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觀摩百年古建築,親手體驗金石篆刻,探尋嶺南客家文化的千年積澱……7月1日,「2023港澳大學生粵港澳大灣區網信企業實習計劃」的30餘名港澳大學生走進深圳甘坑古鎮,展開一場文化之旅。
本次古鎮之行是「實習計劃」的第一站。大學生們首先走訪甘坑古鎮,在七都一一六區品嘗特色小吃、體驗民俗文化,參觀客家人聚居的標誌性建築——炮樓,在甘坑博物館了解甘坑本土客家傳統文化,深入了解嶺南客家文化。
其後,大學生們走進花園式二十四史書院,在「古風漢韻情」傳統文化活動中,親手體驗非遺手工藝製作金石篆刻,感受數字內容產業對傳統文化的賦能。
7月1日恰是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紀念日,來自香港大學文學院的實習生胡深紅表示今日之行受益匪淺,並稱自己非常榮幸能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感受深圳的活力。「深圳一直以來都被冠以『科技之都』、『經濟發展之都』的美名,但它實質上也是一座非常具有文化底蘊的城市。甘坑古鎮讓我對客家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例如『涼帽』、『麒麟舞』、『家風家訓館』等。最令我印象深刻便是二十四史書院的手工藝工作坊,我們一起書寫了鐵線篆,雕刻了屬於自己的書法印章,其樂融融。最後,我十分榮幸能在7.1香港回歸日感受深圳如何將數字產業與傳統文化融合,感受深圳這座城市的創意與活力。」胡深紅對記者說。
對於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金融系的實習生陳曦來講,今日的文化之旅讓她從人文歷史和文化根源的層面上更深入地了解了深圳,收穫頗豐,其中令她印象最深的活動是非遺手工藝製作體驗。「我們學習了止山鐵線篆的書寫,除了沉浸於圓轉如線、纖仞似鐵的文字風格和特色中揮墨,導師還要求我們挺直腰板、保持穩定的呼吸和乾淨利落的動作,使我學習到書法的要領與其魅力所在。」陳曦表示。
來自澳門理工大學的實習生何健俊希望能通過本次實習計劃能讓自己蝶變。「走訪甘坑古鎮、二十四史書院,我從中領略到深圳變化史,客家風情,更能明白深圳對『創想蝶變』的決心。」何健俊認為,自己也應該在深圳中找到屬於個人的「創想蝶變」。
據悉,「2023港澳大學生粵港澳大灣區網信企業實習計劃」6月30日啟動,活動主題為「啟航大灣區 奮楫數字潮」,旨在進一步促進粵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同時讓港澳青年親身感受到內地創新科技發展的進程,以及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他們對祖國的向心力。(記者 黃鶯 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