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在大陸當調解員:調解的是矛盾,調順的是兩岸情

2020-09-22 11:17
来源:中新網

  中新社9月22日消息,「一部分大陆朋友可能认为,台籍调解员在调解涉台案件纠纷时会偏向台湾人,而台湾朋友心里也会产生‘台籍调解员应该会照顾台湾人’的预期。」

  厦门市思明区涉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委员吴仁哲,对此进行了「澄清」:「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会,我们在进行调解工作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客观中立。」

  在正于厦门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论坛上,5名台籍调解员现身两岸基层调解员联谊交流会,登台讲述调解涉台纠纷的经验心得。

  吴仁哲1997年离开台湾来到厦门,长住至今,成为了一名「新厦门人」。2016年,思明区涉台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为辖区台胞提供立体式的法律咨询、调解服务,化解台胞与大陆居民、台胞与台胞之间的矛盾纠纷。吴仁哲成为第一任台籍调解员。

  「我们在化解涉台纠纷上有独特的优势。」吴仁哲认为,台籍调解员与台湾同胞有相同的生活背景、语言模式、思考模式,容易产生共鸣,能更好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

  思明区涉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9名台籍调解员中,6名同时具备人民法院陪审员的资格。吴仁哲说,这使他们依据这些年的司法培训、陪审经验以及法院判决案例,可以给双方当事人提供比较权威和专业的解决方案。

  4年来调解成功的案件达到80%,调解员仲纬恩却坦言,「调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每一个申请调解的案件的当事人,都想尽力维护自己的利益。」仲纬恩硕士毕业于台北淡江大学企管系,现在是厦门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他说:「如何把一碗水端平,是每个调解员必须‘修炼’的,公平、公正地调解每一个纠纷是基本原则。」

  回忆起曾调解过的一件纠纷,仲纬恩向记者讲道:从事废污水处理的台商赵先生与泉州南安市一家冼石工厂的林老板存在工程尾款纠纷,在律师和调解员一番辗转多地的拉锯协商调解下,冼石厂当即支付赵先生尾款,还介绍同行客户给赵先生。

  在仲纬恩看来,台籍调解员要熟悉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社会约定俗成的人情世故,要走访倾听、分析事理、具备过人的耐心。他在大陆发展的这些年里,两岸经贸交流合作不断发展,台湾人「登陆」求学、就业、创业的越来越多。

  「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融合,难免会有些纠纷。」仲纬恩想做的,是营造一个暖心安心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让台胞同乡可以在大陆专注发展,顺利成长。

  与台湾有着深厚「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的福建,一直致力于为在闽台胞台企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已设立36个涉台调委会,聘请61名台籍调解员,为台胞搭建矛盾纠纷化解平台。

  此外,福建还引进台湾地区律师事务所来闽设立代表处,引进19名取得职业资格的台胞来闽执业,吸收132名台胞担任人民陪审员参与涉台案件审理,并于2019年12月起在全省推广使用「涉台纠纷法律查明实施平台」。

  在厦门,兴隆社区是台胞台商居住、创业的聚集地。兴隆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纠纷过程中,经常发现因纠纷当事人是台胞,两岸之间的文化差异,给调解工作带来难题。

  为此,兴隆社区成立了以熊麒的名义命名的「熊麒个人调解工作室」。来自台北的熊麒,有着该社区发展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人民调解员等多重身份。

  「五年来,我在排查与化解矛盾纠纷中,坚持严格调解与灵活处理相结合,确保调解过程及结果公平公开。」熊麒至今已排查与化解33起矛盾纠纷,「这个小小的调解室,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两岸情。」

[责任编辑:黃逸]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