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海南 > 欢乐地方行

保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非遗”传承

2017-12-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保亭是一方神奇的土地,享有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美誉。图为秘林下的守望者——黎族纹面阿婆。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吴军晖报道: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三亚市北部,五指山南麓,全县面积1160.6平方公里,人口17.37万人,其中黎族占60.68%。保亭县境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自古以来,黎苗族先民长期在这里开拓、繁衍,创造了五彩斑斓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

  外国游客在保亭学习被誉为“纺织业的活化石“的黎锦编织技艺。

  黎苗族祖先留下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

  据考古学家考证和史料记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古百越族的一部分人从广东、广西、福建大陆上,不止一次地横渡琼州海峡,到达海南岛东北部,然后逐渐向全岛扩散,保亭县境内加茂镇送妹旧村遗址、什玲镇界村遗址,都出土有新石器时代遗物。

  这里的先民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自己有独特的生产工具、耕种方法和生活方式,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创造了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有优美的歌谣、富有海岛特色的民族乐器、舞蹈、音乐、谜语等,创造出适合自己使用的结绳、刻木记事法、动物记日法以及度量衡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留下了许多极富有个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黎锦、黎单、黎被都是历代进贡封建朝廷的贡品。

  保亭把黎族传统竹木器乐搬上舞台。图为鼻萧演奏。

  全面挖掘整理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保亭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运新是保亭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见证者。他介绍,保亭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这不仅大大提升了保亭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更为保亭文化旅游产业的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助推剂。

  据悉,为全面挖掘、研究和整理黎族的文化遗产,2008年以来,保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组织了普查队,对全县9个乡镇60个村委会463个村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调查摸底,收集到民歌、民间舞蹈、民间故事、民间音乐、民间知识、民间信仰、民俗、民间手工艺项目各种表2000多份,摄制各种资料图片1300张、录音资料100多份、刻录光碟20多份、整理文字资料5万字以上,建立起保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和数据库。

  目前,保亭县推选出黎族钻木取火传承人28人、黎族树皮布传承人30人、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749人、黎族竹木器乐传承人25人、黎族妇女纹身23人、黎族八音165人、黎族民歌手64人进行重点扶持。

  2008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是海南省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标志着保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为保亭县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对促进保亭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保亭积极推进下,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竹木器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黎族民间故事、黎族藤竹编技艺、黎族独木器具制作技艺等列入省级保护名录。保亭非遗文化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并不断在国内外大放异彩。

  如今,保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中国首家民族文化型5A级景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秉承“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海南黎苗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的使命,景区向世界再现了海南千年的昨日文明,是海南黎苗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实践者。

  积极传承发展 让非遗文化走进现代生活

  进入新时代,保亭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为了让保亭非遗文化能够长久持续的传承下去,保亭提出”把非遗带回家,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首先,我们从民族文化入手,精心打造嬉水节、三月三、传统民歌大赛、黎族传统八音大赛等文化项目。为非遗文化搭建一个又一个宣传展示平台,让非遗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传承开发中来。”陈运新说。

  “另一方面,我们加强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去年我们举办“非遗”文创大赛,收到全国各地大批来自专业院校的设计作品,设计师们将“非遗”文化符号融入到日常用品之中,如烟灰缸、火机、手机盒、纸袋、茶缸、笔筒等,形成了一批非常实用的设计图纸。”

  “今年,我们又在嬉水节期间继续推出黎苗族服饰设计大赛,征集符合现代生活潮流又蕴含黎苗族文化元素的服装设计,将黎族锦布与现代织品巧妙结合,满足或商务、或运动、或休闲穿戴需要,将黎苗族服饰文化传播出去。”陈运新说。

  对于下一步计划,陈运新表示,特别期待有实力的企业能积极参与进来,将非遗设计作品转变成商品,走向市场,让保亭非遗走进千家万户,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现代生活,不断发扬光大。

  记者手记 看“非遗”传承的“保亭作为”

  “十八大”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对传统文化中的软实力要素愈来愈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民族文化的调查保护、研究创新、开发利用,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动力源”,值得我们共同努力、深入研究。

  海南保亭县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当地政府成立民族歌舞团,深入挖掘、整理、创作出一大批原生态节目,多次参加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外界对“非遗”保护项目的认识,也极大地树立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完善传承保护链,认定非遗传承人,建设传习所与传承馆,创建传承村,使传习活动能够常态化进行;在职业学校和部分中小学兴建黎锦培训基地,还建立黎锦技艺原材料生产种植基地,解决传承活动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原材料保障问题。

  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才能在今天呈现出保亭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能如此近距离的亲身感受远古先民的智慧,感受中华文明的久远。作为一个人口仅十几万人的小县,十几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深耕本土黎苗文化,不忘初心,不遗余力,“保亭作为”,难能可贵也!

[责任编辑:肖静文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