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城市“逆生長” 自然景色與人文生活薈萃

2020-01-21
来源:香港商報網
世茂珠江天鵝灣將云山、珠水、巖石、粵劇、絲綢等五大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山水園林景觀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裕勇 朱樺 同理 徐紅報道: 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廣州海珠區全力推進海珠創新島建設,全面推動城區實現“逆生長”,在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中走在前列。20日,參加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廣東行的作家們走入廣州中新城區--海珠區,暢游海珠湖,見證這里健全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走入世茂珠江天鵝灣感受這里的人文品質生活,見證打造“逆生長”的海珠樣本。
 
  濕地優化了海珠生態環境
 
作家在海珠湿地合影
 
  海珠濕地,位處全國特大城市廣州中心城區,國家濕地公園“四顆明珠”之一、全國特大城市中心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濕地公園,堪稱全國最美最大的城央濕地。采風團的作家們20日下午走進海珠濕地參觀。一進入這片城市“綠心”,就被這里的綠意征服,驚嘆于海珠區的魄力,竟然在城市中心留出這一大片土地不開發,用作濕地保育。
 
  總面積約1100公頃的海珠濕地,位于廣州城市新中軸線南段,距新地標廣州塔僅三公里。海珠濕地主要由海珠湖及39條河涌組成,屬于典型的江心洲與河流、涌溝、果林鑲嵌而成的復合濕地系統,區域內河網縱橫交錯,濕地資源豐富。海珠濕地對調節廣州城市氣候、凈化城區空氣、調控城市水體、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與“北肺”白云山并稱為廣州中心城區的兩大生態屏障。
 
作家参观海珠湿地
 
  海珠濕地工作人員向作家們介紹,目前濕地開放的區域包括:海珠湖、濕地一期(龍潭水印區)和濕地二期(林洲鳧影區),總面積約5500畝。其中,海珠湖陸地范圍為公眾開放區,年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而海珠濕地一、二期為限制開放區,每日限制3000人入園,而且要收二十元門票。“為什么還要收門票”,而對作家們對此的疑問,上述人員回應說,“海珠濕地主要是出于限制人流,以免破壞這里的生態環境考慮”。
 
面对海珠湿地美景,作家们纷纷拍照留影
 
  在龍潭水印片區(濕地一期),恢弘大氣的嶺南牌坊和古樸典雅的鑊耳屋已成為濕地標志性建筑,濕地美景與嶺南文化自然融合。采風團成員紛紛駐足拍照。作家們對這里清澈的水流發出感嘆,“這里的水真的好清澈!”據海珠濕地工作人員介紹,水中荇草名為“苦菜”,有清潔水質的功能。
 
  據悉,海珠區是沖積而成的島區,區內河涌與珠江相連,均為感潮河道,潮差超過2米。濕地內有約40條河涌,蓄水能力約200萬立方米,借助自然潮汐,2天可自然置換水體一次。
 
  濕地內花紅柳綠,曲水流觴,水中藻荇相橫,觀之讓人心平氣靜。作家們或步行,或搭乘電瓶車,或乘坐游船在濕地中穿行,微風拂面,格外清爽,江蘇省作協副主蒿儲福金直言:“可以毗美杭州西溪啦!”
 
  今年年初,海珠濕地管理辦公室與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啟動“智慧濕地”項目,以信息技術助力海珠濕地全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海珠濕地將以進一步做好品質提升工作為契機,力爭成為廣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修復先進理念做法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
 
 
 
  在世茂珠江天鵝灣感受廣州人文品質生活
 
  世茂珠江天鵝灣,位于廣州三江匯聚之處,坐擁廣州高端人居稀有的一線江景資源,江面寬闊風光無限,。參加品鑒嶺南中國著名作家廣東行的作家一行,離開擁有自然美景絕佳的海珠濕地公園,便走進充滿人文氣息,融入廣府文化特色的世茂珠江天鵝項目,感受廣州濱江品質生活。
 
  20年前,世茂在上海黃浦江打造了享譽時代的作品——上海世茂濱江花園,開創了“濱江奢宅模式理念”。世茂每到一座城市,都致力打造當地的奢宅標桿,融匯30載的奢宅打造經驗,世茂登臨大灣區,打造廣州濱江人文品質奢宅,再造“濱江傳奇”。
 
  世茂珠江天鵝灣所處的濱江板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孕育了十三行、沙面等眾多塑造廣州形象的符號,這里臨近的太古倉,也加深了項目的人文歷史底蘊。
 
  作家們在在珠江天鵝灣,從進門到居家的每一個角落,都感受到世茂珠江天鵝灣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宅第大門用的是約40米寬、8米高的青云門,與兩座約3.5米高的金屬鏤空銅獅相呼應,氣派、壯闊,甚至是不少市民的“打卡點”;進門之后的園林,以豫園為典范,并融入了深受本地市民喜愛的廣府文化,將云山、珠水、巖石、粵劇、絲綢等五大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營造出一個3進歸家禮序、12道山水園林的景觀;項目內的6大濱江會所,從生活到工作,體現了世茂對業主的無微不至的關懷。作家們登上位于約156米高的天際會所,盡攬珠江白鵝潭之美景,即便是放眼整個華南都極為少見。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