局之道,在於打破「社區單打獨鬥」的困局。徽州人家社區創新推出「四診」工作法 ——「問診」收集民意、「出診」 聯合研判、「會診」 協同施策、「複診」 跟蹤問效,讓社區、業委會、物業、共建單位成為治理共同體。

    在「廊亭眾議」點的石桌上,飛線充電難題經「居民點單—紅管家收單—社區派單—部門接單」的閉環運作,催生出 14 處非機動車棚,500余個充電位,不僅「接住」了懸垂的電線,更「兜住」了居民的安全感。

    「涼亭里喝喝茶、聊聊天,問題就解決了,比開會還實在!」在「廊亭眾議」平台,居民們紛紛建言獻策,促成了 「銀齡健步」 和 「童趣樂園」 的落地。越來越多居民主動參與樓棟衛生清理、政策宣傳等事務。「以前是社區『唱獨角戲』,現在是大家『跳廣場舞』。」徽州人家社區居民胡大爺感慨道。

    從「散居」到「聚居」的空間轉變,在徽州人家社區化作 「共治」到「共享」的幸福躍遷。當「紅管家」的腳步丈量着樓棟的溫度,當五色卡片記錄着民生的刻度,當四方議事會凝聚着治理的力度,這個拆遷安置社區正以「微治理」 的繡花功夫,繡出基層治理的「大圖景」。(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方舟 張雪林)

責任編輯:林梓琦 幸福港灣「鄰」距離:拆遷安置社區治理破題的「徽州範本」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