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讀好「一國」這本書對港至關重要

2014-04-15
来源:香港商報 灣仔羅

  灣仔羅

  「香港是本深奧的書,我還在讀!」中聯辦前主任姜恩柱曾有段關於香港的這個比喻,廣為流傳,深得認同。其實,對於港人來說,特別是各行各業的決策者、從政者,讀好「一國」這本書更為重要,因為讀得好壞直接關係到香港未來發展和市民福祉。

  剛剛過去的周末兩天,包括反對派在內的本港多位立法會議員,獲邀請到上海訪問。本是邀請全體議員作客滬上,可惜仍有部分議員以這種那種理由拒絕,還有人本着搞事心態近門而不入,還有去了也不參訪,脫隊自行,別有懷抱。儘管如此,從整個行程和總體效果來看,此行還是有助增進了解,擴闊視野,不乏得着。那些不去的議員可真是走了寶,浪費了一次難得的大好機遇,也讓樂觀其成的市民頗為失望。

  這次滬上行,得益於中央和上海方面的精心安排,行程非常豐富,參訪了上海虹橋商務展示廳、亞洲最大的虹橋中國立體交通樞紐工程,中國商用飛機製造公司裝車間,還有上海城市規劃館。特別是國產大飛機項目,一直掩着神秘面紗,這回向本港議員露出真容,充分體現了對議員們的重視和誠意。另外還特別請內地權威專家準備多場專題講座,涉及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和外交、國家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及上海自貿區發展等熱門話題。一趟滬上行,雖然走馬觀花、管窺蠡測,但親到現場,還是令議員們大開眼界,備受啟發和觸動。尤其是很少北上的反對派議員更是真切地體會到了一個不同的內地和上海。這對如何正確看內地,加強兩地合作肯定大有裨益。

  讀好讀通當代中國這本書,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國」真意,對香港來說,本是天經地義,不可置疑的事。香港特區的成立、管治基礎與源泉,就是「一國兩制」大政方針;如果缺了「一國」,將其與「兩制」割裂,或頭腳倒置,香港「兩制」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又如何能夠完整準確認識落實好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呢?從經濟發展來說,「背靠祖國,面向世界」是香港各界認同的根本功能定位和發展路向,但是如果對「祖國」了解不足,認識不深,聯絡不夠,那又如何能夠真正實現「背靠」呢?從社會文化而言,香港向來有「半唐番」文化之說,東西匯聚、中外交流,是香港文化最大特點,若對中國文化的源流演化,最新發展和未來走向缺乏掌握,又如何能扮演好匯聚交流角色呢?何況,隨着跨境基建接通,政策漸次放開,生活水平拉近,兩地民眾往來日趨頻繁,經濟民生聯繫密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生活圈,更是與「一國」水乳交融。總之,香港與內地是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要達至「一國」與「兩制」的最佳互動一體,切實發揮「背靠祖國」之利,形成兩地都覺舒服有利的關係,不多了解國情,不認真讀好「一國」這本書,是無法想像的。

  可以說,現在香港政經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和困難,許多癥結就在「一國」這本書沒讀好上。比如長期困擾港人的政改問題,如果都真正按基本法辦事,尊重「一國」法定權力和中央政府的關切,就易聚成共識,形成合適方案,在法軌上順利達至普選;再比如兩地交流合作問題,如果更好理解中央政府「一切都是為香港好」的政策取向,明白兩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了解兩地文化不同,就會正確看待兩地關係,規劃謀求兩地合作,減少衝突矛盾,達至兩贏,而不會出現「驅蝗」、「赤化」和偏激抗拒合作等問題了。

  要讀好國家和內地這本書,前提是要有真誠意願,正心誠意,而不能總抱着莫名傲慢、抵觸和抗拒情緒與意識觀念,應有一份對自己同胞和國家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多些「代入」,莫視其為純粹「他者」,這樣才能投入感情,讀出真意,得出總體上接近事實的正確結論。國家百餘年走過的路艱苦卓絕,絕對不易,走到今天是幾代人付出沉重代價的結果。中國前路挑戰重重,也機遇處處,未來既非漆黑一片,亦非晴空萬里。惟有以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去看中國,才會避免誤讀偏讀和「死讀」,才能形成客觀正確的中國觀。

  百聞不如一見。這回立法會議員訪滬就是一次增加接觸,加強了解、增進理解的交流之旅,是讀「一國」這本書的成功一課。希望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而不是結束。


[责任编辑:鄭嬋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