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湖南 > 湖南新闻

精准扶贫 湘西答卷:大山里的等待

2017-02-2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唐竟淳:春节刚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双塘镇大坝村敬老院的16名孤寡老人正围坐在一起,等待着他们的“爱心子女”到来,被老人们视若己出的是来自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的志愿者。“老人们从来都没这么开心过!”年过五旬的张正杰是当地乡镇府工作人员,在敬老院当义工已有八年,在他看来,以往节假日也会有社会团体来看望老人,但是大多只是“走过场”,而“爱心子女”志愿者们却真正走进了这群贫困孤寡老人内心。

  “娃,你来了!等你好久了!”虽然眼睛看不见,但75岁的高宝贵一下子就在人群中认出了志愿者赵坤。在刚刚过去的农历新年里,赵坤和他的同事们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来了一台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春节联欢会,杀年猪、包饺子、贴春联、换新衣、发红包……在大山里孤独了一辈子的老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张正杰介绍,与大城市的敬老院不同,湘西作为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敬老院的设施设备极其匮乏,居住在这里的都是患有各类疾病、无直系亲属的“五保户”孤寡老人。“敬老院能提供的仅仅只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居所”,张正杰坦言,与老人们沾亲带故的兄弟姊妹、远房外戚一年到头都很难来这里看一看他们。“比贫困更让他们难过的,是老人们内心的凄冷!”

  敬老院坐落在深山之中,这里初春的寒意依旧逼人,老人们围坐在院里的一个火盆前。平时除了院长和两位义工,几乎没有人与这些老人们对话。“过年那天,老爷子端着大碗向我敬酒,喝了一碗还不够要再来一碗”,说这话时,赵坤有些哽咽,因为他分明从失明的高宝贵爷爷眼眶中看到泛起的泪花。“他拽着我,好像我就是他儿子一样!”

  记者了解到,策划这场志愿服务活动的其实是一群80、90后小鲜肉。“对于精准扶贫,我其实没有太深刻的理解,但我很清楚这些老人们需要什么”,作为活动牵头人之一,90后土家族妹子万卉是地道的湘西人,作为艺术专业生她放弃了大都市的机会,应聘成为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的一名基层金融扶贫工作者,在她的努力下,银行将春节团拜会搬进了大山深处的敬老院。“是一种乡愁,我觉得我有义务让家乡好起来!”

  与万卉不同,赵坤却是土生土长的北方汉子。“当时我父母要我留在家乡济南工作,甚至把婚房都帮我买好了”,但赵坤却因为妻子执意要回到故乡,他毅然顶着要与家人“断绝关系”的压力陪同妻子来到这里。如今,赵坤和妻子都扎根在了湘西精准扶贫的第一线,对于当初的选择,赵坤表示从不曾后悔。说到这,他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我向领导申请在双塘镇建立金融扶贫站,长期直接服务于这里的老百姓,咱们银行已经批准了!”赵坤相信,湘西一定会给他更多发光发热的机会。

  据了解,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湘西今年将迎来见州60周年的大日子,当地社会各界都卯足了劲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准脱贫工作。走在田间地头,从老百姓的言行举止中,记者还发现,他们都对自己未来幸福的小日子信心满满。记者相信,正如双塘镇大坝村敬老院的老人们等来了如“子女般”的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的志愿者一样,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更多贫困百姓们也一定会等来属于他们的春天。

[责任编辑:许淼祥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