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首家公立醫院辦普惠性托育園

2021-08-02 23:1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隨着《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文件出台,省、市、區相繼出台相關文件,要求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主動緩解育兒家庭「帶娃難」問題。 近日,經過1年多的籌備,深圳市首家公立醫院辦普惠性托育園——深圳市寶安區善育托育園(後簡稱「善育托育園」)正式開園。
 

    三胎時代,優質托育服務讓幼有善育
 
    研究表明,3歲之前是兒童成長和發展重要的「機會窗口期」。在這一時期,為兒童提供良好的健康、充足的營養、回應性照護、安全保障和早期學習的機會,可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目前,我國3歲以下兒童主要以家庭照護為主。但由於年輕父母的育兒經驗不足,老一輩的傳統育兒觀念又相對落後,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和特點了解不準確,兒童保健意識薄弱,導致兒童疾病早期識別能力弱等問題。科學的養育還要求帶養人關注和及時回應嬰幼兒的心理和情感需求,互動式的交流促進其早期的發展。
 
    隨着當前國家全面開放三胎政策的實行,家長們將面臨更多的現實難點,對於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務機構的需求也在急劇增加。
 
 
    善育托育園是深圳市首家具有示範效應的公立醫院辦普惠性托育園。由寶安區政府提供現有且符合托育機構建設標準的公配物業,區財政出資,寶安區衛生健康局主管,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建設並運營。地址位於寶安區西鄉街道魅力時代花園4棟一樓,室內面積406平方米,共設置3個班級,提供60個托位,試行階段為2-3歲嬰幼兒提供全日托照護服務。
 
    「一開始托育園的戶外場地面積不足,經與小區管理處協商,可使用小區相對獨立的戶外空間,補齊了托育園戶外使用場所的短板,同時體現了市民對托育事業的支持。」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利玲介紹到。
 

    醫育結合,科學照護幫助孩子全面成長
 
    善育托育園為入托嬰幼兒提供「醫育結合」的科學照護服務。依託寶安區婦幼保健院的醫療、保健資源,在養育照護中以嬰幼兒健康發展為中心,更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身體、心理和社會性能力的綜合發展。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作為舉辦單位,擁有深圳市最早、規模最大的公辦科學育兒指導中心,在兒童早期發展領域,已經積累了12年的科學育兒先進經驗。從2009年至今,由點到面延伸,大力開展3歲以下嬰幼兒營養、衛生、安全、環境等宣傳和倡導。不僅在院內提供親子課程服務,引導家長和孩子進行親子交流和互動,還將科學育兒活動(親子課程和家長學校)送到寶安區10個街道124個社區,打造「科學育兒社區1公里服務圈」。
 
    善育托育園按標準配有13個崗位,所有員工均具有嬰幼兒照護經驗或相關專業背景,持相關專業證書,每年至少接受2次以上的區級以上培訓,涵蓋保育、衛生保健、兒童急救技能等內容。每個班級配有一名班主任、一名護士、一名保育員,最大程度關注每個孩子的健康發展。
 
    托育園的一日流程,從入園到離園,每一個環節,包括遊戲活動、飲食搭配、閱讀互動,戶外運動,自我照顧,同伴關係等都緊緊圍繞著促進嬰幼兒身心健康、養成良好行為習慣這一核心。入園為孩子建立健康檔案,以便關注孩子階段性的發展是否符合生長規律;根據不同月齡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開展遊戲與活動,如繪本、教具、玩具的投放與引導;每天入園時向家長問詢孩子在家健康狀況,為每個孩子撰寫每日觀察紀錄,包括學習、活動、飲水、排便等各項內容;建立家校溝通群,方便家長隨時溝通和諮詢,有通暢的渠道讓家長關注孩子的正常健康發展。
 
    善育托育園負責人、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兒童早期發展科主任馮承芸介紹:「我們對孩子的關注是科學、全面的。就算在孩子們午休時也不能鬆懈,老師、保健員和園長會巡視孩子們的睡姿、呼吸、體溫、孩子之間的間距等,是否會有呼吸或者消化上的不適?保證及時發現孩子的健康問題。」

    全面支撐,打造區域性綜合示範園
 
    托育園取名為「善育」,不僅是公平概念,更是質量概念。希望利用政府資源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以點帶面,示範引領。引導、輻射全區的托育機構,實現「幼有善育」的民生幸福標杆。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承擔全區托育機構衛生學評價工作,同時承擔對全區托育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衛生保健培訓及照護人員進修學習等任務。善育托育園建設是按國家托兒所幼兒園建設標準設計建設,集醫療保健和養育照護於一體「醫育結合照護新模式」,服務轄區機關單位和社區的育兒家庭。目標是打造一個集服務、培訓、監督管理為一體的區域性綜合示範園和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實訓基地。
 
    下一步,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將打造一個集政府監管、園所運營、家園互動、育兒指導為一體的寶安區智慧托育信息系統,推動托育機構規範化、智慧化運營和監督管理。助力嬰幼兒健康成長,家庭和諧幸福。為深圳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和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記者 王娜 通訊員 馮承雲 許泳詩 劉叮冬 曾靜嫻)
[責任編輯:薛正軒]
香港商報版權作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