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西 > 特别报道

崇文正氣廬陵風 亙續根脈新青原

2015-03-06
来源:香港商報

青清青原山 凈靜凈居寺

  香港商報記者 郭美勤 黃穎 通訊員 龍豔華

  【香港商報網訊】青原之山高入雲,螺江之水無纖塵。江西吉安,古稱廬陵。發源於此的廬陵文化,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堆花香」而著稱,在中國歷史上光彩奪目。走進吉安,走進青原,一種來自歷史古城的文化感召撲面而來。在空間里,「青原」是一個色彩鮮明的地理名詞。它不僅是吉安市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青清青原山」更是它千百年來山川風光旖旎、吸引游人無數的美麗地標。在時間里,「青原」是一個醇厚滄桑的文化名詞。古時,它是廬陵文化的核心區,「凈靜凈居寺」與陽明書院成就了它的文化標高;現時,它是吉泰走廊的中流砥柱,新舊交替的區域發展中,它以「開放、繁榮、秀美、幸福」釋放著巨大能量。在歷史與現實的碰撞中,在新舊時代交替中,青原區,這個誕生於山野之上的文化貴族,深深呵護著鐫刻於骨子里的崇文正氣、弦歌不絕的根與魂,正在「新常態」的發展之路上,譜寫著趕超前行的生動故事!

  殊勝山水

  文化青原激盪金廬陵

  打開歷史的畫冊,穿越時空的隧道,我們會發現,青原,是一個融匯了宗教文化、人文文化、書院文化、山水文化的多元聚合載體,它們以動與靜、剛與柔的交融共同演繹著這片土地的歲月滄桑、文明進程。讓我們先把目光駐留在青原山。被詩人楊萬里贊為「山川第一江西景」的青原山,當之無愧是吉安的第一名勝。在松杉掩映、幽靜清新的自然風光中,既可觸摸「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梵風禪韻,亦能感受「市聲固在耳,一源謝塵埃」的岑靜玄遠。這是朝拜者的禪宗聖地,禪宗所稱的五宗七家,青原派系占了三宗,且高僧不絕,如石頭希遷、藥山惟嚴、洞山良價、曹山本寂等諸禪師……作為江右一座名山,青原山也吸引了歷代文豪巨擘游歷於此,唐代杜甫、顏真卿,宋代蘇軾、黃庭堅,還有本土杰出文人周必大、胡銓、文天祥、解縉、楊士奇等,他們留下諸多辭賦佳作,亦造就了一個能在優美文字中勘尋的文墨青原。更加珍貴的是,在吉安的精神文化史上,青原山擔當著先鋒角色,點燃了一場思想的燄火,它是明代王學江右學派理學家講學的中心,繪制了吉安士人追求自由思想、開啟良知、引領風尚的恢弘的時代畫卷。遙想當年的「青原講會」,那些明代的士子們,在跨地域的大型學術聚會中,尋求修身治學啟眾的最佳路徑,探討人生社會家國的終極命題,為此山,為此地,鐫刻了不被風雨模糊的文脈和氣場。禪者與儒者留下的文與聲,都熔鑄在青山的輪廓和煙嵐里,成為我們今天追憶感知的最眷戀的一部分。承載著如此多榮光的青原區,如何在發展中亙續根脈,在現實中將歷史的豪邁延續,必定是一個如同朝聖般的歷程。如今我們再看正在發展道路上行進的青原區,正是懷著對文化的敬仰與呵護,去塑造新風景,讓「青清青原山,凈靜凈居寺」在「金廬陵」吉安的地域版圖上,在全新的「中國故事」中,接續前賢的薪火,寫下新的青原故事。

  世風傳承

  大美青原沉澱新風景

  同樣被鐫刻在史誌里,又能被我們實實在在觸摸到的,還有村莊。被譽為「廬陵文化第一村」的千年渼陂古村,便是一個杰出的縮影。彼時的渼陂,山抱水環,天然形勝,商業文明繁榮,人們記錄這個村莊時是用這樣的文字:一個被刻刀雕飾的村莊,一個被墨彩浸潤的村莊,一個被文字鎮守的村莊。現時的渼陂,是全省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紅」、「古」、「綠」交相輝映,所有古建築風格各異,反映出不同時代的風貌,也隱含著廬陵人非凡的智慧和生活趣味,「忠、信、篤、敬」的族群意識亦潛移默化至今。自古以來,往來於青原道上的人絡繹不絕,南北經濟、文化的交融,給青原區留下了獨特的歷史韻味和人文底色。如今,那些被塵封已久的文化歷史、人文景觀,在文化旅游的高歌中,再次鮮活起來。該區緊扣「文山故里、紅色勝地、儒佛佳境、生態長廊」的戰略定位,以廬陵文化為精髓,奏響了青原大景區旅游開發建設的最強音。依託資源稟賦,青原區堅持「一帶四景」、「三帶合一」整體推進提升。深層次開發渼陂古村景區,將其打造成充分展現地域文化魅力的中國文化名村;以佛禪文化為靈魂,利用凈居寺禪宗祖庭地位,將青原山打造成全國知名的佛禪研修、祈福、療養勝地;以「文天祥」這一世界品牌主導吉安名人文化旅游資源,建設好以文天祥陵園、文山故居、王家大祠堂等為核心景點的文山故里景區;以東固革命根據地、樤鄉風情為依託,打造集紅色經典、民族風情、綠色家園為一體的精品旅游景區;以臨江古窯為龍頭,結合銅壺滴漏、天玉山和6000畝花卉苗木基地等資源,構建以城市休镕為核心的天玉風景區。重點推進集紅色文化傳承帶、廬陵文化展示帶、綠色生態觀光帶於一體「三帶合一」建設。如今,置身青原大地,一股濃郁的廬陵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保護與開發齊頭并進,各大景區景點異彩紛呈,實現了3個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的總體布局。在國家旅游局、省旅發委對口支持幫扶下,青原區的旅游改革深度、投資力度、建設進度、營銷廣度、發展速度均創歷年之最,旅游經濟活力四射,產業優勢日益凸顯。

  新舊碰撞

  活力青原趕考新常態

  新常態意味著大變局,身處大變局之中,如何去追趕變化,以求突破、求穩定?國家振興原中央蘇區政策出臺,吉泰走廊戰略升級,省政府明確提出「推動青原區納入西部開發政策比照範圍,并在項目申報和資金安排等方面享受待遇」……這些政策集聚疊加,無疑是青原加快發展的及時雨、進位趕超的強心劑。面對這十分難得的政策機遇,青原全區上下牢固樹立「趕考」意識,始終保持「趕考」心態。青原區委書記程以金說:通過這些年的累積沉澱,青原區的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生態優勢、景區品牌優勢加速提升,特別是隨著原中央蘇區振興、吉泰走廊創新發展、西部政策延伸縣扶持等三大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仍然大於挑戰的發展利好仍然沒有改變。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只要我們解放思想、保持定力、真抓實干,就一定能夠開創青原發展提速升級的新局面。區委提出,既要有不唯「GDP」的戰略定力,又要有保持快速發展的堅定決心。在工業經濟加速升級、產城融合提質升級、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農業農村發展升級、社會民生保障升級、發展環境優化升級的「六大升級」助推下,全區經濟保持了「穩中有進」的良好勢頭,為新常態下的「趕考」贏得了佳績。2014年青原的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實際利用外資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出口總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標增幅實現爭先進位;實際利用外資和外貿出口保持30%的左右增速,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在工業發展主戰場,青原區緊緊圍繞工業園區、旅游景區、城鎮商貿服務區、農業示範園區四大產業平臺,瞄準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重點產業,抓項目引進、促板塊隆起,推動工業經濟實現「乘數增長」,打造產業發展「引爆點」。培育和豐富城市新業態,著力引進一批電子商務、現代物流、賓招酒店等服務業項目,加快繁榮城市商貿。該區還重點推動農旅融合,著力引進和培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推進農產品深加工和旅游農業品牌創建,實現青原農業的「接二連三」。

  築夢幸福

  民生青原守望新家園

  在青原,流傳著一項十分古老的民俗活動喊船。村民們在熱鬧的鞭砲聲、嗩吶聲和既對仗又押韻的喊聲中,舉彩旗、抬龍船、趕長龍、執鑾架,浩浩蕩蕩穿行在一棟棟祠堂民宅之間,接神送神,祈求一方平安,就這樣慶祝新年到來,也喊出了一年又一年細水長流的千年好生活。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每個地方都在努力追逐屬於自己的幸福姿態。「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推進全面小康進程,歸根結底還是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青原區的標準是堅持彰顯特色、富民為先的理念,始終把增進百姓福祉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青原的百姓在改革發展中都能夠得到實惠、共享到成果。2014年全區民生事業支出8.15億元,比上年增加5400萬元,高於同期財政收入增幅。在重點項目上優先安排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民生實事。為促進群眾增收,青原區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在穩定糧食生產基礎上,規範有序引導農村土地適度規模流轉,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攥緊拳頭推進「千村萬戶老鄉工程」,以井岡蜜柚、綠色蔬菜、花卉苗木等三大主導產業為核心,做大規模,叫響品牌,打造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產品綠標,拓寬群眾致富門路。為落實保障底線,該區積極構建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全面落實醫療、保險、養老、生活困難補助等配套政策,逐步建立符合區情、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讓百姓充分享受公共服務的「陽光」。為幫助貧困群眾挖掉「窮根子」、摘下「貧困帽」,該區向貧困宣戰,打好產業扶貧、精準扶貧、貧困幫扶組合拳,2014年精準扶貧工程幫助1366戶群眾實現脫貧。新常態下的青原區,挑戰與機遇并行,但青原人的智慧與創造不可窮盡,惟其艱難,更顯勇毅!青原區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文天祥的浩然正氣與不屈的精神感召了無數華夏兒女,同樣世世代代激盪在青原大地,青原人民正傳承著這股豪邁的精氣神開拓創新,昂揚奮進。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