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日行300公里!奔跑在大灣區的「毛細血管」里

日行300公里!奔跑在大灣區的「毛細血管」里

責任編輯:呂馨 2024-05-08 11:27:53 來源:南方日報

「出發!」拍拍車門,踢踢輪胎,羅洋明圍着一輛四米二新能源大貨車轉了一圈,完成出車前的例行檢車。他看了一眼手機,此時是凌晨6時許,「把車充滿電後,再到高埗鎮的物流園裝貨,時間還很充裕!」

羅洋明來莞工作已有20餘年,2016年轉行為一名城市貨運配送司機,成了每日從「世界工廠」出發,奔跑在大灣區「毛細血管」版圖之上的一員。「和貨物打交道簡單多了,工作時間也很靈活!」羅洋明曾有過不同的工作經歷,他在電子廠打過工,自己開過小吃店炒米粉,但羅洋明覺得跑貨運更適合他。

忙碌▶▷

每天與時間賽跑

高埗鎮的百茂物流園裡,節奏是圍繞着物流行業起伏變化的。每天上午8時到晚上7時,是物流園最繁忙的時候,園區的工人們忙於核查貨物、裝卸貨物、調配倉位和貨櫃。這裏像一個「中轉站」,最終將大批貨物通過大大小小的貨車有條不紊地發往國內外。

物流「戰事」,不只是貨源的競爭,還有時效與成本的較量。城市貨運配送不同於長途運輸,像羅洋明這樣的城配司機主要服務於城區以及城市近郊的貨物配送,為商場超市配送生活用品,也包括部分工業品,他們還為千家萬戶提供「門到門」配送服務、搬家服務……可以說,城配司機是一個地區的「活地圖」,也是流動的「搬運工」。

在公司配送的各類業務中,羅洋明主要跑工廠貨物運輸,負責將東莞各鎮生產的零配件等運往周邊地區。像東莞這樣的製造大市,每天都有大量貨物等待配送——從原材料到成品,從零部件到整機,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需要通過「羅師傅們」運送到目的地。

「虎門鎮主要是服裝產業,石碣主要做電子零配件,大嶺山厚街就是做家具比較多……」說起東莞各鎮街的核心產業,羅洋明如數家珍,「運輸的貨物各有各的大用處。」

「工作節奏十分緊湊,如無特殊原因,當天的配送任務必須按時完成。」羅洋明深知,每一次配送都關係到客戶的生產和經營,因此,他總是盡最大努力,確保按時完成任務。即使遇到特殊情況,他也會積極與客戶溝通,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工廠、倉庫都轉起來了,貨源有的是。一天能接五六個單,有時在市內跑,有時跑廣州、深圳,一天跑300公里,月收入可以達到八九千,甚至上萬。」過去的一年裡,羅洋明「接單接到手軟」,他笑着說,「雖然忙,但心裡踏實!」

變化▶▷

「現在跑貨車條件好多了!」

羅洋明給自己配備了兩部手機,「一部負責導航,一部用來接打電話,分工明確。」平日裡話並不多的羅洋明聊起自己跑貨運的經歷時,逐漸打開了話匣子。

每天早上還沒出家門,羅洋明就會收到公司貨運平台發來的訂單提醒。平台系統提示他取貨和送貨的地點,迅速瀏覽一遍,確認無誤後,一天的工作便開始了。取到貨,再安全地將貨物送到收件地址,這樣的流程平均下來每天要進行四到五次。

但這樣繁忙而有序的工作場景,對8年前剛剛開始跑貨車的羅洋明來說,是不敢想象的。

2016年6月,羅洋明清楚地記得,這一年自己開的小吃店生意不景氣,38歲的他考了駕照,開始轉行走上跑貨車之路。

在那個汽車導航並不發達的年代,「記性好、會看地圖」是成為一名貨車司機的必備條件。最初,羅洋明常常因走錯路而耽誤送貨時間,為此,他和其他司機一樣,憑着手裡的城市地圖、道路上的路牌,以及向老師傅問路,慢慢摸索着路線,用了一年時間才逐漸把東莞的主要道路圖記在心裡。

「必須得記下來,不然一天下來總是因為走錯路浪費很多時間。」羅洋明說,「好在記性還可以,慢慢地送貨效率提高了,也就堅持了下來。」

「剛跑貨運那幾年開的是油車,車裡冬天冷、夏天熱,一天下來海綿坐墊硬得像塊石頭。現在開新能源車,車裡的空調也捨得開了。」

「現在跑貨車條件好多了!」8年時間裡,羅洋明感覺到物流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他通過手機平台就能接單,開的是新能源車,車內不僅配備了空調,還安裝了監控設備、預警設備等,「這些都是現代技術給物流帶來的便利,自己也是趕上好時候了。」

扎根▶▷

在東莞,努力就有收穫

早出晚歸、日行300公里,對羅洋明來說,已經成了常態。

「如果工廠加班需要貨的話,我們還是要送的,隨叫隨到。」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工作強度或許難以承受,但羅洋明卻樂在其中。他喜歡開着車跑在路上的感覺,也享受每一次順利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羅洋明告訴記者,工作里唯一讓他鬧心的事只有堵車了。「我們做工廠之間的零件配送,耽誤時間就耽誤工廠生產,生產沒有原材料怎麼行?」在他看來,守時是一名貨車司機的基本素養,「對客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他必須確保每一次配送都能準時到達。

正常來說,羅洋明只負責拉貨即可,不負責卸貨。「但一般情況下,有需要我都會幫忙搬一下,如果遇到缺人手,那更不用說,肯定是要幫忙的。」在他看來,「客人的一句謝謝,有時勝過千言萬語,再苦再累也值得。」

「老羅是我們公司的老師傅了,零事故、零投訴,他跑貨車沒讓人操心過!也是很多年輕司機的榜樣!」公司同事這樣評價羅洋明。

在採訪過程中,談及自己的辛苦,羅洋明總是一臉的不以為意。來莞20多年,他早已把家安在這座城市。「老婆很支持我的工作,兒子也已經在這邊上高中了,成績還可以。」提起家人,羅洋明的眼神溫柔而堅定,「全家都靠我呢,可得努力呀。」

為什麼會扎根在東莞?羅洋明表示,原因很簡單,「在這邊只要你能辛勤地付出勞動,就會給自己帶來好的生活。」

羅洋明今年45歲,身上依然保持着年輕時的活力和熱情。當被問及還準備再跑幾年時,他笑着說,「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跑下去。」

頂圖:羅洋明駕駛大貨車進入物流園。( 鄧浩 攝 )

責任編輯:呂馨 日行300公里!奔跑在大灣區的「毛細血管」里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