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童心表達藝術計劃研究結果發布

2021-01-30 16:39
來源:香港商報網

 越來越多學術研究證明藝術和教育的融合有助教學,藝術因此不應只被視為本地教與學的附屬品,而應融入日常教學中成爲不可或缺的部分,以改善及提升教學質素和其有效性。儘管其他國家在藝術與教學的融合已獲得不錯的成果,香港卻仍處於起步階段。由於香港尤其重視學術發展,舊有的單向教學形式以及「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已被廣為接納,故此,打破固有教育框架的藝術課程在本地並不常見。

 為了強化基層或有不同學習需要兒童與同儕和教師之間的溝通,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7年7月至2021年1月捐助了一個以表達藝術為本的項目 - 賽馬會童心表達藝術計劃。該計劃由Sovereign藝術基金會主辦,由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協辦。計劃團隊於今日舉辦網上研究發布會,總結和分享項目之內容及成效研究結果。

 由於一些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未必能適應主流教育環境,表達藝術因爲具有不受言語及文字限制的特色,可被視作解決不同個人學習差異的具體方案。它可從中建立一道溝通橋樑,有利這些學生正面傳達自身的思想跟情感,讓他們更輕鬆吸收學習內容。

 為期3年的賽馬會童心表達藝術計劃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開展以表達藝術為基礎的Make It Better 工作坊 ,以幫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童與主流學習環境融合;二、進行Train-the-Trainer 表達藝術導師培訓計劃,讓小學教師和社工也具有將表達藝術融入教育環境中的能力。此外,主辦單位亦也舉辦了超過60場社區活動,包括研討會、學校及社區藝術同樂日,以及展覽等活動,以提高公眾對於表達藝術的認識。到目前為止,計劃已有超過一萬名公眾直接參與受益,包括家長、兒童、及專業人士,更有超過17000名間接受惠者。

 這三年,共有809位來自40間不同學校和社區中心的6至12歲兒童參加了為期27周的「MIB工作坊」。該工作坊依循SAF多年來在學校及社區中心舉辦工作坊的模式,主要內容圍繞著四大主題:自我意識、人際交往技巧、社區及環境。學童通過一系列不同表達藝術的個人及小組活動,學習如何掌控情緒、愛的語言、尊重大自然、關愛社區。工作坊鼓勵兒童主動探索、表達自我及享受創作過程。計劃主管及主藝術治療師董美姿表示: 「工作坊的設計是透過不同表達藝術的媒介如視藝、身體舞動、戲劇元素、音樂等,擁抱每位學童獨一無二的非語言表達方式,讓他們以有意義的方法去表達情緒。 四大主題更是孕育每位學童的全人發展,提升他們的整體幸福感。」

 計劃同時開辦了TTT導師培訓班,此培訓班是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依照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開展的教師體驗培訓課程所設計。三年來,共278位教師和社工通過此培訓學習到使用表達藝術的基本概念、技能、經驗及心態,並認識了如何將表達藝術作為融入教學及實踐的工具。

 研究結果顯示,學童(特別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參加MIB工作坊後的社交能力分數顯著上升,他們對融入其他兒童感到更有信心,並更願意與他人互動。此外,家長亦觀察到小孩的情緒症狀、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問題、同儕問題、整體困難均顯著減少。據參與是次工作坊的學生家長和老師所闡述,小組的包容性使孩子感到被接納,因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同時,家長亦留意到小孩的表達力和互動性進步不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權也有所提升。教師們表示,小組塑造的非批判性環境對於學童的溝通技巧或人際關係皆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學童能夠使用表達藝術分享個人想法,並讓他人對自己的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

 與此同時,研究結果指出,完成了TTT導師培訓計劃的教育工作者整體的自我效能及教學效能均有改善,師生關係的質素亦隨之提升 。大多數參與者表示,他們對各種表達藝術的形式及表達藝術如何使學生受益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藉由強化培訓及持續支援服務,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教室繼續發展及應用技巧,並不斷策劃類似活動。帶領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研究團隊教授何天虹認為,此研究結果充分肯定了表達藝術作為介入模式的成效。 表達藝術介入模式溫和,學童容易投入,過程歡樂愉快,相當值得推廣。學童、教師、和家長的反饋均反映了他們十分歡迎教育變革,而這種轉變可進而惠及社會。何教授建議投放更多資源及支持於表達藝術相關的研究和工作職位,將有利於更多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

[責任編輯:趙桐曲]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