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一場以光為筆、以影為墨的視覺史詩在香港元朗大會堂徐徐展開。「綻放灣區」2025深港澳攝影作品聯展在此盛大啟幕,100幅精選攝影作品如同100個時空坐標,串聯起粵港澳大灣區波瀾壯闊的發展軌跡。這場由深圳市南山區文聯傾力打造的文化盛事,不僅是一次藝術巡禮,更是一部用鏡頭書寫的灣區發展影像志。
展覽由香港元朗大會堂、深圳市南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深圳市南山區攝影家協會、香港攝影家文化交流協會、澳門攝影學會承辦。
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黃徐斌科長,元朗民政事務署聯絡主任主管曾威海先生,元朗大會堂管理委員會主席黃就添、副主席朱錦輝,BBS, JP鐘聲學校校監陳遠華,新界社團首長聯誼會主席王錦麟,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常務副會長余昭科、主席陳炳忠、總會顧問吳連城,深圳市南山區攝影家協會主席庹賓、副主席朱建華、副主席姚斌,西藏林芝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王剛,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副主席劉毅,香港深圳青年總會雲懷萱,澳門攝影學會會員大會主席馮國強、副主席馬志信、名譽會長勞灼榮、副理事長梁炎佳,香港攝影家文化交流協會主席羅定明、會長陳體根出席開幕式。當主辦方為20位深港澳攝影家代表頒發參展證書時,全場掌聲雷動——這些記錄者用鏡頭定格了灣區建設的決定性瞬間。
「從南山人才公園到香港元朗,這條展覽路線本身就是灣區融合的生動詮釋。」策展人庹賓介紹,本屆聯展特別設置三大主題板塊,構建起理解灣區發展的多維視角。
《天際線的年輪》以史詩般的影像語言,呈現三地城市發展的時空疊印。香港中環的百年風雲與深圳前海的十年蝶變在鏡頭下對話,澳門歷史城區的葡韻風情與橫琴新區的現代氣象相映成趣。
《鏡頭裡的中國年》則透過民俗學的影像深描,展現文化根脈的生生不息。廣府祠堂的春祭、潮汕英歌舞的雄姿、客家圍屋的團圓飯...這些飽含溫度的畫面,詮釋着「一國兩制」下文化認同的深層邏輯。
《鏡像未來》展區掀起科技與藝術碰撞的頭腦風暴。AI攝影技術重構灣區天際線,渲染未來城市的奇幻圖景,拓展影像表達的邊界,更預示着大灣區數字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
「綻放灣區」深港澳攝影作品聯展歷經南山區文聯的三年培育,已發展成為深港澳文化交流的"金名片"。展出的攝影作品構成了一部動態的灣區影像檔案,既記錄著硬聯通的基礎設施飛躍,更見證著軟聯通的人文情感交融,每一幀光影都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註腳。上個月28日,「綻放灣區」深港澳攝影作品聯展在南山區人才公園求賢閣舉辦了開幕式,而本屆聯展14日在香港「綻放」, 希望藉此進一步推動三地文藝工作者的深度合作,以藝術創新促進民心相通,以文化共融助力灣區騰飛。 (記者 陳彥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