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事講場】結合銀髮經濟 優化長者家居服務

【港事講場】結合銀髮經濟 優化長者家居服務

責任編輯:靜文 2025-07-04 18:24:00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滬港校友聯合會主席 單志明

 特區政府預計,至2043年,香港每3人便有一名65歲或以上長者。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近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出,目前本港每年約有400宗長者自殺個案。這個數字雖然平穩,但也從側面反映香港長者照顧的突出問題。隨着長者人口持續上升,長者家居照顧服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如照顧服務未能跟上長者人口,長者獨居的身心健康情況和自殺率會否上升,值得高度關注。

 家床服務以家庭照護為基礎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深度老齡化的城市之一。截至2024年末,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人口達577.62萬人,佔比高達37.6%。目前,上海是唯一被納入國家2024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的地區。近年來,上海積極探索一條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升級路徑,為後期的常態化服務及推廣奠定基礎。其中,家床服務成為上海安老服務的標誌性服務。

 家床服務是指依託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以家庭照護為基礎,以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為支撐,將專業照護服務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在家享受「類機構」專業照護服務的一種新型養老服務模式。在這種服務模式下,可以根據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進行定製打造。例如,一號護理員早上會到長者家裏為長者進行早上的基本照顧,二號護理員下午上門為長者推拿按摩,三號護理人員晚上上門聊天、揑腳,四號服務員為老人測血壓,陪長者到醫院配藥,五號服務員根據長者需要提供個性化定製,六號服務員則為長者烹飪喜愛的食物。

 創造新型居家養老模式

 這種服務的特點是長者不用離開自己的居所,原居安養,比一般只針對護理需求的長者家居照顧服務更加全面和生活化,受惠長者群體更多。目前上海家床服務對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目前身體狀況還可以,光靠家裏的照護有點力不從心,但是不至於入住到養老機構;一種情況是家裏有兩個長者,一個長者情況較好,另一長者需要專業照護,兩人也不願意分開。當中可根據長者不同的身體及經濟狀態,建設兜底保障型、普惠型和市場選擇型「三類家床」,形成多層次服務供給模式。

 識別及支援有情緒困擾或有自殺危機的長者,優化長者晚年生活,是香港處理人口老化問題的重要一環。在香港「家居為本」長者社區照顧的基礎上,可借鑒上海家床安老服務經驗,參考台灣、日本等地居家養老案例,結合香港實際情況,創造香港的「居家養老」新模式,細化長者家居照顧項目,引入更多香港長者常用生活服務,提升安老生活品質,調撥資源加強與不同專業機構和地區社團合作,充分發揮業界和社區積極性,提供家居安老更多元化的照顧,支援長者情緒,適時排除生理和心理風險,做到維護長者生活尊嚴的安全閥。

 特區政府「促進銀髮經濟工作組」早前公布五大範疇共三十項跨局、跨界別措施,目標拉動銀發族消費、發展銀色相關產品或服務、以認證方式增加銀色產品或服務、拓展銷售,善用及保障長者的財政資源。香港新的居家養老模式可以擴及更多長者家居群體,未來結合銀髮經濟相關產業,按長者經濟能力提供更多彈性服務,將能撬動更多銀髮經濟需求。(中通社資料圖)

責任編輯:靜文 【港事講場】結合銀髮經濟 優化長者家居服務
香港商報PDF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