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投资社会事业缓解矛盾

2018-02-26
来源:香港商报

   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将於周三(28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由於预估今年将会有过千亿元的财政盈余,社会各界要求政府还富於民,向每位市民派发现金的呼声日盛。笔者认为,政府应改变「小政府,大社会」的固有思路,积极介入与民生有重要关连的社会事务,更好地利用财政盈余,投资社会,以缓解一些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市民对财策感不满

  特区政府连续多年出现财政盈余,2011年,时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将注资强积金的建议,改为全民派现金6000元,虽令市民即时受惠,却未能针对性地解决民生问题,因而主流意见认为直接向市民派钱并非最佳的做法。

  正因如此,去年底财政司司长在向社会各界徵询意见时,要求向市民直接派现金的意见仍然不是主流,大部分政团和机构提出的意见,仍倾向於只向特定的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必要的资助。

  到农历新年前后,要求政府派钱的呼声突然高涨,民建联、民主党等主要政治团体先后有议员向财政司司长提出「加码」建议,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要求政府直接向市民派钱,多家报刊社论,以及网络上的言论,亦跟随其后,使政府面对较大的政治压力。

  笔者反对政府直接派钱,认为这不能解决当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这一点仍然是社会主流共识,但是,为什麽要求派钱的呼声强烈呢?与其说是要求政府派钱,倒不如说是社会各界对政府现有的财政政策不满。要求派钱的论者不约而同地指出,与其让政府把财政盈收藏起来,或者以各种名目投放到大大小小的基金之中,倒不如直接把钱派给市民了。因为直接派钱给市民,最少还能让市民高兴一下,也可以促进消费,繁荣市场,但投放到基金中,市民能否真正受惠,则不得而知。所以,如果政府未能提出有效使用财政盈余的办法,还真的不如直接派钱。

  宜发展各项民生事业

  因此,今年的财政预算案,真正考验政府的其实不是派不派钱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用好盈余的问题。

  「积极不干预政策」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的政策,在香港奉行了数十年,至今仍未打破,政府在经济和社会民生的运作中,充当的主要角色,是为市场和社会提供一个有效的运作框架,让市场和社会得以自行健康运作,但在市场和社会明显失调时,政府也会采取行动,介入一些经济和社会领域。这种模式在过去数十年来可以说是卓有成效,也被特区政府视为重要的原则。政府一贯以公共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监控政府的规模。

  但时至今日,香港社会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方面,其一是人口老化,其二是贫富分化,香港社会过去建立起来的社会福利体系运作,包括医疗、教育、房屋等方面,正在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在一些环节甚至出现较大的问题,比如,医护人手严重短缺,公立医院床位和急症室服务严重供求失衡等,又比如在解决基层住屋问题方面,亦存在较严重的供应不足。

  这些问题长期未能得到较妥善的解决,甚至未见到政府拿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得近年香港社会一些社会矛盾正在不断地积累,一些矛盾日渐显得尖锐。这就是为什麽回归以来,香港的经济总体上得以平稳发展,但社会矛盾却仍然在增加的主要原因。

  今年财政有过千亿元的盈余,加上政府过去多年来储下的,特区政府有能力投放更多资源,更多地介入到目前的经济和社会运作之中,尤其是涉及重要民生的社会范畴,以寻求缓解社会矛盾。

  政府需要增加投资,介入社会服务的事情有很多,举一个例子而言,近年许多市民感受到市政卫生状况比往年差了不少,有调查指出,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投入环卫的开支不足,将卫生服务外判,并以价低者得的方式招标,结果,外判公司往往缩减人手、人工开支,最终导致卫生状况恶化。如果政府能在这方面投入多一些,卫生环境很快会有改善。

  再举例而言,目前市民面对较重的交通开支负担,政府是否可以更多地介入公共交通运营,向市民提供优质而廉价的公共交通服务,而不是直接将其交付市场?又比如,在教育方面,特区政府的教育开支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虽然推行免费教育多年,但市民仍普遍认为子女教育负担沉重,有调查指出,香港的家长投放在子女的教育开支为全球之冠,由小学至大学平均支出逾百万元,这不但是沉重的民生负担,亦产生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导致不少社会矛盾,政府在这些方面应该也是大有可为的。另外,长者院舍长期供不应求,也需要政府投资更多。

  政府出现巨额财政盈余对全港市民来说是好事,希望政府能够用好盈余,发展各项民生事业,解决社会矛盾。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