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發展零工經濟

2020-02-01
来源:香港商报

   趙陽

  整體經濟形勢下行趨勢嚴峻,香港又經歷了長達半年之久的社會動蕩,搵份工有幾難?這成了新的一年裏,很多香港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彼此問候時一定會聊到的話題。我的理解是:搵份好的工作當然很難,但如果就是「搵份工」,應該不算太難。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絕不是「撿到籃子都是菜」,讓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盲目擇業。我認為,香港政府應該「立足長遠,把握當下」,大力提倡並發展「零工經濟」,既能夠解決今年年輕人就業形勢嚴峻的問題,又引導互聯網技術發展更貼近民生、民心、民情,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可謂一舉兩得。

  與互聯網相生相伴

  零工經濟總是與互聯網相生相伴的。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是「打零工」這樣的傳統勞動現象能夠發展成為「零工經濟」的先決條件和關鍵因素。作為傳統就業的補充,「互聯網+零工經濟」實際上是共享經濟在人才市場上的體現,在擴大就業管道、增加就業機會、提升勞動收入、促進就業公平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放眼整個就業市場,相當於在穩定的勞動力大軍之外,增添了一支支靈活機動的游擊隊,而且,這樣的擇業模式,更符合九零後、零零後年輕人的特性和心態。香港在這方面已經起步,但相較於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發展得還可以更快、更好。這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引導。相信假以時日,香港在新興互聯網業態下產生的新工種不斷湧現,涉及的行業面也越來越廣。目前,城市裏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因為他們同衣食住行密切相關,容易讓大家記住。其實,零工經濟並不是體力勞動者的專利,諸如設計、翻譯、寫作、攝影、培訓、法律諮詢,以及廚藝、家政、搬家、美容等,都是零工經濟的熱點領域。也就是說,無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都能通過「零工經濟」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零工經濟將催生出更多的「斜槓青年」。斜槓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它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零工經濟」靈活的就業模式、豐富的就業渠道、較低的從業門檻……依靠互聯網,在零散或空餘的時間,通過個人的知識、經驗、智慧、技能、勞動等獲取報酬,勢必會激發年輕人在這樣的大潮中「大膽弄潮」。

  法律政策須與時俱進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認同「年輕時所有的精力都用來追求升職加薪,老了才開始看到生活的樣子」,我們的社會本來就應該允許人們追求不同的東西,不是每個人都要追求事業。斜槓青年和老一代在工作之餘保持愛好的人區別就是,現在機會更多,人們有機會用愛好賺錢了。只要你在工作之餘有擅長,就有機會做斜槓青年。但年輕人必須明白的是:斜槓青年弄潮零工經濟時代的前提,是你的特長足夠強大,你的能力足夠突出,你的專業水準足夠有競爭力,你的綜合協調和對接水平足夠在市場有立足之地。所以,「一寸光陰一寸金」,用更多的精力來學習和提高自身是必不可少的,不僅是要認識和探索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技能點,以便去挑選自己斜槓的領域;也要了解自己各方面的性格特質,來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這樣的「斜槓」生活,以及自己又能不能夠堅持這樣的生活方式。

  另外,勞工處和有關監管機構,都要加大對「零工經濟」和斜槓青年群體的研究。比如,以兼職用工形式替代全職人員的「零工經濟」模式,使得原有的「企業—員工」僱傭合同制度逐漸向「平台—個人」的交易模式轉變,顯然節省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勞資糾紛,且不易舉證。比如,互聯網平台使得「供給方」和「需求方」的對接匹配更加快捷、報酬計算更加精細,很大程度降低了供需雙方的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但這為監督計稅、報稅增加了難度。所以,零工經濟的良性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要依賴於法律、政策的與時俱進,不但要涵蓋「零工經濟」就業群體複雜多樣的勞動關係,維護好勞資雙方的權益,而且要大力提倡政府、平台合力,供方、需方自律,共同促進「互聯網+零工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