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香港商报官网 > 山西 > 特别报道

太原六舉措謀發展

2014-03-27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郎宏偉、陳琳、祁曉峰報道:3月25日,太原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太原召開,太原市市長耿彥波作政府工作報告。本報記者現將《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簡政放權、產業陞級、城市建設、城鄉發展、文化、民生等內容進行梳理,以便包括港商在內的海內外投資商能夠從中覓得商機。

  權力「減法」換活力「加法」

  《報告》把全面落實改革目標作為首要任務,以改革為重點,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釋放市場活力。《報告》提出,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和企業活力的「加法」。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堅持放管并重。

  實現責任和權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監管同步到位,做到放而不亂、疏而不漏、放開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用好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對市場主體,「法無禁止即可為」;對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進一步深化「兩集中、兩到位」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共享。

  另外,嚴格公共資金管理和監督,把政府所有收支納入預算管理,做到收入一個「籠子」,預算一個「盤子」,支出一個「口子」。政府預算和決算要向社會公開,打造「陽光財政」。

  產業升級 提質增效

  科技創新是產業升級的關鍵。《報告》指出,要以調結構轉方式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升級。

  強化與北大、清華、中科院等院校、科研單位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大力引進「千人計劃」等高端創新人才,鞏固和發展院士工作站。支持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創新引領發展。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催化中天信安防科技、羅克佳華物聯網、眾人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成長壯大。發揮好清華科技園、大數據產業園等新興產業創新平台作用,實現創新主體聚集、創新產業聚變。強化項目牽動引領,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快江鈴整車、發動機研發制造項目建設,推動太原軌道交通鐵路裝備園等20個重大項目達產達效。加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整合重組力度,提升產業質素和競爭優勢。

  現代服務業 經濟潜力股

  要發揮省會城市品牌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推進汾酒集團總部、山西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進華潤萬象城、萬達綜合體、萬科CBD中心等服務業項目建設。

  加快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加大科技創新風險投資支持力度,加快組建太原農商行,完善政銀企「助保貸」合作機制,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之力,為企業創新和中小企業發展「施肥增氧」。

  積極融入環渤海經濟圈

  發揮好高新區、經濟區、民營區和不鏽鋼園區招商引資、產業發展主體功能區作用,加快陽曲、清徐產業新城規劃布局和開發建設,推進古交煤電,煤化一體化發展,著力打造婁煩省城飲用水源地良好生態環境的品牌優勢。把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帶作為推動發展的戰略支撐,積極融入環渤海經濟圈。

  「看見山水 記住鄉愁」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太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願。今年的《報告》更清晰地指明了美麗太原未來的發展路線圖。

  《報告》明確指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凸顯太原「三面環山、一水中分」的大自然格局,做好山水特色城市的謀篇布局。

  170億元助路網建設

  2014年將繼續加強城市道路改造和建設。新建濱河東路南延、陽興大道、迎賓橋,續建太行路南延、南中環東延、雙塔路南延,改造建設路、解放南路、長治路、南沙河路等23項道橋工程,總計建設里程110公里,總投資170億元。繼續優化提升中環快速道路交通體系,配套完善周邊路網,放大換輪快速效應。積極推進軌道交通2號線建設,啟動濱河西路南延前期準備,加大小街小巷整治力度。

  產城一體發展新區

  推進產城一體為特色的汾東新區建設,借山西科技創新城發展之契機,推進長風商務區和晉陽湖為中心的晉陽新區,現代與傳統融合,生態與文化比翼。加強以太原南站為中心的新區建設,高點起步,連片改造,形成集高鐵、公交、長途客運、地鐵於一體的交通大樞紐,打造代表太原現代氣派的靚麗窗口。

  實施「生態新政」

  打好省城環境品質改善攻堅戰。關閉東山電廠、美錦矸石電廠等污染企業,加大對二電廠等重污染企業周邊環境的治理力度。以電力、冶金、焦化、水泥等重污染企業為重點。繼續實施「生態新政」,加大東西山生態綠化投入力度,建立大規模、高品質、美景觀的生態綠色屏障。

  新型城鎮 一體發展

  以都市現代農業為抓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是《報告》中對新型城鎮一體發展的新思路。

  堅持城鄉統籌發展

  以工業化理念謀劃發展,強化龍頭帶動、基地聯動、市場驅動。大力推進都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新技術示範推廣等工作。加快寶迪制品加工、蒙牛奶業等農產品龍頭企業建設和規模化擴張,帶動養殖業基地持續良性發展,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協同互哺發展的共贏格局。

  積極推進農村改革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新型城鎮化及城鄉統籌發展的輻射與帶動,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願,突出農村特色,建設美麗鄉村。繼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的同時,依託農村田園風光,發展農家樂等鄉村旅游,增加農民收入。創新扶貧開發方式,探索金融支持「三農」的措施和辦法,推進百企千村產業扶貧開發工程和移民併村致富工程,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實現2.3萬貧困人口脫貧。

  《報告》稱,要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興農業經營主體,積極開展土地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引導承包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一流文化支撐一流省會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流省會城市,需要有一流文化的支撐。擁有2500餘年建城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太原,未來將如何發展軟實力?《報告》給出了答案:以唐風晉韻為文脈特色,彰顯省城文化影響力。以「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城市核心價值觀展示的新太原,有著2500年的建城史,擁有代表歷史資格的老城、老街、老屋,9平方公里的明清府城,要重點保護文廟、崇善寺片區,天主教堂、拱極門片區,文瀛湖、五一路片區,鐘樓街、靴巷片區等四大塊文物遺存相對集中的歷史街區。讓掩藏在混亂建築中的歷史文化遺存重現珍貴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

  文化旅游產業加快發展

  《報告》稱,要突出板塊表現、氣候吸引、服務引領。要把晉祠和天龍山,太山龍泉寺、店頭村,蒙山和連理塔寺廟群,崛圍和竇大夫祠、多福寺、净土寺等四大板塊的山水寺廟文化,進一步優化提升和保護發展,形成大山水、大文化、大景區、大旅游的產業格局。精心保護雙塔寺大景區、完善景區功能,放大雙塔效應。加快太化工業遺址創意產業發展,組織好國際大學生「廢舊金屬材料雕塑創作月」活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新名片。

  民生:老有養幼有愛

  就業、住房、上學、就醫、安全,針對這些群眾最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報告》提出了實實在在的解決方案。

  今年再開工建設5萬套安置保障住房,在兩年內使拆遷戶全部安置,加快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對龍堡、東社等13個城中村進行整村拆除,實現城市升級和人民宜居互利共享。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五中、一外、二外等10所學校改擴建工程,強制性規範配建幼兒園、小學,滿足宜居城市基本服務半徑。加快建設的中心醫院、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等10所新院,為規範配建社區醫院,建立便民利民的健康服務體系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開工建設政府主導的養老中心和兒童福利院,讓老有所養、幼有所愛的陽光普照大地。

  「舌尖上的安全」最重要

  社會廣泛關注的「舌尖上的安全」,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稱,要健全和完善市、縣、鄉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加強信息化建設,用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全市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李寧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