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新疆 > 本地新闻

“兩個可持續”助力大美新疆綠色發展

2014-01-03
来源: 新疆日報

  2013年,新疆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理念和堅定不移走兩個可持續之路,在新疆廣袤大地上踐行著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同步共贏。

  這一年,全疆人民生態文明、生態自覺意識越來越強,加大金屬土壤汙染、重點流域水汙染、大氣汙染治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吹響了守護大美新疆的“集結號”。

  這一年,我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氛圍更加濃厚,一批環保法規出台,守護建設大美新疆成為全疆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和責任。

  “兩個可持續”引領生態文明建設

  “這一年,我看著賽裏木湖草場綠意漸濃,相信不用等太久草就會長到四五十厘米高。”承擔草場圍欄禁牧部分工作的博樂市草原工作站高級畜牧師劉興義,期待著風景如畫的賽裏木湖變得更美。

  去年年底,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後,自治區黨委八屆四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要切實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解決好關系民生的環境問題。

  隨後,自治區“新春好開局、實幹促落實”系列活動之一——“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活動”啟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強調,全社會都要樹立生態文明、生態自覺意識,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安身立命的大問題。

  堅持頂層設計、高位推動,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納入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大局進行著重部署,這是近幾年來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顯著特點。

  繼去年首次約談四個區、縣政府之後,自治區環保廳又與監察廳聯合首次約談了3家環境違法排汙企業負責人,督促企業改正違法行為;對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奎屯開發區工業園區和阜康市、托克遜縣及轄區內3家違法企業進行掛牌督辦。

  針對建設項目存在的環境違法違規問題,開展了“未批先建、未驗先投”兩個專項治理行為,不惜動用“最嚴格”措施處罰破壞環境者,切實維護各族群眾的環境權益。

  我區安排3.75億元,實施450個村莊的環境連片綜合治理,至此,我區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村莊達到1370個,約占全區村莊總數的15%,受益農牧民達230萬人,約占全區農牧民人口總數的18%。同時,輻射推動我區創建自治區級生態鄉鎮8個,生態村37個。

  2013年,烏魯木齊區域大氣汙染防治繼續打出“組合拳”,重磅出台《關於加強烏魯木齊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若幹意見》,明確提出12個方面42條具體措施,投入137億元,實施46項重點項目,有步驟地進行著五大主力電廠的關停和搬遷工作,並被納入國務院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中。

  推進實施了一批重點生態治理修複項目,投入1.06億元繼續推進塔裏木河、伊犁河等重點流域湖泊汙染防治,推進了可可托海工礦區生態治理和一號冰川保護工作。

  4月,喜訊傳來,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攻克了致使土壤汙染的“元凶”——“砷汙染”的相關課題,這一技術的推廣可降低人們來自土壤中砷中毒的風險。

  生態自覺 綠染美麗新疆大地

  “早晨上班,從家門口借一輛自行車,回來再借一輛,不花錢還鍛煉身體……”12月26日,阿克蘇市民張欣榮說,阿克蘇市推行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既便捷還低碳節能環保,深受市民青睞。

  隨後,塔城市也推行公共自行車交通系統,倡導低碳環保的綠色出行。

  自治區團委向全疆青年團員發出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開展“光盤行動”的倡議書,將“綠色節能”植入青少年心中。

  沐浴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春風,工業園區積極創建“生態示范園區”、工廠努力打造“花園工廠”、學校著力建設“綠色學校”……一抹抹“新綠”在天山南北生根發芽,展現出勃勃生機,全疆人民正在用綠色筆調著力勾畫科學跨越,後發趕超的新版圖。

  一年來,“環保問政”倒逼政績考核向“綠色”轉軌的可喜變化在我區各地湧現。

  從今年起瑪納斯縣取消鄉鎮招商引資指標考核,增加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每年至少安排500萬元生態文明獎金,用於獎勵和補償生態保護和建設工作突出的鄉鎮和單位,這在全疆尚屬首例。

  昌吉市在打造“生態美市”上下足了功夫,完成了46家汙染企業的搬遷,繼續推進熱電聯產代替燃煤鍋爐,啟動了機動車尾氣檢測工作。

  一年來,我區繼續加快城鄉綠化美化步伐,確保今年250萬畝造林任務全面完成。

  目前,我區共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區52個,總面積23.1萬平方公裏,占土地總面積的13.91%。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因良好的生態基礎成為我區首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

  隨後又傳來喜訊,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成為我區首個躋身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

  伊犁州為了“塞外江南”的山清水秀,出台了《伊犁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落實兩個可持續60條具體措施》,修改了昭蘇、特克斯、尼勒克、新源、鞏留五縣績效考核辦法,不再以GDP論英雄。

  制度“護航”美麗新疆後發趕超

  今年11月,自治區黨委八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提出,生態脆弱是新疆發展的一大瓶頸,要更加重視從制度入手,逐步健全具有新疆特色的地方性環保法規政策體系。

  自治區環保廳廳長杜力洪·阿不都爾遜說,目前,環保廳已經啟動了四方面的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即:從源頭治理制度、生態補償制度、生態環境終身責任追究制和生態修複制度。“促進生態文明,堅持‘兩個可持續’發展,關鍵在制度建設,制度建設的核心在終身追究。對破壞生態環境要有嚴厲的處罰手段,對責任實行終身追究。”自治區人民政府研究室主任趙德儒說。

  今年,我區發布了《自治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管理規定(試行)》,增強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透明度,擴大群眾環保參與度。

  一年來,我區一條條生態“紅線”、環保“高壓線”向高耗能、高汙染、高排放的粗放生產方式說“不”。

  自治區遵循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發展原則,印發了《十二五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建立了節能減排責任機制。我區環保部門探索新執法方式,266家國控重點企業自願簽署了環保承諾書,一旦違反承諾,除主動消除汙染危害、依法接受處罰外,還要在主流媒體上向公眾公開道歉。這種環保承諾在全疆還是首次。

  為進一步提升我區水汙染防治工作,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棉漿粕企業汙染嚴重問題,我區制定下發了《棉漿粕、粘膠纖維企業水汙染物排放適用標准》,在全疆(含兵團)統一執行;還與自治區發改委、經信委聯合出台了《加強自治區棉漿粕及粘膠纖維行業水汙染防治工作的意見》。

  12月17日,我區出台《自治區環保廳環境保護約談辦法》(試行)》,明確了七類環境違法行為將被約談,讓環保監督關口前移,為企業和各地政府都套上了“緊箍咒”。

  從12月6日起,我區全面啟動環保標志首次核發工作,以加速淘汰高排放車輛。

  目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已上報自治區黨委;《新疆生態環境功能區劃》已完成征求意見和論證修改工作,將提交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自治區汙染源自動監測系統社會化運營管理辦法》《自治區生態建設示范區管理規程》已正式下發。《自治區煤炭石油天然氣開發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已經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並經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自治區輻射汙染防治辦法》草稿已完成征求意見工作;開展了《自治區環保條例》修訂前期收集整理資料工作。

  不僅這一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自治區黨委不斷創新發展理念,為新疆實現科學跨越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明確了目標,建設大美新疆正成為全疆人民共同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实习生5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