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飛閱深圳·日曆丨2023年9月8日

飛閱深圳·日曆丨2023年9月8日

責任編輯:蔣璐 2023-09-08 08:38:51 來源: 深圳特區報

    深圳分區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中

    請繼續做好防禦

    新的一天,從「飛閱深圳」開始吧

11.png

12.png

    簽約河套

    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開園

    一批項目集中簽約入駐河套

    9月7日上午,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開園儀式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視頻致辭,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出席活動並致辭。

13.jpg

    9月7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舉行新引進項目集中簽約暨新落成項目集中入駐活動。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40個高端科研項目簽約入駐河套

    9月7日上午,「2023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新引進項目『集中簽約』暨新落成項目『集中入駐』活動」在福田保稅區深港開放創新中心舉行。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中心等20個新引進科創項目現場簽署戰略協議;意法半導體封測創新中心、前沿科學技術轉化醫學中心等20個科技領軍企業研發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項目集中入駐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

14.jpg

    「2023年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新引進項目『集中簽約』暨新落成項目『集中入駐』活動」。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攝

    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有了「新名片」

    9月7日下午,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對外發布LOGO標識、地標形象,正式上線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5G智慧服務。這是繼當天上午「新引進項目集中簽約暨新落成項目集中入駐活動」「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開園」後,河套合作區的又一大動作。

    深圳《QFLP試點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促進深港基金合作高質量發展

    記者9月7日獲悉,《深圳市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試點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此舉將進一步打通境內外資本雙向「循環」渠道。同時,此次政策修訂也是落實《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和「金融支持前海30條」相關精神的有力舉措,將促進深港基金合作高質量發展。

    共贏發展

    覃偉中會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董事會主席吳瑞真一行

    9月7日,市長覃偉中會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董事會主席吳瑞真一行。

    覃偉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客人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深圳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說,深圳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希望與南洋理工大學繼續加強交流,深化在高等教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為中新兩國構建「全方位高質量的前瞻性夥伴關係」作出更大貢獻。

    暴雨突襲

    暴雨突襲 深圳水庫今晨泄洪

    市三防指揮部提醒市民遠離河道

    9月7日,受颱風「海葵」殘餘環流和季風影響,7日傍晚開始,我市龍崗、鹽田、羅湖等區出現了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鹽田區正坑站3小時累積雨量達235毫米,上述區域部分地段出現內澇積水。深圳市三防指揮部第一時間啟動了防汛二級應急響應,要求全市各三防成員單位,立即進入暴雨防禦狀態,一切以人員安全為核心,各項暴雨防禦工作提前到位,確保城市安全。

    凌晨零時,連續的降雨讓深圳水庫水位已接近汛限水位,經市三防指揮部研究決定,於零時15分開始泄洪,流量為70-80立方米/秒。深圳市應急管理局防災減災處處長王常效表示,泄洪流量並不算大,主要是羅湖區、福田區沿深圳河低窪地帶受影響,希望市民遠離河道,並且不要進行下河撈魚等活動。

    局部地區24小時雨量或突破500毫米

    記者8日凌晨從市氣象台了解到,深圳本輪降雨具有突發性強、短時雨強大、局地「列車效應」明顯的特徵。最大24小時雨量為377.2毫米(今年最大),最大4小時雨量為302.7毫米(鹽田區沙頭角街道正坑站),最大1小時雨量為116.8毫米(羅湖區東湖街道梧桐村站),排全市歷史第10位、羅湖區歷史第1位。最大2小時和3小時滑動雨量分別為195.8毫米和246.8毫米,均出現在鹽田區正坑站,破全市歷史紀錄。

    龍崗全區啟動防汛一級應急響應

    由於龍崗區防汛形勢嚴峻,該區三防指揮部決定於7日20時10分啟動全區防汛一級應急響應,要求各級黨政主要領導和各單位、各街道主要負責人坐鎮指揮,嚴格按照預案落實各項防禦工作,加強值班值守,做好搶險隊伍動員,備齊搶險救災物資,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城市安全。

    今早最新情況請點擊以下連結

    全市停課!深圳分區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生效中

    深圳地鐵最新公告!

    注意!這些道路受強降雨影響暫時封閉交通!

    緊急通知!羅湖區企事業單位和居民9月8日停工一天!

    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緊急通知

    感謝師恩

    我市舉辦「感謝師恩」主題詩文朗誦暨2023年度優秀學校思政工作者先進事跡分享會

    九月桂香,師恩綿長。9月7日,深圳市「感謝師恩」主題詩文朗誦暨2023年度優秀學校思政工作者先進事跡分享會在深圳會堂舉行,在第39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弘揚尊師重教的中華傳統美德,推動形成全社會禮遇教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圍。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鄭紅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出席活動。

    一朝沐杏雨 一生念師恩

    在第39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深圳市「感謝師恩」主題詩文朗誦暨2023年度優秀學校思政工作者先進事跡分享會,以「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震撼誓言,傳遞出「禮遇教師、感謝師恩」的文明強音。全市30位教師分別獲評「優秀班主任」、「優秀思政課教師」、「優秀少先隊輔導員」。

    促「增」優「存」

    深圳發布「助企上市二十條」

    9月7日,《深圳市關於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正式印發。《若干措施》主要包括「促增量」和「優存量」兩大目標任務。一是加大擬上市企業的培育力度,為資本市場提供源源不斷上市企業後備資源,支持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實現跨越式發展;二是匯集要素資源不斷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推動上市公司做強做優做大。

    生態名片

    深圳有能力 高質量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

    2023年9月6日,《濕地公約》常委會第62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的區域動議提案。會後,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籌建工作專班負責人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深圳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保障好「國際紅樹林中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運行。

    福田紅樹林國際重要濕地。游洲 攝

    國際紅樹林中心(深圳)區域倡議框架

    2023年9月6日,《濕地公約》常委會第62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在深圳建立國際紅樹林中心的區域動議提案。大會相關決議,歡迎該中心作為公約區域倡議,聚焦紅樹林及濱海藍碳生態系統的保護、修復與合理利用,鼓勵締約方、非政府組織、其他社會組織自願性參與,在開放、包容、透明的原則下運行。

16.jpg

    深圳紅樹林濕地博物館效果圖。圖源:深圳市建築工務署

    國際紅樹林中心之友:凝聚共識  積極行動

    作為落實《濕地公約》COP14大會成果的一次重要行動,2023年7月26日「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國際日」之際,29個國家、《濕地公約》秘書處、7個國際組織以及多個研究機構共約160名中外代表齊聚深圳,出席國際紅樹林保護高級別論壇。該論壇形成了一系列有價值、有意義的成果,包括成立由27個國家組成的「國際紅樹林中心之友」,發布《共同聲明》,為推進全球濕地保護積極開展行動。

17.jpg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 攝

    暖心「護學」

    深圳公安開啟「護學」模式,護航校園安全

    金秋開學季,平安「警」相隨。從9月初開始,深圳公安實行「高峰勤務」,全面開啟「護學模式」,確保全市各校園及其周邊區域「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護航廣大學子平安上學、放學。記者來到部分學校,實地探訪公安民警護航校園安全的舉措。

    深圳警方加強校園周邊巡邏。深圳特區報記者 戚金城 通訊員 邊夏 圖

    人間煙火

    深圳外賣騎手講述送單路上的苦與樂

    一位中年老哥因為工廠不景氣,為供兩個孩子上學和還房貸,3年前轉行送起外賣;一位大學本科畢業生因為工作不順心,跟家人鬧矛盾想輕生,偶遇外賣大哥開導也成了騎手……他們入行前身份各異,入行時也因由不同,但成為騎手後都一樣努力打拼。他們送單路上有些什麼故事?又有哪些期待和願望?近日,記者了解到龍崗南新社區邀請12位外賣小哥舉行騎手故事會後,聯繫到其中兩位騎手和社區社工講述分享了他們的故事。

20.png

    龍崗南新社區邀請12位外賣小哥舉行騎手故事會分享他們的故事。南新社區供圖

    藝術盛宴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將於9月12日啟幕

    為推動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建設,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遊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將在9月12日至10月11日舉行。本屆藝術節以「逐夢大灣區 攜手向未來」為主題,大灣區11座城市再度以藝術之名集結,百餘場文藝活動即將輪番登場。

21.jpg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將在2023年9月12日至10月11日舉行。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藝博會進入「深圳時間」

    藝術之光點亮金秋鵬城。第十屆「藝術深圳」於昨日在深圳市會展中心(福田)6號館拉開帷幕。本屆博覽會匯集了來自16個國家及地區、33座城市的83家優質藝術機構,以重量級參展陣容亮相。現場集中展示橫跨繪畫、雕塑、攝影、裝置、數字藝術等多種形式的逾千件海內外藝術精品,全方位展現多元化藝術魅力,也為市民帶來一場藝術的「饕餮盛宴」。

22.jpg

    年輕多元、風格多樣的藝術作品吸引眼球。深圳特區報記者 胡蕾 攝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為廣東在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

    走在前列

    作出深圳最大貢獻

    我們一起

    一路向前

23.png

責任編輯:蔣璐 飛閱深圳·日曆丨2023年9月8日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