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专稿】從前店後廠到水乳交融 粵港澳成區域合作典範

2019-09-24
来源:香港商报

       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砥礪奮進,70年春華秋實。這70年來,中國發展不斷,不論是經濟、科技、民生等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廣東與香港山水相連,唇齒相依,從「前店後廠」開始起步的獨特合作模式,促進了粵港兩地的繁榮與發展。

  這其中,粵港科技合作更是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淺到深,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CEPA協議到「河套地區港深科技創新園區」,再到如今的「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粵港科技合作攜手開拓了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廣東與香港,從30年前的「前店後廠」到如今的水乳交融,攜手打造了中國區域合作最經典的範本。

  香港商報記者黃鶯

  科技合作從無到有

  新中國成立以後,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了經濟封鎖和貿易禁運政策,使得內地面臨着非常嚴峻的外部發展環境,經濟發展與對外貿易活動舉步維艱,而香港在此時幾乎成了聯繫內地與國際市場的唯一通道。由於廣東毗鄰香港,因此南粵成為了內地與香港經貿往來的「重要窗口」,此時粵港合作主要體現在商品貿易方面,科技交流與合作少有發生。

  改革開放後,廣東獲得了先行發展的制度優勢,開始大力發展「三來一補」加工貿易型經濟,並憑藉制度、政策、地域和人文等優勢,擴大了同香港的科技經貿聯繫,在吸引大量香港製造企業入駐廣東的同時,也將香港的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資源引入了廣東,催生了「前店後廠」的跨境生產合作模式。

  1997年香港回歸以後,粵港「前店後廠」的合作模式達到了巔峰,迎來了科技與經濟迅猛發展的春天,推動廣東及珠三角地區加工製造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也促成了香港由製造業基地向服務業基地的成功轉型。

  2003年,中央政府同香港特區政府簽訂了《更緊密經貿安排》協議(即CEPA協議),標誌?粵港地區科技合作由自發合作階段正式進入了政策引導階段。CEPA協議是促進粵港科技經貿合作的一項重要制度框架,也是推動兩地科技經貿交流與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此後,內地與香港先後協商簽訂了10多個CEPA的補充協議,進一步完善了粵港兩地科技經貿合作制度。

  2007年,美國爆發了嚴重的次貸危機,並逐漸演化為全球性金融危機,給內地及港澳地區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衝擊。為了應對外來挑戰,廣東省認真貫徹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橫琴島總體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精神,不斷深化與港澳地區的科技經貿合作,並於2010年4月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簽訂了《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標誌着粵港科技合作由政策引導階段進入了全面合作階段。該《協議》包括了經濟、科技、文化、民生、社會等諸多領域的合作內容,為促進粵港兩地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從CEPA協議簽署,到國務院發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再到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出台的《關於推進與港澳更緊密合作的決定》與《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這些「頂層設計」使粵港科技創新合作的組織機構不斷健全,粵港兩地科技創新合作的機制進一步確立。

  經過多年的發展,粵港科技合作在制度創新、發展模式、產業領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從最初的粗放式民間自發合作逐步進入到了政府力量為主導、市場發揮調配作用的合作階段,合作方式也從單一的企業科技資源往來發展至如今的項目聯合資助、科技創新平台共建、園區與科研機構對接等多維度、多層次的合作。

  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體驗者在一輛可以手機支付的小巴內掃碼。新華社

  因人民幣業務獲共贏

  作為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交流的前沿陣地,粵港之間一直有着深厚的合作淵源與扎實的合作基礎。特別是香港回歸以後,中央重視和支持粵港合作力度前所未有。

  粵港兩地的科技政策經歷了不同的發展歷程,在應用研究、技術成果轉化和創新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性。兩地科技政策以及資源的差異性,使得兩地科技在諸多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地的科技合作日益重要。

  近年來,粵港澳科技合作更是不斷加強和發展,2017年年初,香港特區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計劃將面積約1平方公里、原屬深圳的落馬洲河套地區發展為港深創新及科技園。

  灣區規劃出台 合作跨上新台階

  今年,市場期盼已久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科技創新成為重中之重,《綱要》中還提到要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和國際化創新平台。

  事實上,在大灣區的規劃出台之前,珠三角地區就一直是國內高精尖技術比較集中的地區之一,本次大灣區的建設,也將集中優勢力量助力粵港地區的科技發展再上新台階,並培育出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

  作為深化內地與香港合作交流的前沿陣地,粵港之間一直有着深厚的合作淵源與扎實的合作基礎。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撐起大灣區的創新「脊樑」,而廣東和香港在科技發展方面分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何利用和發揮好港澳與內地各自的科技優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內容。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劉勝對本報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和香港通過「前店後廠」等合作模式,香港在產業梯度轉移和價值鏈合作過程中逐漸拓寬和加深了與廣東的科技合作。但隨着深圳、廣州等內地城市科技實力的崛起,廣東和香港過去依託傳統產業價值鏈的科技合作模式也亟待調整。

  「香港擁有雄厚的基礎科研能力和國際金融優勢,特別是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而毗鄰香港的珠三角地區擁有非常完善的產業鏈或供應鏈體系,在製造基礎和產業化能力上較強。因此,廣東和香港在科技合作領域的稟賦錯位和互補性優勢使得推動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科創聯動、科技合作的機制很有必要。」劉勝對記者說。

  深圳中國前海夢工場。新華社

  完善機制 讓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

  粵港科技合作多年來成績斐然。一方面,粵港科技合作的框架與協調機制不斷完善。另一方面,粵港區域科技合作已形成了多層次推進和多主體參與的局面。

  雖然粵港科技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戰。劉勝對記者稱,粵港兩地的商業、金融和就業等環境各有差異,由此也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下兩地的科技合作帶來了一些挑戰,具體表現在:創投資本及科技人才等創新性資源的跨境流動仍存在制度性障礙、科技合作的頂層設計和規劃還缺乏合力、科技和產業對接還存在渠道障礙、現有創新平台的突破性技術創新能力還比較薄弱、複合型創新人才還比較緊缺等。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鍾雄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像華為、中興等科技龍頭企業在很多領域受制於外部環境,面臨供應鏈或中斷等問題,但這對於粵港科技發展來講,既是機遇,亦是挑戰。

  曹鍾雄認為,香港和廣東在高校建設方面存在「一強一弱」的局面,以香港科技成果轉化為例,香港擁有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5所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一流大學,是中國科技成果和前沿技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香港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領域有着非常明顯的優勢,如果能夠做好內地和香港的對接,那麼在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方面,香港可以發揮技術龍頭作用,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曹鍾雄指出,目前應進一步促進兩地要素自由流通,香港的高級科技資源走入內地的深度和廣度均有不足。香港的創新創業成本較內地高,如果在廣東找到更多的孵化創新平台,那麼就能讓香港的科技創新真正發展壯大起來,而不是永遠停留在實驗室,「好的科技成果如果永遠停留在專利技術上、永遠鎖在保險櫃裏,我認為這是不應該的。」曹鍾雄說。

  珠海橫琴新區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研發人員在實驗室工作。新華社

  優勢互補 未來可期

  粵港合作是中國改革開放具體而微的縮影,是香港幫助內地走出去、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生動案例。在國家大戰略的支持下,粵港合作已取得巨大成果,未來更是前景無限。

  由於粵港兩地對技術創新共同的訴求和科技資源佔有方面相異的比較優勢,未來粵港加強整合兩地的技術創新資源,從而形成一個粵港相互協調的創新系統聯合體,顯然可以使兩地的創新效率大大提升,從而迅速提高粵港科技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分析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需要抓住全球科技創新潮流帶來的機遇,重中之重是協同推進科技創新。探索有利於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和區域融通的政策舉措,則是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抓手。

  劉勝表示,為了突破廣東和香港的科技合作瓶頸,未來可以構建一個能夠促進創新要素便捷流動、互動融合的全域創新策源地及生態系統。具體來說,如何通過建立科創基金池與大灣區聯盟等加強跨境協調與協作,確保科研資金、風投基金、科技人才等能夠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外更自由地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在未來的科技合作中,不僅要利用好香港的研發、教育人才和金融等國際化優勢,還要充分釋放廣東區域特色產業的本土化發展潛力,通過推動粵港深度合作、多點開花、多向開放,實現『產業鏈-資金鏈-創新鏈』的跨境協調整合,打造科技創新走廊,使港澳等全球一流的科技研發成果可以融入大灣區,並在深圳、東莞和廣州等內地城市迅速落地轉化成產品應用或解決方案,推向和佔領市場,孵化出一大批高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並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中佔據中上游位置,最終推動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目標實現。」劉勝對記者說。

  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乘客拍照留念。新華社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