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商报专稿

隴南康縣:“桃源”山水下走出了一條脫貧路

2016-05-27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見習記者寇剛 鍾慧慧報道:“我們村子以前都是爛泥巴路,村裏人好多都出去打工了,自從咱們村發展旅遊後,我們村子的村容村貌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村民們都更願意留下來了,很多之前在外面打工的人也都回到自己家門口掙錢了。”康縣城關鎮鳳凰穀村村支書史佐宏在談及本村近兩年的變化時說道。

  5年前,康縣還是個垃圾遍地、汙水橫流、稀泥爛滑,生活環境髒、亂、差的貧困縣,雖然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但由於山大溝深、土地瘠薄、道路不暢、信息閉塞,良好的生態環境並不能為康縣村民帶來實際的收益。自精准扶貧以來,康縣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充分利用了當地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把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遊、特色產業、電子商務等深度融合起來,形成了鄉村旅遊與精准扶貧融合發展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條貧困縣區生態脫貧的新路子。

凤凰谷村农家客栈

  “支部+公司+貧困戶”模式

  城關鎮鳳凰穀村就是這一扶貧模式的典型。為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和企業的聯動作用,村支部成立了鳳凰穀旅遊度假公司,村支書史佐宏擔任公司董事長。據史佐宏介紹,公司現在有20名員工都是本村的村民,從去年4月30號開營到年底營業額達140萬,其中純利潤46萬,年底給入股的貧困戶每戶3000元分紅,貧困戶在公司帶領下脫貧後就退股,公司重新納入新的貧困戶幫助其脫貧。

  鳳凰穀旅遊度假公司的員工婁慧芳說:“公司成立之前,我在廣州、新疆都打過工,家裏的老人和孩子照顧不上。去年回來我進了公司做服務員,還入了2萬塊的股,年底分紅分了2萬,要不是家裏在蓋房子我還會繼續入股。”

  “農家樂(農家客棧)+電商”模式

  白楊鄉桂花莊的第一家農家樂“金桂人家”是在2014年5月成立的,老板王社保說,自己是2012年來到康縣的,農家樂開營7、8個月毛收入就有50-60萬,在旅遊旺季遊客爆滿的時候最多可以容納20桌人。

  除了農家樂以外,桂花莊村組織還成立了旅遊公司,建立了“為村”微信公眾平台,村民們過去自產自銷的一些土特產,如木耳、核桃、天麻、蜂蜜等,通過電商“線上+線下”的銷路,不僅避免了個體的惡性競爭,還大大提高了銷量。桂花莊貧困戶李興成就是一位受益者,過去自己家種的菜、造的酒銷路不行,現在有旅遊公司、網店和農家樂這些途徑幫忙代銷,收入一下子增長了不少。李興成說:“我很努力,我不想拖全村人奔小康的後腿。”

  “公司運營+農戶聯動”模式

  位於長壩鎮花橋村、由甘肅省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房車露營地不但增加了當地260多名村民的就業,還可以輻射帶動附近5家農家樂和14家農家客棧增收。貧困戶可通過在此務工年收入2萬多元,通過提供農副產品增收5000多元,實現了“一村帶一片、一片帶全鎮”、“公司+農戶”的抱團發展。

  2015年,康縣全縣貧困人口比2014年減少了12003人,減貧率為25%,全縣社會生產總值完成19.22億元,同比增長9.2%。截至目前,康縣的貧困發生率已從2015年的28%下降到了20%。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