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0

李開複:做精神領袖 不再全心工作

2015-03-25
来源:中国企业家

  CE: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隔絕的環境中修養,內心是比較容易平靜的。但是當你回到北京繼續秉持順其自然的態度會不會有點困難?畢竟投資有時候是需要一點刻意和設計的,你原來的人生軌跡雖然不健康,但是很適合做這個事。你現在有沒有感覺到一種撕裂感?

  李開複:沒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年紀比較大了;另外如果十年內你有70%的概率會死,還是很嚴重的警鐘。70%是好好照顧自己的前提下,如果你自己亂過,可能就是99%了。我大概會用這個提醒自己。

  我現在沒有腫瘤了,這次回來恢復50%的工作,是醫生和我的家人覺得可以的。大部分人不是像我可以這麼幸運地選擇工作幾個小時,很多人會選擇這個階段全心投入工作,我們也看到姚貝娜的例子,導致復發率變高。我太太每天監督我,在微信上要求我把晚飯拍照片發給她。

  另外,我跟團隊有一個很好的默契和分工。過去的17個月裡,我是不管事的,一個禮拜參加一天的視訊會議,累了我的耳朵就不聽了,他們也不期望我太多地參與。這給了團隊很多機會,過去問我的問題都自己決定了,而且結果很好。所以,這17個月我們投了一億多美金,項目成長非常快,有的都翻了好多倍。

  但是團隊還是需要一個精神領袖,我回來大家就安心了。我會把我們公司的戰略方向,創新工廠為什麼存在,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機構,每個人怎麼樣參與並成為其中的一部分等等,這些與大家分享。這是一個領導應該做的事情。當然,投資案子最後我們會一起把關,大家會討論投票,變成更民主的決策機制。

  CE:你休息的這段時間,創投界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如果說原來的溫度是60度,現在突然到了100度。回過頭來看這段沸騰的時間,有沒有一些現象或公司超出你的想像?怎麼看創新工廠錯失的機會?

  李開複:2009年的時候,我們對移動互聯網的一些領域做了預測。回過頭來看,應該是比較準確的。比如,當時預測Android會成為領跑者,而且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但是國內跟美國的Android使用方法會有所差別:不會是付費下載,會是一個升級模式,靠規模取勝再尋求變現。至於細分領域,先是工具式成長,然後是娛樂社交,以及所謂的O2O等等。但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美團會成為現在的規模,也沒有預見到陌陌的上市,移動出行如此火爆,甚至滴滴和快的最後合併。

  投資人就是比別人搶先一步發現巨大風口,儘早地找對人把錢投出去,這是當時我們做的。佈局了豌豆夾、點心、友盟等,基本上都是移動互聯網幾個熱門領域最先火起來的。但是我們沒有做得足夠完善,有些地方值得反思。

  比如,是不是可以多投一點?畢竟後來有幾個很棒的領域或公司沒有進入。互聯網金融沒怎麼投,智慧硬體投得不多但是很准,O2O投得不錯,但是不是最多的?另外,創新工廠一開始都是孵化模式,在那個階段是可以的,因為具備狼性特質的創業者也不多。但其實最終成功的人都是比較有獨立意識、自信的創業者。所以,後來我們開始往這方面轉,一直延續到今天。

  所以,如果反思的話,確實當時有種種理由讓我們錯過了一些機會,這個都正常。我們投的項目別的VC錯過了,他們投的我們錯過了。各有各的專長,整個業態才會更好,創業者才會有更多選擇。

  CE:現在很大的機會是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比如移動出行解決方案。創新工廠會加大這塊的投資比例嗎?

  李開複:我們的投資金額是有限的,如果需要砸進去3000萬美金,我們是沒有這種財力的。我們還是追求早期投資,投資金額大概是50萬到1000萬美金。過去,創新工廠很懂互聯網,但不是那麼懂傳統產業。所以,最近我們基金有一個幫助過很多傳統企業大佬的合夥人加入,這會幫助我們彌補短板。

  CE:這些年,創新工廠提供給創業者的幫助或價值發生了哪些變化?

  李開複:除了投資,我們的工作是最棒的創業者需要什麼,儘量幫他提供。1.0版本的創新工廠時代,很多創業者不知道境外架構是什麼,最基礎的會計、出納、稅務、財務、牌照和公關事務都要手把手教給他們。這是很受歡迎的,因為不少創業者是做產品和技術出身,這對他們有價值。但是別的VC也做了這些工作,因此附加值不見得是最高的。

  我們做了150個早期投資,所以非常深度瞭解他們的需求。比如說他們更需要知道股權分配的原則和比例,如果誰離職了該怎麼處理;伺服器放在哪裡最便宜;如何獲取流量等等。就算是很強大的狼性創業者,也不可能是與生俱來就知道這些事情的。更針對性地、比較深度地以不易複製的方式才能提供他們想要的服務。

  那為什麼不聯合更多力量一起來做呢?所以我跟徐小平、蔡文勝聯合做了群英會,一個公益創業培訓計畫。三家機構可以獨立運營,但是一起比較符合矽谷的模式,更樂於分享和付出。相比之前,市場已經倒過來了,一個好的項目,現在已經變成投資人求創業者,請拿我們的錢吧。所以作為投資方,我們應該不斷讓自己變得值得被挑選。

  CE:其實創投界也有不少公益培訓組織,你們三個人的獨特優勢是什麼?

  李開複:創業者通過參加群英會,會獲得一種加持。在我看來,文勝瞭解草根,幫助過草根創業者。有人說贏得草根就贏得全中國,這個觀點一定程度是有道理的;小平是一個特別有善心、很受歡迎的投資人,在某些領域也很厲害,比如說教育,誰能比他更厲害?創新工廠是更偏分析思考型的,分析哪些領域會發展最快,哪些技術的前景是什麼,中外合作的機會是什麼等等,我們會深挖。一般天使都是單打獨鬥,我們真的是做到了系統化。

  另外,投資人再厲害,畢竟還是投資人。真正動手做過一個上億美元的公司才牛。我們三家都已經投過不少這樣的公司。一個創業三年的公司,估值上億美金,可能還沒有上市,但是三年的經驗足以讓他成為一個比投資人更有說服力的教練,他的指導和幫助是更接地氣的。關於創業的實際問題,現在基本是85年的創業者指導88年的,88年指導91年的。這樣就薪火傳承下去了。

  我們三個手上都有十幾二十家很棒的上億美元的公司,這50家左右的公司放在一起去指導另外50個人,這就很強大了。

  CE:對於國內最火的是90後創業者,你怎麼看?90後甚至95後創業者,該以什麼心態和姿態站在舞臺中央?

  李開複:創新工廠也投過一些90後的公司,他們大都比較成熟,相比五年前的85後,如今的90後可投性更高。這與整個環境相關,現在的年輕人更多有機會實習,在本科的時候就參與學校的項目,甚至提交自己做的APP參與創業。

  五年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觀點是年輕人應該先參與創業再主導創業,畢業生不要立即創業,尤其是創辦高科技的公司。當時我認為畢業生離創業有一定的距離,欠缺經驗。但是當下的90後確實厲害,他們的崛起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所以,過去的五年是創業的黃金時代,一個是連續創業者出現,另外就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登場。

  當然,其中不乏有些年輕人會說一些比較狂妄的話,尤其是一個真正很強大的人,狂妄的可能性會比較高。但是22歲到27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確實有巨大的提升,這點我們必須承認。

  CE: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你應該是商界裡第一個被稱為青年人生導師的。你現在對導師這個角色怎麼看?

  李開複:我從來沒有給自己冠(青年人生導師)這個名字。我一貫的態度是,希望長期做年輕人的朋友。前段時間,臺灣的某個大佬跟我說,“李老師,你一定要來參加我們的活動,我們這裡是一個巨大的公司……你怎麼能不來呢?”儘管他是很有名的大佬,我還是回郵件給他的秘書,對不起,我現在只選擇跟年輕人交流。這麼多年我沒有變的事情就是很享受跟年輕朋友一起交流,做他們的朋友。沒有然後了,句點就在這裡。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