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心聲】傳統基金會為何忽然變臉

2021-03-30 00:47
來源:香港商報

 湖北省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楊華勇

 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202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將香港和澳門剔出評級,聲稱兩地「明顯由北京操控」。傳統基金會忽然變臉,將香港在評級中除名,只是一個政治操作。

 美國傳統基金會聲稱,今年的指數只計算了擁有經濟主權的獨立經濟體,將香港除名是為了表示,在經歷了2019年相關事件後,北京對香港政策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基金會創辦人傅爾納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毫無根據地指稱香港近年的發展,在很多方面變得幾乎與內地其他主要城市無分別。

 排名剔出香港是政治打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回應指,基金會將香港排除在外,是沒有理由和根據,認為基金會下此決定是包含了意識形態及政治偏見。事實是,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自由經濟、營商環境、法治制度沒有變化,香港資訊、資金、人才、貨物自由流動,落實香港國安法更令香港由亂及治,優勢更明顯。

 傳統基金會為何忽然變臉?傳統基金會明顯是依從美國對華強硬路線,將香港視作內地城市,藉機打擊香港。基金會形容自己為「全球前列智庫」,惟其網站首頁大字標題「齊來為美國未來奮鬥」,基金會關心的是美國利益。不可忽視的是,基金會鼓吹「中國威脅論」,支持對台灣銷售軍事武器,具有鮮明的反華立場。隨着美國社會保守思潮的回流,基金會在共和黨、政府高層和國會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對公共政策和公眾輿論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為什麼傳統基金會過去連續25年評香港蟬聯首位呢?因為傳統基金會的右派經濟傳統學說與香港主張的「自由經濟」「積極不干預」不謀而合。但是,25年桂冠使香港得虛名而惹實禍。

 首先,現今香港面對的很多社會深層次矛盾,諸如貧富懸殊和房屋問題等,很大程度與過去政府的「小政府大市場」思維有關,不少保障市民的民生改革如全民退休保障、標準工時等政策落實遙遙無期,地產經濟獨大,壓抑百業生存空間,香港貧富懸殊日益嚴重,導致經濟民生積弊不斷加深。

 其次,傳統基金會標舉香港的「自由經濟」「積極不干預」,使香港經濟中門大開,可以任由美國金融大鱷予取予攜,香港經濟成為美國的提款機。1998年,索羅斯就曾把矛頭對準香港,但在特區政府的反擊下鎩羽退場,傳統基金會為此抨擊香港「違背自由市場基本原則」。2019年黑暴攬炒期間,索羅斯又勾結反對派幕後金主黎智英,企圖做空港股謀利。

 現在傳統基金會將香港剔出「指數」之外,反而是一個契機,讓特區政府拋開「自由經濟」「積極不干預」等包袱,改革積弊做好自己,務實推動改革,只要香港有良好營商環境、堅持法治原則、不斷提升競爭力,一樣可以廣納四方財。

 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海外企業對美國的新投資下降了49%,相反中國吸引的外國企業投資逆勢增長了4%,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新增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目的地。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指,去年以來大量資金流入香港,而且好多都是國際資金,而港匯持續偏強而且存款增長足證大量資金流入香港。說到底,國際投資者如何選擇投資地,取決於當地的法治穩定及盈利機會,而不是簡單地參照傳統基金會的排名,基金會將香港剔出單獨排名,根本傷不到香港,只會自損公信力。

[責任編輯:黃逸]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