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如何恢復廟街繁榮?

【來論】如何恢復廟街繁榮?

責任編輯:朱劍明 2023-12-17 16:56:18 來源:香港商報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楊莉珊

 為配合「香港夜繽紛」活動,旅發局12月15日起與油麻地商戶合作推廣「廟街夜市」,為期半年。除增設32 個美食攤檔,亦設置多個主題打卡位,冀望提升旅客與本地市民到訪的興趣。

 旅發局主席彭耀佳表示,廟街是香港其中一個標誌性的夜間旅遊景點。為響應「香港夜繽紛」,旅發局與廟街商戶聯手為廟街注入新動力,除介紹廟街原有獨特體驗及人情風貌外,進一步推廣區內美食,為街道增添具藝術特色的裝飾,啟動廟街夜市的熱鬧氣氛,讓旅客及本地市民體會最有情懷的香港味道。他希望業界日後推出廟街相關的旅遊產品,讓更多旅客細味香港獨特風味。

 油麻地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表示,廟街不只熱鬧,還有很多不同體驗,當中的新舊文化融合,各式美食以及濃厚人情味,猶如寶藏一樣,很適合旅客或市民深入發掘香港的不同面貌。他說,今次集合廟街及附近地區的店舖推出多個美食攤檔,期望旅客及市民可以先一站式淺嘗廟街美食,再留步深探廟街。

 香港特區政府高層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搞活夜市」, 構思甫一提出,隨即引發香港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重新打造「不夜城」的呼聲此起彼伏。特首李家超說在短期方面,特別要「搞活夜市」,達致經濟效益,政府會積極推動相關活動。

 香港夜市曾經非常火爆,桂林街夜市、中環夜市在吸引遊客的同時,也有大量本土居民前往,組成香港夜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不過,疫情期間香港市民夜間生活習慣的轉變和餐飲夜市人手短缺,是導致現在夜經濟還未恢復的主要原因。

 香港的廟街是香港草根文化的大熔爐,滿載幾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已是「平民夜總會」,夜夜笙歌,匯聚不同港式小食、經典流行曲,日間更有中學生成群結隊惠顧街邊檔做平價校服,甚至幫襯無牌牙醫補牙,廟街日與夜總是繚繞著紅塵氤氳,惟昔日的紙醉金迷漸褪色。

 龍蛇混雜的廟街是香港最富特色的社區,昔日是市民流連忘返的樂園,由朝玩到夜,絕無悶場。由於廟街及女人街等,已有知名度及交通配套完善,短期內應先活化,後再考慮在其他地方設新夜市。廟街夜市應突顯香港地道的生活文化為主,例如販售特色小吃、糖水、本土特產,或安排街頭表演節目,吸引內地年輕人打卡。

 油麻地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指,希望廟街成為又有美食,又有購物,又有文化藝術的一個夜市,可以打造成好似台北的士林夜市一樣,遊客來香港都必定去廟街夜市。他表示,美食街將設於廟街佐敦道至南京街一段,他們會在街道兩旁放置攤檔,除了售賣地道小食,亦會邀請少數族裔人士,例如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等售賣不同國家的美食。

 士林夜市為台北市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以陽明戲院及慈誠宮為中心,包含了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等熱鬧街市集結而成,其中士林市場早在西元1910年即已興建,以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國內外,許多觀光客皆慕名而來,像是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是士林大香腸等,更是已經成為美食地標,無人不曉。士林夜市所含範圍極廣,在曲折巷弄內行走,常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周末假日時前往,更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常見一家大小提著大包小包剛採買的日用品,嘴裡還塞著美味小吃,滿足之情溢於言表。

 就廟街發展,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指廟街一直有其特色,有睇掌、有表演等,希望透過重推地道美食、辦表演,重新展現該處的特色。他呼籲商戶及居民「一人行一步」。他又提到現時攤檔不需要租金,長遠如夜市會持續運作會再商討租金問題,最理想是每日都持續舉行,因遊客都不會在周末才到香港旅遊,「撞唔啱就錯過。」

 目前「廟街夜市」結合美食與藝術兩大元素。其中,設在佐敦廟街牌坊的「食聚廟街」會新增22個美食攤位及近10個懷舊小食流動攤檔,提供煎釀三寶、碗仔翅、魚蛋燒賣、牛雜、蛇羹、缽仔糕、龍鬚糖等街頭小食,以及烤羊架、串燒、煎蠔餅、土耳其咖啡等風味美食,營業時間為每日下午2時至晚上11時。

 至於「藝綴廟街」方面,旅發局邀請了本地建築師蕭國健,沿廟街設置具有老香港及廟街元素的發光打卡藝術裝置、特色路標及投影裝飾等,營造五光十色的感覺,讓晚上的廟街更顯璀璨。其中,區內放置11 個具廟街特色的發光裝置,包括發財字樣、「蝠鼠吊金錢」圖案、小鳥、魚蛋、涼茶舖葫蘆及辣蟹等,並融入舊鐵閘等老香港特色圖案。同時,區內不同位置亦會出現特色投影,包括燈籠、小鳥、「福」字等。

 廟街是香港夜市的一個縮影,打造廟街對振興香港夜經濟有象徵性意義。重開的廟街夜市開了一個好頭,政府和業界要繼續開動腦筋、集思廣益,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在保留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展現新思維,開發更多有特色和賣點的夜市消費產品和服務。只要政府和業界群策群力,找準特色,必定可以推動夜市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重塑熱鬧繁華的夜香港。(圖源:旅發局)

責任編輯:朱劍明 【來論】如何恢復廟街繁榮?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