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瞭望】中國製造開啟雙道超車模式

【經濟瞭望】中國製造開啟雙道超車模式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4-02-01 22:33:54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4年1月11日,由中國民營企業研發製造的引力一號火箭在山東海陽東方航太港成功實現了首飛。這顆全球最大的固體火箭的成功升空不僅意味着中國航太製造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標誌着中國航太事業實現新的突破,成為中國製造新的象徵。隨着中國經濟不斷向高品質發展方向大踏步邁進,中國製造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實現對美歐日等發達國家製造業的逆襲,並且正在同時開啟中國製造對西方國家製造彎道超車和直接超車這兩條賽道的趕超大戲,這兩條賽道上的中國製造主角接踵而來,閃亮登場,令人側目。

 第一,高鐵製造獨步全球,核心技術和裝備全面實現國產化。截至2023年底,我國高鐵運營里程已超過4.5萬公里,不僅蟬聯全球高鐵總里程第一的寶座,更令人驚歎的是,中國高鐵的核心技術和核心裝備全面實現了國產化,在全球的高鐵市場競爭舞台上,中國的高鐵真正實現了直接超車,並且一騎絕塵把競爭對手遠遠甩在後面。目前中國的高鐵里程已經佔到了全球高鐵總里程的七成以上,處於絕對的領先位置,更令國外競爭對手望塵莫及的是,中國高鐵的速度、安全、舒適性更是無與倫比,如今,中國高鐵不僅是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一張靚麗名片,而且中國高鐵的標準就是世界標準,中國高鐵製造在全球的地位已經無人能夠撼動。

 船舶製造實力大增

 第二,船舶製造實現全面超越,並形成壓倒性優勢。2023年是中國船舶製造業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年。這一年,中國船舶製造捷報頻傳,中國造全球最大淺水航道第四代LNG運輸船「大鵬公主」號、自主研製的全球最大的超大型集裝箱船「地中海‧泰莎」號陸續交付;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順利交付並完成試運營,並在2024年的第一天正式開啟它的商業首航。2023年是中國造船業實現全面突破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成為可同時建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大型郵輪的國家。如今,全球造船看亞洲,亞洲造船看中國。

 近日,根據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23年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連續14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國際市場份額首次全部超過50%。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造船完工量423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1.8%;新承接訂單量712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6.4%;截至2023年底,手持訂單量1393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2.0%。中國造船業在2023年的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佔世界總量的50.2%、66.6%和55%,首次全部超過50%,顯示出中國造船企業的強大競爭力,不僅實現了對日韓等傳統船舶製造大國的全面超越,而且正在形成對競爭對手的壓倒性優勢。

 第三,國產汽車開啟顛覆模式。在經過多年的積累和臥薪嚐膽之後,2023年中國的汽車製造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首先,中國汽車的產銷量均突破3000萬輛,是名副其實的全球汽車第一產銷大國,其次,中國的汽車出口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出口規模達到了522萬輛,首次登頂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的寶座;再次,國產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開啟了彎道超車的顛覆模式。過去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多達近千萬輛,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提升至35%,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勢力的帶動下,中國製造乘用車品牌高歌猛進,不僅2023年銷量同比增長達到24.1%,過去的這一年更是將國產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佔有率提升至56%。

 更值得大書特寫的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進軍全世界,不僅在重塑和改寫全球汽車製造與市場版圖,而且中國汽車製造還在傳統汽車製造強國的老巢直接發起進攻和挑戰,比如,長城、奇瑞等中國汽車製造企業不僅在東南亞、俄羅斯等國際市場攻城掠地,而且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一批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企業還直接深入日本、德國等傳統製造業強國的市場腹地,不畏強手,勇入虎穴,開闢新戰場。如今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製造業其產品推陳出新速度之快、技術反覆運算升級勢頭之猛、製造與擴張能力之強,令一眾傳統汽車製造企業目瞪口呆,目不暇接,甚至不知所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正在以風捲殘雲的氣勢席捲中國汽車市場,並且給全球傳統汽車製造大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國外品牌汽車在中國躺着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相反,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上與傳統汽車製造大國一決高下的時代正在來臨。

 新能源產業引領世界

 第四,綠色新能源產業引領世界。近年來,中國在綠色新能源產業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人歎為觀止,綠色能源產業領域的技術突破令人眼花繚亂。放眼全國,從西北的沙漠戈壁到東部的蔚藍大海,從險峻的高山峽谷到廣袤的低地平原,一排排光伏板、一台颱風機、一座座水電站,正源源不斷地送出清潔電力。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保障電力供應的新力量,裝機達到14.5億千瓦,佔全國發電總裝機超過50%,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發電量3萬億千瓦時,約佔全社會用電量的1/3,風電光伏發電量已超過同期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突破15%。以水利發電為例,僅長江幹流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 6座梯級電站共同構成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1年的累計發電量就達到2700億千瓦時,可節約標準煤超8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2億噸,滿足2.8億人一年的用電需求。

 中國綠色新能源裝機規模的快速提升離不開相關產業的強有力支撐,而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綠色低碳新能源技術進步的推動。近年來,中國成功研發製造全球最大單機容量100萬千瓦水電機組、具備大兆瓦級海上風電裝機自主研發設計能力、核電形成了自主品牌的「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三代大型先進壓水堆技術、大規模儲能、氫能等新技術研發不斷取得突破進展,等等。經過多年發展,目前中國已形成全球領先的清潔能源產業體系。目前中國在水電領域已經形成了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發與產業配套體系,而在光伏元件、風電關鍵零部件產量方面已佔全球市場70%以上,在全球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技術與製造領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顏安生

責任編輯:程向明 【經濟瞭望】中國製造開啟雙道超車模式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