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創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記者從會上獲悉,為進一步嚴格規範涉企行政執法,堅決遏制亂檢查,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安徽將在蕪湖市開展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試點。據了解,通過「綜合查一次」改革,蕪湖涉企行政檢查次數減少超六成。
作為安徽省「綜合查一次」改革試點城市,蕪湖市通過一系列改革,成功減少了企業迎檢次數,提升了執法效能,在優化營商環境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新聞發布會現場
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尹春華在發布會上指出,蕪湖市將「綜合查一次」作為規範行政執法、建設法治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環節,聚焦「減少檢查次數、提升執法質效、提高企業滿意度」三大目標,推動機制重構、流程再造和數字賦能,取得初步成效。
據介紹,在拓展應用場景方面,蕪湖市全面整合涉企行政檢查事項,先後發布四批「綜合查一次」聯查事項清單,將43個行業領域的1877個單部門檢查事項整合為396個聯查事項,整合率高達78.9%。
數據顯示,全市累計通過「綜合查一次」聯合檢查企業1743家次,減少檢查次數2799次,較改革前減少約61.6%。這一舉措有效避免了多頭執法、重複檢查,讓企業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中。
率先全面運用「檢查碼」
深化數字賦能是蕪湖改革的另一大亮點。蕪湖在全省率先全面運用「檢查碼」,要求「無碼不入企,入企必亮碼」,實現了行政檢查全過程可追溯、可監督。截至目前,全市通過「檢查碼」開展入企檢查2800餘次。
此外,蕪湖還創新打造了「綜合查一次」平台—執法E站,通過數據碰撞,強化執法協同、自動預警、歸集評價、督查督辦網上流轉,全面提升了檢查質效。全市多部門聯查率自2月份的7.6%迅速提升至4月份的48.5%。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在強化政企互動方面,蕪湖在工貿等31個領域推廣運用檢查標準清單,並提前發放給企業,引導企業自查自糾。除法定原因外,檢查主體需通過「檢查碼」將檢查時間、方式等內容事先告知企業,並主動商議入企行程。
蕪湖還綜合信用評價、社會責任、執法監管、投訴輿情等要素為企業賦分畫像,將低風險企業納入「白名單庫」減少檢查頻次,對高風險企業則加大監管力度,促進企業誠信經營。
同時,蕪湖尊重企業意願,為不願意接受聯合檢查的企業開通自主申報通道,建立「非聯查企業庫」,並規範涉企行政指導,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
尹春華表示,下一步蕪湖市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優化信息平台,把實踐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蕪湖市計劃制定《蕪湖市規範涉企行政檢查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項措施》,出台政府規章《蕪湖市「綜合查一次」管理辦法》,努力打造規範涉企行政檢查的樣板,實現檢查效能與企業滿意度「雙提升」,為全省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蕪湖經驗」。(記者 柏永 孫軍)
頂圖: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尹春華介紹深化「綜合查一次」改革試點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