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躍升全球最大經濟體 RCEP是港新機遇

2021-01-11 04:54
來源:香港商報

 由東盟十國發起,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共同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下稱RCEP),在去年11月中正式簽訂,令亞太地區超越歐盟,晉身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經濟體。近來各界都關注香港能否把握RCEP東風帶來的機遇。

 亞太被譽為廿一世紀最有增長潛力的地區。RCEP簽署國總人口約36億,佔全世界78億總人口的近一半,15國的經濟總量約為27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約三分之一,貿易額也約佔全球的三分之一,成為全球最大的區域自貿區和經濟合作組織。

 簽約各方貿易規則進一步融合

 「中美兩國除了各自的經濟實力比拼外,還有在全球結盟能力上較量,美國在盟友國方面具備一定的歷史優勢,而RCEP的簽署正幫助中國在結盟方面,迅速縮小和美國的差距。」中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廖群解釋稱。

 廖群表示,中國內地和東盟其實各有自貿區,而這次RCEP簽訂成員中,也包括了澳洲和新西蘭兩國。此外,日本、韓國的加入亦意味着更大的市場,因為日韓很多產品近三分之一的銷量都出口去這些成員國內。在RCEP簽署後,相信中、日、韓之間新的自貿規則談判也有機會水到渠成。

 另一方面,隨着拜登當選美國新一任總統,美國重返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可能性大增。美國新一屆政府相信會努力重塑世界貿易秩序領導者地位,中國無疑面臨更加大的競爭,今次簽署RCEP,符合中國利益。

 星展香港經濟師謝家曦指出,簽訂RCEP意味着中國、日本、韓國、東盟等15個國家之間,在貿易規則體系上進一步融合。在全球化進程中,區域化是跨國經貿活動重要環節,一件產品在不同國家的生產成本都不同,RCEP可以消解這些價格區分,成員之間不用再因為產地不同,而導致價格顯著差異,RCEP帶來的規則變化,可以平衡區域化和全球化關係。

 自RCEP簽訂後,香港政府隨即展示出高度興趣。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第一時間表明,將根據RCEP相關條款,爭取香港成為協定生效後第一批加入的經濟體。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亦表示,RCEP極具發展潛力,一旦該組織向新成員開放,香港非常樂意加入。

 香港樂意加入

 香港作為中國主要的貿易港口,亦是國際轉口貿易中心,大量貿易選擇從內地經香港轉口向國外。雖然新冠疫情持續,香港從去年1月至10月出口往東南亞的總額依然能夠增長,所以謝家曦深信疫情過後,香港作為轉口港,在出口貿易方面仍具相當優勢。

 謝家曦預計,如果加入RCEP,香港的科技板塊將會最受惠。統計數據顯示:科技產品的出口金額總額佔據香港轉口七成左右,而中國內地過去幾年和東盟主要貿易亦集中在科技產品。國家對境外科技產品,包括零部件等產品仍會有相當需求,而目前香港頭十位的貿易夥伴中,最重要的兩大夥伴正是內地和東盟。他建議,本港外貿企業應該利用好香港作為轉口港的優勢,以及之前同東南亞地區外貿合作的經驗。

 香港作為金融樞紐,可幫助內地和RCEP盟友之間在資金方面做好往來,協助更多國際企業進行融資,東南亞企業如果日後來港上市,亦可帶動香港股市繁榮。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香港加入RCEP之後,可以考慮開放部分人力資源市場,開通法律事務以及管理方面的培訓和服務,香港一些金融服務如保險、投資等可以去到國外發展,這對香港的金融服務業來說會是很大的機遇。

 本港學者普遍認為,目前中央大力提倡「雙循環」戰略,如果香港加入RCEP,將會獲得融入國際發展,參與內、外雙循環的新契機。

 內循環有機遇 外循環有動力

 廖群亦認為,RCEP提供了外循環的動力,也給了參與內循環的機遇。對香港來說,香港要主動和其他成員密切聯繫。香港國際化程度高,便捷度高,例如在銀行、企業都可以直接提供開戶等服務。不論是服務抑或經驗,相信在應用於RCEP其他成員的溝通上,會非常順暢。

 廖群建議香港首先應側重於外循環範疇,充當內地和其他成員之間的橋樑;而日後加入內循環是重要方向。如果不加入,香港的優勢和作用會逐漸被削弱。

 謝家曦相信加入RCEP後,香港勢必會遇到來自深圳、上海等城市的挑戰,但城市之間不僅有競爭,也應該做好合理分工。外貿方面,如果要做美元貿易融資,香港優勢依然無可取代。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在人民幣結算體系、人民幣離岸市場、幣種限制等傳統的資本系統方面,仍具備優勢。加入RCEP之後,香港也可為貿易協定各方提供更多選擇,如果選擇美元交易,那可以考慮香港,如果使用人民幣交易,那麼深圳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RCEP簽訂歷時8年分3階段

 RCEP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最初由東盟十國發起,其後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及印度參加。不過,印度中途退出,目前這一協定共有15個成員,還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文萊、柬埔寨、老撾、緬甸及越南。協定生效後,各成員之間關稅承諾10年內降至零關稅。

 RCEP簽訂走過了漫長的8年時間,從2013年5月的首輪談判至2020年11月的正式簽署,歷經了31輪談判、4次領導人會議以及超過20次部長級會議,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13年至2015年,這期間,談判內容主要圍繞貨物、貿易和服務投資等話題,但由於成員之間經濟差距較大,這兩年間的談判實質性進展較為緩慢,直到2015年年底才展開實質性磋商。

 直到2016年至2018年,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的簽署,令RCEP的談判進程加速。但2017年美國特朗普總統突然宣布退出TPP,並採取政治及經濟手段向談判國施壓。RCEP相關各國為應對美國的壓力進一步推進談判。至2018年為止,成員就貨物、服務、投資等多領域取得積極進展,談判任務進度提升至80%。

 2019年到2020年為最終衝刺的階段。2019年在北京的RCEP部長級會議中,各國就市場准入和規則談判方面均取得重要進展,之後又完成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專業服務3項內容。2020年新冠疫情之中,各國完成了市場准入談判,直到11月15日,第四次RCEP領導人會議中,15個成員國領導人共同出席並見證RCEP簽字儀式,RCEP最終順利達成。

 RCEP有這些意義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去年11月正式簽署,有學者認為,RCEP的簽署標誌中國打破美國的外交封鎖,亦有利於香港強化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原系主任雷鼎鳴昨天在「RCEP與香港」研討會上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挑起貿易戰企圖打擊中國,但RCEP的簽署,標誌着中國打破美國的外交封鎖。

 不過,雷鼎鳴認為,即使拜登上台希望重返CPTPP,但相信不容易,因美國國會難以忽視特朗普支持者的民意。他預期,RCEP簽訂後,中國將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面向的市場將擴張近一倍,同時為香港帶來新機遇,因香港一直以來扮演國際貿易中間人的角色。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在同一場合表示,拜登上台後或設法阻礙RCEP的發展,如尋求重新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亦在研討會上指出,RCEP對香港有重要意義,隨更多貿易通過人民幣結算,將可強化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樞紐作用。(記者 呂希蘊)

[責任編輯:程向明]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