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港深聯手發揮「雙引擎」作用 政府感謝「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

港深聯手發揮「雙引擎」作用 政府感謝「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

責任編輯:蔣璐 2024-01-19 08:54:11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立法會連日討論「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昨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等官員於會上作總結發言。曾國衛感謝有關議員議案,並羅列一系列與灣區相關惠民措施,包括「港車北上」「經珠港飛」、優化「跨境理財通」、擴大「港澳藥械通」等。他說,展望未來,特區政府會帶領社會各界抓緊國家和大灣區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全力發揮香港作為內地和全球市場之間「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雙重角色,並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港深共商推進落實《前海總規》

    當天,曾國衛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深圳前海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列明的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特區政府感謝中央出台《前海總規》,突出深港合作,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局方已與深圳市主事官員積極對接,共商如何有效推進落實《前海總規》,包括利用專班作平台,支持和促進香港各界用好前海的新機遇。香港會繼續發揮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優勢,深化前海金融業開放、打造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高地、推進法律事務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等,將港深合作推上新的台階,強強聯手發揮大灣區「雙引擎」的引領帶動作用。

    曾國衛指,香港會繼續積極發揮大灣區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的重要功能,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精神,加強與廣東省協作,推動更高水平、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他羅列一系列相關舉措,例如在促進人員流動方面,自去年10月起在香港註冊公司工作的外國人員,獲申請到內地簽證的便利,大大方便在港外國人員北上洽談業務,深受商界歡迎;而剛在上星期,粵港兩地簽署了推進人才合作的框架協議,進一步推動大灣區多元人才流動。至於去年7月和12月推出的「港車北上」和「經珠港飛」,更讓市民擁抱大橋機遇,加快實現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5.jpg

    曾國衞在會上羅列一系列與灣區相關的惠民措施。中通社

    支持港人去灣區城市生活發展

    在促進資金流動方面,曾國衛提及,「跨境理財通」自推出以來廣受粵港澳三地居民歡迎,去年9月內地和港澳金融管理部門宣布進一步優化計劃,包括增加參與機構、擴大可投資產品範圍等。而《前海總規》提出要深化深港金融融合發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在規則銜接方面,曾國衛稱特區政府將繼續建設香港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包括爭取將「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由深圳前海及內地自貿區擴展至適用於整個大灣區,不但用好香港國際化法律服務的優勢,更可充分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

    人文生活方面,曾國衛說「港澳藥械通」已有28種藥品和28種醫療儀器可在灣區19家指定醫療機構使用,適用目錄持續擴大,特區政府正推展大灣區試點計劃的工作,目標是將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擴展至大灣區內約五間合適的醫療機構。另外,透過支持香港高等院校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辦學、「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等措施,他說有信心與廣東省政府共同加快推進大灣區人文生活融合發展的格局,支持香港居民到大灣區其他城市生活和發展。

    做好「引進來走出去」平台角色

    陳百里總結時指出,香港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融合國際優勢與中國優勢的經濟體,未來會透過不同舉措鞏固香港這方面的營商優勢,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企業和投資落戶香港,同時亦要做好「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角色,希望在國家雙循環的戰略布局當中發揮積極的角色。政府亦會着力協助港商利用大灣區為最佳切入點,拓展內銷市場;粵、港、澳三地政府正致力為不同的產品和服務訂立可供業界自願採用的「灣區標準」,長遠可促進三地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

    張曼莉則稱,創新科技是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特區政府聯合廣東省在粵港科技創新合作專責小組,共同推進大灣區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強化粵港科研協同;而就河套發展、港深科技創新合作等亦分別設有專班,聚焦促進河套、港深產學研協同和創科聯動。除了河套,特區政府亦着力推動其他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的發展,例如前海,當局已經邀請數碼港研究於流浮山建設新的創科設施,對標聯動一灣之隔的前海,把握前海發展的機遇及推動現代服務業科技發展。

7.jpg

    議員:消除誤解 促進兩地融合

    立法會一連兩天辯論香港與大灣區加強合作動議,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昨日表示關注大灣區城市融合問題,指不時聽聞內地人透過「小紅書」對香港做負面陳述,如批評港人服務態度,嘲諷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等,儘管當中或涉及誤解,但港人亦對內地人有不良情緒;他指兩地矛盾一定有,政府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多做有利兩地融合的工作,以消除雙方誤解。

    有市民質疑「小紅書治港」

    此前,立法會議員謝偉俊亦在立法會表示,近年不少內地網民透過「小紅書」等社交平台發表針對香港的「投訴」,往往引來特區政府高度關注,但本港不少市民的持續意見卻遲遲未得到官方同等重視及回應,容易令人產生厚此薄彼,甚至有「小紅書治港」的觀感。他還舉例指,有航空公司機組人員對內地乘客作出不尊重言行,行政長官隨即高調回應,指事件「傷害了香港和內地同胞的感情」;因應有內地旅客來港期間疑受不禮貌對待,當局隨即鼓勵業界推廣禮貌活動;除夕「香港跨年倒數」維港煙花音樂匯演過後,大量內地旅客滯留街頭,內地網民批評本港欠缺應急措施、待薄旅客,政府又隨即舉行跨部門會議制訂措施迅速回應。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回應時強調,特區政府同等重視本地或內地社交媒體提出有關本港的意見,特區政府在考慮制訂各政策措施時,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並透過不同渠道聽取市民各界的訴求和意見,以採取合適安排回應市民所需。新聞處一直有監察傳媒報道和主要社交媒體平台信息,以協助各政策局和部門及時掌握輿情,並通過多元途徑發放新聞和資訊,致力提高市民對政府政策措施的認識和支持。他強調,無論是在本地或內地社交媒體提出有關香港的意見,特區政府都同等重視。

6.jpg


    港府:網上聲音同等重視

    曾國衛續說,留意到內地居民不時在社交媒體如微信、抖音、新浪微博、快手、小紅書、嗶哩嗶哩等,分享與香港相關的內容,包括流行文化、社會習俗、旅遊熱點等,當中偶爾會作出評論,部分帖文或會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和迴響。特區政府駐內地辦事處和新聞處一直有留意內地網絡媒體和社交平台對香港事務的報道和意見,並在有需要時作出回應,以及轉介至相關政策局及部門作適當跟進。同時,各駐內地辦事處亦積極善用內地社交媒體,推廣香港優勢,並提高內地民眾對香港的了解。

    曾國衛重申,特區政府會繼續認真聽取各方意見,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斷優化各項政策措施,以促進香港的整體發展及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羅康瑞:港應成超級價值創造者

    在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是4個主引擎之一;而在瑞安集團創始人、主席羅康瑞眼裏,香港不單是「超級聯繫人」,更應成為「超級價值創造者」,幫助區內不同城市成長與發展。

    「大灣區不同城市提供不同的機遇!」羅康瑞稱,無論是灣區其他城市還是「一帶一路」沿線城市,港府應嘗試了解它們的需求,再把這些資訊帶回香港。他續解釋,大企業有能力進行此項工作,但中小企欠缺資源,需要港府為他們打開當地市場的大門。

    羅康瑞續指,過去10年,主要是國企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行投資;而接下來10年,香港可成「一帶一路」的投資中心,因為香港擁有人才、經驗,可觸及更多資源。(記者 戴合聲 馮仁樂)

    頂圖:當局指,香港會繼續積極發揮大灣區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的重要功能。圖為建設中的深圳前海。中通社

責任編輯:蔣璐 港深聯手發揮「雙引擎」作用 政府感謝「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議案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