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第四屆上海科技傳播大會於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辦。作為此次大會的「重頭戲」,「主旨大會」以「創新引領 傳播未來 共築全球科技傳播新生態」為主題,通過主旨報告、圓桌對話和儀式三個環節展開了精彩的交流。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國際科技傳播學會主席趙淑京(Sook-kyoung Cho)、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曾小勤、清華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風四位報告人圍繞科普工作新定位與新要求,分別以「人工智能時代的科普」「亞洲科技傳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科技傳播的未來之維 以融合之力共創未來」「當代『科普』的特點及其意義」為主題作了報告,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場理論與實踐交融的學術盛宴。
圓桌對話環節邀請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副主任袁嵐峰主持,上海大學副校長王從春、著名鋼琴藝術家孔祥東、上海腦虎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陶虎、英國國家科學與媒體博物館館長喬·昆頓-圖洛克(Jo Quinton-Tulloch)和上海科技大學科技發展處處長王絳圍繞科普如何嵌入創新鏈條展開深入研討。
儀式環節主要包括兩項。一是推出「天問杯」學生好問題徵集活動。為更好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培養科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市科委、市教委、寶山區政府等多家單位,共同啟動第二屆「天問杯」學生好問題徵集活動。
二是推出2025年上海科技傳播「領航計劃」。「領航計劃」是上海科技傳播工作發展重點的展示。2025年上海科技傳播領航計劃包括了上海技術交易所全國科普成果轉化服務平台上線,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電視台促進科普創製能力提升的科技傳播創製中心成立,上海科技館助力科學教師專業能力發展計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上海市人社局探索「以賽代評、以賽促評、以賽促育」機制的上海科普大賽暨科普人才培育行動等。
據悉,上海科技傳播大會作為上海科技傳播領域的重要國際化交流平台,自2022年起已成功舉辦三屆,其在積澱思想智慧、促進科技傳播能力提升、壯大科技傳播隊伍、培育科普產業生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更是為上海科普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而2025年正是上海籌備2027年第19屆世界科技傳播大會的關鍵啟動年。據透露,第四屆上海科技傳播大會以此為契機,全力促進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加緊密的科技傳播互動,旨在推動上海科技傳播事業的發展邁向新高度,為全球科技傳播交流與合作貢獻東方智慧。(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