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PMI守住荣枯线 中国經濟平穩向好

2015-08-02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网訊】昨早,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聯合發布,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0%,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分析認為,製造業PMI小幅下降但仍在50%榮枯線上,表明未來經濟增長總體趨穩,但基礎不夠鞏固;非製造業PMI穩中有升,有利於經濟平穩向好的積極因素繼續釋放。
 
  製造業需求偏弱非製造業較樂觀
 
  統計數據顯示,從7月份製造業PMI12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供應商配送時間、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略有上升;生產、新訂單、出口、積壓訂單、採購量、進口、購進價格、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指數小幅下降。其中,購進價格指數降幅較為明顯,下降2.6個百分點。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和中型企業生產指數高於50%,分別為53.4%和52.9%;小型企業該指數為46.8%。
 
  數據表明,在7月份非製造業PMI各單項指數中,商務活動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環比小幅上升;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較上月持平;其餘各主要指數環比均有所下降。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降幅最大,環比下降3.9個百分點,投入品價格指數降幅次之,環比下降1.7個百分點,其餘各指數的降幅在0.5到1.3個百分點之間。
 
  官方解讀:小企業困難較多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7月份,製造業PMI位於臨界點,表明製造業總體變化不大。他分析,製造業PMI回落原因有:一是受高溫暴雨等天氣影響,以及一些企業限產,進行設備檢修和技術改造,生產增長趨緩;二是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滑,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下降,給相關行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三是製造業內外需求仍然偏弱。
 
  趙慶河指,在大力推進高技術產業發展,加快結構轉型升級政策作用下,高技術製造業增速持續加快,企業活力進一步增強。高技術製造業PMI為54.8%,連續三個月呈上升走勢,持續處於擴張區間。
 
  分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均有所回落。趙慶河表示,大型企業PMI為50.6%,雖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連續位於擴張區間,表明大型企業總體運行平穩;中型企業PMI為50.0%,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位於臨界點,與上月相比變化不大;小型企業PMI為46.9%,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繼續位於收縮區間,表明小型企業的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
 
  相比於製造業PMI回落,7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9%,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0%,比上月升0.3個百分點。趙慶河認為,這顯示企業對未來市場發展較為樂觀,非製造業運行穩中向好,對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不斷增強。
 
  專家評析:經濟基本面未變
 
  對於最新數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組分析認為,7月份PMI數小幅回落為正常波動,經濟平穩向好基本面未變。
 
  專家分析認為,製造業PMI中,生產指數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據調查,主要是受高溫多雨天氣因素影響企業檢修增多,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放緩。企業預期良好,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上升。大中型企業經營活動保持上升態勢,其PMI指數受淡季影響雖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就業基本穩定,從業人數仍保持在正常水平。調查顯示,企業從業人員有出有進,保持正常流動,總體變化不大。
 
  高技術產業保持較快發展,PMI指數處在較高水平,高於製造業整體水平接近5個百分點。由此來看,經濟結構變化持續向好,創新驅動、節能降耗、提質增效成效較顯著。內需增長有較大潛力,消費品行業一直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國家圍繞穩投資、擴需求,目前已有近萬億規模基建項目陸續上馬,需求有較大釋放空間。與此同時,政策措施效應仍將會進一步顯現。總的來看,下半年經濟保持平穩向好有基礎。
 
  機構觀點:股市動蕩有影響
 
  交通銀行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指,近期內地部分地區分別經受高溫限產和暴雨突襲,影響了製造業開工,企業生產動力不足;大宗商品及原油價格在震蕩中下跌,導致PMI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下降2.6個百分點,這些是拉低中國7月份製造業PMI的重要原因。此外,近期資本市場震蕩影響了市場情緒,投資者對未來投資的心理預期走弱,可能是導致製造業投資和生產擴張的主觀預期下降的另一個原因。
 
  他稱,隨着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加碼,大量穩增長項目落到實處,下半年製造業經營活動預期可能改善。由於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企業融資難問題較重,央行可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定向降準等手段調節流動性,促進市場利率的下降。未來製造業景氣狀況不會持續下降,總體走勢可能趨於平緩。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不必過度強調7月PMI數據的疲軟,畢竟這只是單個月份的讀數,而且可能是由於受到股市動蕩的影響。他表示,二季度增長復蘇主要靠服務業驅動,服務業年同比增長率從一季度的7.9%增長到上半年的8.4%,「這不是壞消息,它反映了經濟的再平衡」。
 
樊綱:PPI負增長或延至50個月
 
  【香港商報訊】記者黃裕勇廣州報道:人行幣策委員會委員樊綱昨於廣州舉行的小牛新財富夏季金融峰會展望中國經濟長期時預期,中國今年下半年及明年GDP表現將維持7%的增速。他反駁中國經濟即將進入長期低速增長的論斷,認為當前僅是處於周期性調整期,一待調整結束「將重拾8%的正常增長軌道」。
 
  下半年及明年GDP可保7
 
  「當前經濟增長過於低迷。」樊綱甫一露臉,即對當前經濟增長現狀表達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造成今年上半年7%的過低增長主要原因是由於過去10年裏兩輪經濟過熱期(2004至2007年,2009至2010年)所帶來的後遺症;由於要消化經濟過熱後遺症(過熱產能和過熱產業存貨),而且中央政府追求經濟軟着陸,此輪經濟調整周期「注定會較過往更長」。因此,樊綱預期今年上半年錄得的7%增速,將持續到明年全年。
 
  政府決策確實有失誤
 
  中國PPI已連續40個月負增長,反映工業生產仍處於萎縮狀態。樊綱認為,該趨勢有望持續更長時間,並有可能延續至50個月。
 
  此輪經濟周期波動如此之長,除了國內外經濟環境及條件變化外,樊綱着重從政府決策失誤分析了其對經濟增長帶來的消極影響。在經濟由熱轉冷過程中,「中國經濟緊縮政策未及時退出」是一個重要因素,其中包括:持續4年的房地產限購、貨幣政策緊縮、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及相對過高的利率。
 
  此外,由於反腐行動展開後,各級地方政府不作為也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財政部督促花錢,各級政府都不花。」樊綱透露,2014年中國財政赤字縮減至18%,存款卻大增至18%,「如果財政資金可以按照財政預算支出,中國GDP會輕易就達到7.5%的增長」。
 
  新常態不等於低增長
 
  進入新常態是去年以來描述中國經濟發展的時髦用語,它常常與中國經濟進入長期低速增長階段等表述匹配。對此,樊綱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低迷主要處於經濟調整周期,以消化之前經濟過熱的後遺症,屬正常經濟調整周期表現,並不反映中國長期的經濟發展趨勢。
 
  他說,當此輪經濟調整結束,中國經濟將重拾正常增長軌道,亦即GDP增速維持在7%至8%的區間,或更高一點如9%左右。
 
  在此輪經濟調整期,內地企業會如何發展?樊綱指,未來,企業大規模破產並不會發生,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兼併與重組,那些長期專注本業的企業將成為市場兼併的領導者。
 
國際油價上月跌逾兩成 創7年之最

  【香港商報訊】因全球市場原油供過於求,國際油價7月31日大幅下跌。至此,7月美油重挫21%,為2008年10月來最大月跌幅。而累計跌幅20%,是市場進入熊市的重要判斷標準之一。
 
  國際原油熊市再次來臨
 
  7月31日,美國油田技術服務公司貝克休斯發布數據顯示,儘管油價持續走低,上周美國運營的油田鑽井數量卻連續第二周出現上升。有分析師指,隨着頁岩油開採技術的提高,原油廠商的開採成本正在不斷降低。
 
  此前,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表示,歐佩克並不準備減產。歐佩克在6月份部長級會議就決定維持日均3000萬桶的產量不變。目前,該組織的產量保持高位,數據顯示,7月份歐佩克原油日均產量超過3200萬桶,較6月至少增加14萬桶。
 
  與此同時,美國石油巨頭公布的二季度業績低於預期,亦衝擊了國際油價。7月31日,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龍石油公司分別公布今年二季報,受油價下跌影響,兩家石油公司當季盈利大幅下降。
 
  受上述因素影響,截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4美元,收於每桶47.12美元,大跌2.89%;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1美元,收於52.21美元,下跌2.06為%。
 
  A股重挫加劇油價跌勢
 
  7月份,作為原油交易貨幣,美元強勢依舊,當月漲幅超過2%;同時,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中國股市出現大跌;還有,有迹象顯示中東產油大國產油量正在紀錄高水平,全球供應過剩情況日益嚴重;作為世界前十大原油生產國和世界第四大原油探明儲量國,隨着近期原油制裁解禁,伊朗的大量原油將重新流向市場;此外,汽油和柴油期貨在近月合約到期前大量對沖活動亦主導了油品市場,分散了來自原油市場的一些注意力。
 
  由此,國際油價連跌五周且跌勢難止並不意外,但美油7月跌幅達到21%(布油亦大跌18%),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依然令市場內外「震驚」不已。當時的情況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油價出現歷史性崩跌。
 
  隨着原油等大宗商品再遭重創以及美聯儲加息時點漸近,新興市場多種貨幣出現持續回調,部分貨幣匯率創下歷史或多年新低,新興市場新一輪金融危機正呼之欲出。
 
  國際金價7月累跌6.7%
 
  與油價走勢相反,國際金價周五出現上漲。但是,因投資者在預期美國利率上升之際削減黃金頭寸,7月金價依然創下了2013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7月31日,紐約商交所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結算價上漲6.4美元,至每盎司1095.1美元,漲幅0.6%。該期貨當月累計下跌6.7%,本周則上漲0.7%。
 
  當前,美聯儲似乎朝着近十年來首次加息更進了一步。但周五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薪資增長依然疲弱,助長了美聯儲可能延至2015年底才加息的預期,從而提振了金價。稍早,投資者增持美元多頭頭寸,而削減黃金頭寸。下一重要數據將是8月7日,當天美國非農就業情況將出爐。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