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河南 > 欢乐地方行

赴济水源 探济渎庙

2017-09-08
来源:河南日报

  “北海坛二所新置祭器碑”拓片(局部)

  □本报记者王小萍本报通讯员姚永霞

  渎,泛指河川。

  古时济水因独流入海,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

  1400多年前,大隋王朝实现了南北统一。新朝建立,百废待兴,首要大事就是重新创建山川祭祀制度。

  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隋文帝下诏,在济水发源地济源建济渎庙,祭祀济渎神灵。鉴于北海(贝加尔湖)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朝廷命官府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自此,济渎庙成为祭祀济水神和北海神的场所。

  宋代寝宫

   ◎济水祭祀与碑刻

  一部济渎庙的兴衰史,就是一部古代水神的崇拜史。

  济水,发源于济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流经河南、山东,三隐三现,百折入海,神秘莫测。封神祭祀济水,是历代天子之礼,为政者“有谨而不敢怠”。

  国有大事,或是战争、政权更迭,或是皇室成员的生死,朝廷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济水神被封为清源公;唐贞元十二年增建北海祠;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济渎神被封为清源忠护王,北海神被封为北广泽王。宋、元、明时期,济渎庙不断扩大,历代皇帝遣使莅临。

  立冬时节,寒风乍起,霜雪来临。古时在此季节,当朝皇帝要亲率三公九卿,行迎冬之礼,并命令官员祭祀四海、江河源头、湖泽、井泉等神,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以求福泽。

  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立下的一通“济渎庙北海坛祭品碑”,记录了济水祀典礼仪的场面。

  祭祀盛典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仪式,都记录在册。隆重的三献礼之后,主祭的大臣和参加祭祀的人们,一起把奉祝、奉帛、奉馔、奉香,逐一恭送投沉,敬神于水滨。

  自然如此神秘,人们总是试图去寻找某种暗示与指向,求得水神的庇佑和保护。

  庙内原有一通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立下的“加封北海广泽灵祐王记碑”,讲述了全真道第十一代掌门人、道号“玄逸子”的张志仙,祭拜济渎庙时的一个神奇故事。虽然原碑已遗失,碑文却流传至今。

  碑文大意说,大元皇帝统御以来,五谷丰登,天下太平,这都是缘于祖宗的恩德和山川神明的庇佑。皇帝于是颁诏天下,加封四海,派使臣前往济渎庙祭祀。

  张志仙刚刚到达济渎庙,济水之源就泉水翻滚,一樽美酒自泉眼涌出,大家十分惊奇。四月初一,准备祭祀时,济水之源又频频潮赐,其中有一对红绣鞋从水中呈现,很是惹眼。祭祀者刚刚摆上酒食,顿时雷声阵阵,大雨倾盆。

  济水以泉著称,据说古代济渎庙周边遍地泉眼,泉水会自行涨退,四季不绝。每当涌潮之时,泉水喷吐,力量极强,这时间或有奇异物品出现,就是潮赐的现象。专家解释,潮赐属于一种潮汐现象,昼涨称潮,夜涨称汐。涌潮时把以往人们祭祀的物品,或泉源附近漂浮之物随着泉水喷吐出来,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碑文虽然简短,却记录了古时祭祀时的奇异现象,成为千年祀典历史上的一个有趣故事。

  明代清源洞府门

  庙内留存至今的40多通古碑,讲述着人们对济渎之神的崇敬之情。其中唐代著名文学家达奚珣撰文、书法家薛希昌以隶体书丹的“有唐济渎之记碑”,宋徽宗用“瘦金体”书丹的“灵符碑”,明太祖朱元璋圣旨、御用书法家詹希元书丹的“大明诏旨碑”,均为碑刻中的精品。

  除了岁祭,古代的皇帝还在济渎庙投龙送简,期望能够沟通人神。投龙仪式,就是将写有祈福消罪愿望的文简和金龙、玉璧捆扎在一起,举行斋醮仪式后,投入名山大川,岳渎水府。济渎有确切记载的16次祭祀投龙仪式,把许多故事留在了济水河岸。

  赵孟頫书丹的一通“投龙简记”碑,讲述了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的一次祭祀之行。六月丙午时,礼部尚书郭贯一行人,把龙简藏在了清源洞府。当天夜里,电闪雷鸣,大雨骤降。三天后,他们上天坛王母洞投龙,天空片刻晴朗,日呈五色。投龙礼结束后,一行人下山,走到半道,看见滚滚乌云从王母洞后卷起,顿时大雨倾盆。

  龙简投水府,风雷骤起,雨雹掀天,玄妙无比。其灵应之兆,为历代记载,津津乐道。

  2003年,济渎庙龙池在清淤过程中,出土一枚北宋玉简,记录了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初十,皇帝生日这一天,宋神宗赵顼派遣专官诏告济水神一事。这一年,英宗皇帝去世,服丧期间,神宗以“宅忧”为理由,免去朝贺宴饮,却派出使臣,去济渎投简书,为先皇帝超度祈福,也期望消灾增寿,江山稳固。

  ◎古建与清泉

  莽莽孔山,耸立在济渎庙的北面,云雾袭来,若隐若现。据称,1400多年前,济渎庙四周湖沼密布,是传说中的“龟卧地”。

  济源一中退休教师孙庆禄老人,家住济渎庙附近。他说,济渎庙的东西两翼,曾经有四口活泉,象征灵龟的四足踏在水里。济渎庙坐北朝南,呈“甲”字形结构,犹如金龟的造型。华夏的东南方向是大海,庙门深藏着“金龟探海”的意蕴。

  济渎庙山门,是明代重修的砖木牌楼,有500年之久了。牌楼造型简洁疏朗,九踩斗拱,钩心斗角,重翘重昂,气度非凡。主楼旁有左、右两掖门,主楼面阔十二三米,四根中柱为通柱,托举着一排斗拱,撑起大屋顶。

  步入山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清源门、临渊门、寝宫等主体建筑,东西两侧分别有御香殿、玉皇殿等建筑。前有济渎庙,后有北海祠,东有御香院,西有天庆宫,整体格局严谨,巧妙别致。

  穿行在殿宇亭台间,听源头水流之声,看古老建筑亭阁交辉。专家介绍,河南留存至今的宋代建筑,已属凤毛麟角,较完整的只有两座,一座在少林寺,一座在济渎庙。

  对于建于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济渎庙寝宫,我国著名古建专家刘敦桢有过点评:“此殿檐柱比较粗矮,其上再加雄巨疏朗的斗栱,和坡度平缓的屋顶,无一不是宋代初期建筑的特征。”

  寝宫屋脊为“工”字形,九条屋脊在天宇里舒展的弧线,极富流动感。正如《朱熹集传》中赞美过的宋代建筑:“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济渎庙内,宋、元、明、清各朝代建筑,各有千秋,有的用材硕大,有的浑厚拙朴,有的精巧华美,既有北方建筑的粗犷豪放,也有江南园林的精雕细琢,是一个保存完整、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古建专家罗哲文称它是“古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刊立的《重整济渎庙会规》碑刻记载,“咸丰三年间,贼匪窜入境内,豩焚正殿,两廊亦渐颓废”,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关于渊德大殿、回廊被焚毁的记录。

  济渎庙就建在济水的东源之上,据济源县志记载,济源古时被称为百泉之城,共有97眼泉,唐代碑刻《有唐济渎之记》称济水“据函夏之中,平地开源”。清末以来,济渎庙周边的葫芦潭、花红潭、珍珠泉、拔剑泉、大盆沿还是汩汩滔滔,泉脉犹存,喷涌不绝。

  如今,济源泉区水位下降,多数泉坑干涸,一些古泉的名字也被人们遗忘了。

  庙后的北海祠,是祭祀北海神的场所,北海池内还有一眼清泉,泉上盖有四角小亭,题额“白虎亭”。清泉汩汩,喝一口凉甜爽口,洗一把心明眼亮,也人们被称为“眼光泉”。

  庙墙外,珍珠泉奔涌翻腾,泉边绿苔绒绒,景致诱人。

  两眼活泉,风物依旧,仿佛能看到消失的济水那缥缈的身影。

  ◎古柏与故事

  两株古柏,是济渎庙最原始的土著,据说已经生长了2200多年。古树身躯庞大,树干扭曲盘桓,树身瘤疤突兀。

  一株古汉柏,矗立在渊德门北侧,枝枝丫丫伸向天宇,岁月悠悠,它听祭祀祈祷,看世情百态,成为这座古庙的守护者。

  一株将军柏,站立在天庆宫玉皇殿门前,粗壮的树干已经老朽,树心有一个大洞,树身臃肿,需六七个人才可合抱。相传唐代尉迟敬德奉旨来督修济渎庙,曾将钢鞭挂在大树上。五代时后汉皇帝刘知远,以此封它为“将军柏”。清代怀庆知府沈荣昌曾做《汉柏行》一首,咏叹它:汉家何人留此柏,王母桃核生磐石。洑流千里养根株,瘠土百年长寸尺。

  济渎庙的长生阁石台之上,还有一株柏树,也有400多年的历史。柏树从石壁间横生直出,呈现极强的生命力。它的四周,还生长着繁盛的何首乌。

  古柏曾经目睹过一位专注者的身影。清末民初,一代金石大家顾燮光,来到济渎庙,见碑刻重重、古柏森森,感慨不已:“古柏森然,碑碣夹道,唐宋以来朝廷祭告之文、投龙之记,以及名人墨客游览之诗,题名之作,综凡数千百通。”

  他来的时候,庙院荒废,许多建筑在清末灾荒战乱中遭受毁弃,残垣破壁,断碣废石,湮没于野草之间。他遗憾感叹道:“荒草瓦砾之中,殆难索记矣。”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小心翼翼,首次记下了部分碑刻大致的方位和碑名……

  日薄西山,余晖漫射,古柏摇曳,生机盎然。济渎庙静寂无声,古柏沉默不语,一切都如许多年前的样子。

[责任编辑:蒋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