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民意建言】嬰兒用品價差過大 倡支援家長防壟斷

【民意建言】嬰兒用品價差過大 倡支援家長防壟斷

責任編輯:羅維維 2022-11-08 08:52:24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立法會議員 顏汶羽

 地區上有不少聲音,指嬰兒用品價格高企,早前消委會調查亦發現市面上奶粉價格差距非常大,這種價格差異加上市場上的價格信息不流通,往往容易令市民「買貴嘢」。筆者團隊於9月中走訪了全港各區20間藥房,比較多間藥房內九款嬰兒用品價格與網購平台、健與美連鎖店及超市售價,以進一步了解嬰兒用品價格在不同銷售渠道的價格差距。

 調查發現不單止奶粉,尿片及濕紙巾等嬰兒用品在不同銷售渠道的價格差距亦頗大。整體上,藥房的售價較網購平台、健與美連鎖店及超市的價格便宜,同一貨品最大價格差距可達一倍半,讓人瞠目結舌。

 筆者認為,新冠疫情困擾本港超過兩年,嚴重打擊經濟,不少市民生計亦受到影響。雖然現在疫情有所緩解,不少經濟活動正開始恢復,但不代表商界可以「賺到盡」、「刮市民荷包」。為此,政府、消委會及大財團各自必須肩負起財政支援和引入競爭、開放數據及展示企業良心等三方責任。

 政府早前公布,去年只有36953名嬰兒出生,見1991年來新低。政府要支援家長及鼓勵生育就必須為家長提供經濟支援。筆者建議新設育兒津貼和新增兒童醫療券,以紓緩育有幼兒家庭的財政壓力,長遠來看,建議優化免稅額制度,包括提升子女免稅額、設立子女教育開支扣稅額、聘請外傭開支扣稅等。

 此外,要抗衡大財團「賺到盡」,就需要引入競爭,建議房署在處理相關物業租約時除了考慮「價高者得」的原則外,也要全盤考慮引入競爭,以免令單一超市集團擁有地域性壟斷。消委會也應在平台上提供更多數據,甚至考慮收集並發放藥房及網購平台的價格數據,讓社會各界更了解貨品在不同銷售渠道的價格改變,從而令物價走勢更透明。

 最後,政府派發消費券的政策原意為與市民共渡疫情難關,刺激市道,商界理應積極配合消費券計劃。筆者呼籲大財團在社會復常之路上展示出真正的企業良心,適度地下調嬰兒用品,以至其他民生用品的價錢,令市民受惠,進一步刺激消費。

責任編輯:羅維維 【民意建言】嬰兒用品價差過大 倡支援家長防壟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