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8

關注社會 表達建築之美

2016-06-21
来源:香港商報

  中大建築學院畢業展

        關注社會 表達建築之美

  【香港商報網訊】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6月3日在銅鑼灣Midtown POP舉行第二十屆建築碩士畢業展。該畢業展除了慶祝第二十屆建築碩士生畢業外,也向公眾展示他們於中大建築學院所學所得的知識,并以畢業作品展示建築的無限可能性。該碩士畢業展亦於6月13日至7月10日在中大綜合教學大樓展覽室舉行第二期展覽。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取材廣泛回應社會需要

  在本屆碩士畢業展覽中,53位畢業學生的作品創作取材豐富廣泛,包括房屋、保育、城市規劃、傳統建築、電腦模擬、醫療、聲音及幻覺等,以表達建築之美及積極回應香港以至全球社會的各種議題和需要。其中設計項目包括《傘聚城間——將空間自主權歸還予公共空間逗留者》、《陸海共樓——應對氣候變化的近岸發展提案》、《水活新生——歸真返璞於自然的律動》、《當代怪獸》等具有深度和創新的建築設計作品。

  研究生導師Patrick HWANG表示,學生的作品大都以人文作為議題出發點,「他們真正投入香港社會,去看看香港不同的群體有什麼樣的需要,然后以建築師的角色來回應社會的需要」。學生們經過思考、反思,把自己的想法放進作品中去,Patrick HWANG說,這些作品有的可能會落實到現實中,但往往案子最初提出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最終蓋出來,而是希望通過這樣的議題來讓社會、政府了解到這些問題所在,并引發大家的思考和探討它們的可能性。

  關注民生改善空間

  在這53個學生的作品里,不少作品對香港社會人民最切身利益的生活空間與居住環境進行了深入的社會調研與思考,并通過自己的創新,對於空間問題進行新的探索。

  徐思敏所設計的《傘聚城間將空間自主權歸還予公共空間逗留者》獲得本屆畢業展的最佳設計獎。她所提出的議題是針對公眾空間占用的缺點,探討如何促進城市公眾空間適應性使用的策略。香港菲佣數量眾多,香港政府專門建立了「每逢周末提供一些公共場地給予他們休息和娛樂」的政策。「每周日他們聚集在一起,有時候會購買一些材料來搭建聚會的空間。」徐思敏思考,「我們應該學習他們對於空間靈活地使用,但他們在技術上顯然受到局限,比如受限於空氣品質等。」她說,作為建築師,我希望能通過設計讓使用者更充分掌握公眾空間的使用。因此她作了「變形」的設計,通過一個個建築物設計系統和調節器去完成「變形」。「就像一把雨傘那樣,通過變形使空間變大變小、變明亮,亦或是提供遮陽遮雨作用,或可隨時添加裝置燈、音響等,以此增加公共空間的價值。」她指出,這種暫時的卻可能出現多次的休息日,需要這樣一種可用於當下執行又不是永遠的設計。她說:「我們通過提供知識去釋放他們對於城市的自由使用。為他們而建築,也是對他們的重新認識。」

  同樣關注使用者空間問題的還有馮敬謙的《家加大——高密度自由擴宅》。在馮敬謙眼里,即使當今技術不斷發展,后現代主義逐漸流行,但建築還是保留相對穩定的狀態,并未就適應性去迎合每個人短期內的日常需求而發生改變。他指出,「香港居住環境并不能夠滿足充滿變數的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及居住者經濟能力的變化。」他說,「一個大學畢業生不能夠支付得起一個典型的兩室房子時,他們只需要一個一室的房子或25平米的露天公寓。」於是他提出這樣的設計,從一個足夠容納基本的廚房、盥洗室、一張床與一張沙發的29.6平方米的空間開始,利用特殊的設計結構系統,比如在不毀壞傳統建築物表面堅硬的牆的情况下,用軟膠作建築物的外圍,便可擴大一些可利用的空間元素或區域。在馮敬謙看來,建築物是活著的且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設計可真正滿足不同人群在經濟能力變強了以后想要擴大房間的可能。

  對社會環境持久性的思考

  本屆展覽中,另外一脫穎而出獲得最佳設計獎的是唐杰良的作品《陸海共樓——應對氣候變化的近岸發展提案》。唐杰良向記者介紹,這一議題基於「香港二十年前開墾的適合居住的大片土地,如今已受到氣候變化引起的海平面上昇所威脅」這一理論。據其調查分析,截止本世紀末,海平面已經上升25米,更頻繁的極端天氣和人為的土地開墾會引起嚴重的海水逆流,將淹沒地勢低的城鎮區域,其中包括香港九龍的大片區域和新界周圍的幾個海岸區域。因此唐杰良的設計工程主要由三個結構構成:一為洪水控制結構連接馬鞍山的北點和船灣壩的北邊以作為驅動器和循環接頭,二為設立調查研究和教育中心坐落於洪水控制結構的起點處,三是建立由實驗設備組成的浮式平台。其以近岸居住平台作為設計原型,探索一個對「水域邊界的陸地」的保護方式,借以適應氣候變化,讓其與自然水岸的生態邊緣共存,確保香港在可預見的未來有能力應對海平面上昇。

  同樣獲得最佳設計獎的還有馬家琪的《水活新生——歸真返樸於自然的律動》。馬家琪稱,提出這個設計項目主要是針對那些沒有周密考慮社會和環境可持續性的開發項目,旨在嘗試探究當下香港新城的發展趨勢。她說,很多生態城市提倡尋求一種更好的生存環境,然而對環境的尊重往往被視為一般的裝飾點綴,而不是作為驅動力的必備條件滲透到大多數新開發的「綠色」城市項目中。因此,她的作品利用水及農業作為媒介,并以元朗南棕地為例示範低密度郊區發展,借以改變以縱向發展為大綱的城市發展模式。她將水當作是一個用來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工具。她說,「水運動的不同狀態在整個社區中得以體現,例如,自來水用於產生感官上的舒適感,隱形的水由覆蓋的河道來運送和收集,下降的水在水收集過程中得以體現,水花由水面被撞擊時所產生,漸漸消失的水霧則由滴管系統形成等。」她希望這樣的設計可以在城市郊區成為新城市發展的一種類型或象整,她說,「這不僅僅是針對香港,也可以運用到中國內地」。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